03.06 唐朝有魏征,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

文玩鉴定及市场咨询


清朝不是没有铁骨谏臣,但意义和题主想的不太一样。什么是铁骨谏臣,不同的时代表现也不大相同。

这区别之一就是清朝朝堂有大量的满族勋贵,而汉臣处境并不好,地位偏低,而同样的情况也出在了元朝和五胡乱华时期;

其二,满族统治者对汉臣的打压由来已久,从努尔哈赤时代就是如此,可以这么说,朝廷里的高官都是皇帝的包衣奴才,如有名的四大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萨哈等,年轻的时候都是皇太极正黄旗里的奴才而已,连他们都是奴才,陈廷敬等人又能翻起什么浪,只能老老实实的做奴才或者臣属。

其三,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顶峰,皇帝杀伐决断,用谁不用谁,非常独裁,即便有铮臣,也没机会出名,因为皇帝就不怕你去死,你敢威胁皇帝,朝廷里80%以上的大臣会大喊杀你全家,然后就抄家灭族,剩下的流放,最后还落一个欺君之罪,谁傻?铮臣也是看碟下菜的。

当然,还有别的一些非主要的因素,但总的来说,在清王朝的统治到达同治之前,汉臣的地位都不像历朝历代那样高贵。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前期的廉吏、循吏、能吏于成龙的表现就更加可贵了。

首先,于成龙的事迹,电视剧中虽在细节上进行了很多艺术加工,但总的脉络是按照史实来说的。不管是偏远的罗城县知县还是后来的两江总督,每一任上,他都廉洁奉公,一心为民,而且政绩斐然,是真正的循吏、能吏。

其次,他开始参加科举的时期却是崇祯年间,可是崇祯年间是个什么光景,可以说是满朝贪官、奸官、昏官,大家都在努力地送明王朝归西,而我们年轻的于大人空有报国之志,却考场屡屡被淘汰,即便后来中第,也无心为这样的朝廷卖命。那时的崇祯已经失去了对全国的掌控,面对腐败的朝政,他什么也做不了,下层有志之士也无法上达天听。

最后,至于说为什么于成龙是铮臣,那么可以肯定,既然能做廉官,那么必定会是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铮臣,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于成龙看到科场舞弊,才用文字表达了不满;因为在任上,虽然于成龙一直都是地方官,但他敢于对满族勋贵的不法行为说不,也敢杀贪官立威。他经常有独到的建议传达天听,而康熙皇帝基本都是照准的,并且其中非常好的奏折还拿出来传阅,让天下人皆知。不仅如此,除了个别满清贵族,于成龙碰上的大部分上官都是好官,都是支持他施政的有作为的官员,不是东林党那样满嘴仁义,实则男盗女娼的伪君子。这也算是上天对于成龙不薄了。

再看看问题中的三位都是个什么情况。

1、魏征。魏征本来是太子李建成的臣属、幕僚,在归属李建成的日子里,没听说他还是个谏臣,只是归顺李世民后,反而变成了一个谏臣,而且是朝廷唯一的一个“反面镜子”。

为什么呢?他自己说过,作为曾经李建成的臣属,在新朝里是肯定不会被信任的,而且随时都有杀身之祸,为了一家老小的性命,他只能选择做个谏臣,以此来避祸。这就说明了魏征这么做是逼不得已,是有目的性的。

2、包拯。包拯所在的时代是范仲淹“庆历新政”之后,宋仁宗时期。

首先,宋仁宗能被谥以“仁”字,就说明这个皇帝对臣下的态度。其次,宋朝时,官员的俸禄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可以说只要能当官,工资就够自己全家吃喝玩乐了。所以,那个时期的官员,只要你不想贪,你完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这和明朝是有本质差别的。最后,历史上的包拯可不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铁骨铮臣,反而非常聪明,既能做到刚正不阿,也能十分婉转的对待皇帝和同僚,所以他的一些改革意见有些很容易就被施行了。这里不多说,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主页文章,我有专文描写包拯。 点此链接阅读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3、海瑞。海瑞所在的时期是比较恶劣的,而这些人中真正的铁骨谏臣只有海瑞一人。

嘉靖中晚期,严嵩父子惑乱朝纲,而依仗他们的同党,则从朝廷延伸到了民间底层。这时朝中有抱负的正臣有很多都在蛰伏,等待时机搬到严嵩父子,但也有一些看不惯严嵩父子的铁骨铮臣挺身而出,以身试险,而海瑞正是唯一活到最后,寿终正寝的一位。光听海瑞的号——刚峰,就能感觉出来的他的性格,满满的刚直不阿,他的字典里就没有“软”这个字,也可以看出这个人不算是一个太通情达理的人,所以才让那些贪官豪强狠的咬牙切齿。

总结:不是谁都能做铮臣的,也不是哪个时期都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铮臣。

唐朝很血腥,但仍有魏征这样的人去鸡蛋里挑骨头。

宋朝很柔和,也不乏包拯这样的清官能吏。

所谓最黑暗的明朝,却是量产“硬骨头”的时代,一大批为“出名”的文臣,把威胁皇帝搏得清名当成了家常便饭,而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贪了钱后再贪名的无耻小人和伪君子而已,这就更显得海瑞弥足珍贵了。

和于成龙做一下对比,我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汉人真是太会欺负自己人了”。


历史天空下的蚂蚁


我是清风醉史,我来回答此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各朝各代都涌现出很多的忠君报国,刚正不阿之名臣。如唐朝的魏征、明朝的海瑞等,在成就自己一身傲骨之名时,也衬托了皇帝的英明神武。

但在整个清王朝,这种名臣能得以善终,并流芳青史的几乎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改制

清承明制,只是对明朝官制中突出的弊端稍加改革:

1.六部之官为复职,即汉满官员各一人,司官掌印为满人,具体办事为汉人。相比较满官比汉官地位略高。

2.各部职权小于明朝时期,如吏部、兵部一部分权力划归军机处。但所有军国大事,皇帝一言而决。


对于向皇帝进言的机构都察院,只是在雍正朝把六科给事中并入其内,但不在具有封驳的职能,言官们的权利越来越小,只剩清望之名。

二、奴性

满清入关“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使得绝大多数汉人放弃了尊严,尤其是有才学的文人,想要出仕为官,只能作为“奴才”被使用。

因为满人文化传统,所有的满人都是皇帝的家奴,而这些家奴之下还有自己的奴才,一层一层延伸下去,想要站直了身,向主子进言成为不可能之事。

作为原本起劝谏帝王的言官吗,没有点傲骨和脾气,怎么能够成为犯颜直谏的名臣呢?可惜有清一朝,能不卑不亢反驳皇帝意见的大臣们都没落个好结局,谁还敢这样做呢?

三、先驱的结局

清朝统治中国近270年,也出过不怕死的言官,比如顺治朝的礼科给事中季开生。


季开生少年成名,文采斐然,有江南才子之称。顺治六年中进士,后任六科给事中(御史言官),在顺治十二年,乾清宫建成顺治帝命内监前往江南采买器物,以及秀女以充后宫。

季开生知晓此事,立即上奏顺治皇帝,江南历经开国劫难,元气久未恢复,同时反清匪患未除,百姓无所安居,怎能经得起这番折腾。

顺治帝收到奏折大怒,称绝无选秀女之事,随后以“妄捏渎奏,肆诬沽直”之罪,杖刑一百,流戍尚阳堡。

就这样被誉为满清第一谏臣的季开生,在几年之后,死在了流放之地。

有了先驱的榜样,满朝文武谁还敢犯颜直谏?

结语

清朝的士大夫阶层,在奴性和高压的政治环境下,已经失去了脊梁,一直跪着答话的奴才怎敢真正站起来顶撞主子呢?


清风醉史


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中国古代官场最朴素的理念!

由此,诞生了一位又一位赫赫有名的文官谏臣,如:唐魏征,宋包拯,明海瑞等,这三人在各自的时代里独领风骚,他们在皇帝的大力配合下,用自己耿直、不怕死的性格赚足了“君明臣贤”的佳话,也赢得了后人无限的敬仰!

我们不禁回过头来,诧异的问一句,那在号称举朝都是明君的大清,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如,魏征、包拯、海瑞这样的谏臣?

是大清的土壤不适合谏臣的生存?还是说那些谏臣是我们不曾得知的?真相到底如何?

汪郎告诉你,清朝是有谏臣的!

估计有人要问,既然有谏臣,那为什么名不显,声不望呢?

别急,等我介绍几位清代的谏臣后,再告诉大家为何我们很少听到有关清代谏臣的事迹。

顺治朝谏臣:季开生

季开生,字天中,号冠月,清初江南省泰兴县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镇)人,顺治六年进士,被清廷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他的出名,源自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的一道奏疏。

这一年的八月,因为地震的频发,让清朝统治者非常焦虑。毕竟此时的大清还没有完成统一,南明的反清势力,如李定国、郑成功等人,依然是卡在清廷喉咙上的一根刺。

为此,季开生提出了官员失职的十条弊端,直指清廷在吏治上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地道不静,民不安也。民之不安,官失职也。官之失职,约有十端:一曰格诏旨,二曰轻民命,三曰纵属官,四曰庇胥吏,五曰重耗剋,六曰纳餽遗,七曰广株连,八曰阁词讼,九曰失弹压,十曰玩纠劾。”---《清史稿》

正是这条奏疏,让季开生一举成名,被人誉为“大清开国第一名谏臣”。

然而好景不长,顺治十二年秋,因为乾清宫的整修完成,清廷派遣内官奔赴江南采办家居器皿,由此在民间传出了朝廷要在扬州购买年轻女子,以充实后宫。

时任兵科给事中的季开生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向顺治帝上了一道奏疏,尽管极具注意措词:

“夫发银买女、较之采选淑女自是不同。但恐奉使者不能仰体宸衷、借端强买。小民无知,未免惊慌,必将有嫁娶非时、骨肉拆离之惨……”

但看到这份奏疏的顺治帝大怒,认为季开生无中生有侮辱了他,于是下旨将季开生革职流放,送到东北尚阳堡吹风。

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情,不管顺治有没有下达在扬州买民间女子的旨令,但季开生的一片忠心是值得称许的。然而,他还是受到了流放的惩罚,最后于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死在了尚阳堡。

康熙朝御史:郭琇

郭琇,字瑞甫,号华野,山东即墨郭家巷(今青岛即墨区)人,康熙十年进士。

他能成为康熙时期的著名谏臣,在于其上了三道奏疏,每一道奏疏直击当时朝堂人心。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正月二十二日,郭琇第一次以监察御史(谏臣)的身份向康熙上了一道《参河臣疏》,参了河道总督靳辅和户部尚书佛伦,认为靳辅治河的方法不对,导致涝灾泛滥,危害江南,以致靳辅被罢官,佛伦被降职。

同年二月,郭琇紧接着上了一道《特纠大臣疏》,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康熙宠臣及权臣明珠,认为明珠欺上瞒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直接造成了“明珠党”势力的垮台。

“明珠、国柱背公营私,阁中票拟皆出明珠指麾, 轻重任意。国柱承其风旨,即有舛错,同官莫敢驳正。圣明时有诘责,漫无省改。”---《清史稿》

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对弹劾尝到甜头的郭琇,再次举起了手中的笔,将炮口瞄准了康熙另一宠臣高士奇及其党羽。

这一年,郭琇上了一道《参近臣疏》,弹劾少詹事高士奇、左都御史王鸿绪等人结党营私、徇情枉法等罪,再一次使得朝堂上的一股不正之风垮台。

郭琇的这三道奏疏,一时间让他名声大作,使得康熙朝堂上的政气焕然一新,故此,人送外号“郭三本”。

可惜的是,郭琇成名于三大奏疏,又因为三大奏疏招祸。

无论是明珠,还是高士奇,虽然他们的党羽势力被清理,可他们本身是康熙的宠臣,被郭琇弹劾后虽不被重用,但依旧官复原职,故此,一心要做直臣、孤臣的郭琇,遭到了二人余党的反扑,最后丢官归乡,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三月初七在家乡病逝。

《清史稿》对他的盖棺定论是“直道难行,不其然哉”,做一个谏臣难,圣明如康熙,也是如此!

雍正、乾隆两朝谏臣:孙嘉淦

孙嘉淦,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是雍正朝以及乾隆朝前十八年的著名谏臣。

他第一次纳谏是雍正初登基时期,面对这位一心想要将大清从康熙末年的颓废中拯救过来,并经历了九子夺嫡的铁血皇帝,他提出了“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三大建议,而这恰恰是雍正初期为了稳固自己帝位,所采取的治国举措。

这道奏疏自然让雍正勃然大怒,但雍正在朱轼的劝说下,没有追究孙嘉淦。

雍正十三年,乾隆继位,孙嘉淦再次上奏疏,认为皇帝有“三习一弊”,期望乾隆能够时刻谨记于心。

平心而论,刚坐上皇位的乾隆,正处于二十四岁的大好年华,意气风发,故而,他没有对孙嘉淦的这道奏疏生气,反而赞赏有加,升他为刑部尚书,总理国子监。

此后,从乾隆元年到乾隆十八年,孙嘉淦在仕途上没有和季开生、郭琇二人那样,坎坷不平,期间虽也多次上疏,但很少涉及到皇帝本身的得失,只针对地方百姓及具体国事奏论。

如,乾隆三年十月,于直隶总督任上奏疏,放开民间酿酒;乾隆四年正月,在兼管直隶河务时,提出先治永定河的奏本;乾隆七年五月,在湖广总督任上,对治理西南少数民族时,朝廷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故此,孙嘉淦虽然被誉为“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但其显名的只有雍正初年的《陈三事疏》,雍正十三年的《三习一弊疏》,其他奏疏只是作为一名地方官在治理地方期间,对民生安定、对社会稳定所作出的政务心得,已经没有针对帝王得失的言语犀利。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孙嘉淦病逝于吏部尚书的任上,算是一个好的结局。

汪郎说

季开生、郭琇、孙嘉淦,是清初谏臣的三大代表,他们各自印证了清朝治理天下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时代烙印。

如果不是对历史有特别兴趣的朋友,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他们?

是他们不出名吗?当然不是!最起码,三个人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里,都是朝堂、民间都闻其名!那为什么他们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却远不如唐魏征,宋包拯,明海瑞这样有名?

因为,大清不需要谏臣,需要的是听话、做事的人!

都说清承明制,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清代统治者实行满汉分制,满官六部置汉官六部之上,这种民族优势长期存在。

当然,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保持本民族特权是无可厚非的,但已经从奴隶制(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处于奴隶制时期)转化为封建制为主,奴隶制为辅(八旗包衣并没有废除,清朝长期带着奴隶制的残余)的社会,清朝统治者或者说八旗贵族的思维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在这样情况下,时刻对帝王挑刺的谏臣、立志在朝中做直臣或孤臣的人,自然也就很不受待见了。

对于谏臣,皇帝是既爱又恨。

爱的是要统治亿兆生灵,维护特权,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就需要有人提醒;恨的是自己作为皇帝,自命是明君治世,自负之下又怎么肯接受别人像苍蝇一样在耳边喋喋不休。

在这样的心态下,清朝初期的皇帝(初了雍正外)做不出借谏臣的忠君逆耳之举动,来成就自己明君声望的演戏,没有这种需要,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宣传谏臣的必要。

“皇上圣明”,举朝文武都说皇帝圣明,你谏臣说朕不圣明,朕就不圣明了?不存在!

而嘉庆、道光以后,这种朝堂之上的颓废之风已经成为习惯,更改不了了,多磕头、少说话,事实上就是嘉庆、道光以来大清官场上的写照。

而风气有所变化,却是在同治、光绪年间,但此时的大清已经陷入了自救中,洋务、清流各分两派,纳谏没有了市场,自然也就出不了著名谏臣了。

所以,不是清朝没有谏臣,而是清朝的谏臣随着王朝的巩固逐渐被统治者雪藏,没有真正在民间留下广为传颂的佳话。

既然朝廷不宣传,百姓又如何得知?不像唐魏征,宋包拯,明海瑞,在市井民间的茶馆、酒楼中,都是说书先生卖弄自己的最佳素材,自然也就天下皆知,代代相传了。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我们逐个分析问题中的三个例子:

  • 首先看唐朝,唐朝强大不仅仅在于强大的军事,更包括开放的文化政策和对不同思想的包容性。唐朝人们骨子里有一股文化的自信,周边邻国,不服就打,越是这样别的国家越是畏惧,越是崇拜;基于此才能吸引无数小国来唐学习,向唐朝贡。
  • 唐朝的包容到了什么程度呢?李白能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胡人安禄山能当上三镇节度使;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对于这些来说,魏征碰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似乎一切都变得很合理。
  •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制定一系列政策说要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政治架构也是由皇帝、宰执、台谏三者构成,三者权利互相限制,又互相倚赖,政治结构相对稳定;况且宋朝是历朝对文人最宽松的朝代,只要不犯“十大恶”,基本上保个性命不成问题。宋朝出一个敢于进谏的包拯好像一点都不过分,甚至感觉还有点少。
  • 海瑞只是的明朝“死谏文化”的一个缩影,明朝由太多像海瑞这样的谏官了。明朝独特的“进谏文化”:只要谏不死,就往死里谏。谏官其实官位很小但是权利很大,他们为了青史留名,有时甚至不分对错进谏,一以此来耍存在感。明朝灭亡也和这些谏官的无理取闹免不了关系。

为什么清朝没有那种铮骨谏臣呢?

这个问题不是和问元朝没有谏臣一样嘛!一个民族统治另外一个民族,不杀你都不错了,你还指望出有名的谏臣。你见过汉人执政时候出现过什么有名少数民族谏臣吗?清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君主专制达到巅峰,想让你死真的是一句话的事,不像其他朝代有那么多步骤的。


痴语呢喃1988


媚眼儿看史,触摸历史真实。欢迎关注,感谢支持。我来回答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就题目而言,这个观点只能说是大众品评历史的感觉,因为大众所接触到的历史要么是影视剧的翻拍,要么是茶余饭后的品评,要么是聊天式的口口相传,就是在耳濡目染中逐成并固化的观点。

试分析一下,让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历史知识来源,除了研究历史的人去看《资治通鉴》《史记》外,大部分人都是听别人说,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听到的多就相信的多,就形成了知道的历史人物印象更深,不知道的人物很难再进入视线形成共识。

想一想唐朝的魏征,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海瑞那一个不是历史剧的焦点,他们有的不是主角,但也是必不可少的配角。通俗的讲就是他们很高的出镜率固化了大众的认识,奠定了他们的地位,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清朝的演绎重点是放在了宫庭剧的勾心斗角上了,就是反映纳谏的臣子,也多是迎合主子显然忠良的无稽之谈,很多热度高的清朝历史剧也是“纯属虚构”。

那么正式回答一下问题,清朝是真没有铁骨谏臣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清查还是有铁骨谏臣的。 《清史稿·季开生传》史家称“清朝第一谏臣”的季开生。 季开生,今靖江市季市镇人,家世显赫,少年成名,文才卓越,有“江南才子”之称。顺治六年中得进士,在朝期间,以直言著称,同时也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



公元1655年秋天,顺治皇帝命内监前往扬州点选美女,以充后宫。一时间大江南北人心惶惶,争相嫁女。作为言官的季开生深知其中利弊,于是便将此事形成书面材料,上奏给了顺治皇帝。 这一年季开生只有29岁,但他早已熟悉官场的规则。 一年前,甘肃天水地震频发,季开生上疏说道:“地道不静,民不安也。民之不安,官失职也。官之失职,约有十端:一曰格诏旨,二曰轻民命,三曰纵属官,四曰庇胥吏,五曰重耗克,六曰纳餽遗,七曰广株连,八曰阁词讼,九曰失弹压,十曰玩纠劾。” 这十条弊端,虽说言辞激烈,但因联系到天灾,言语又切中时弊,道出了巩固大清江山统治的关键,与顺治帝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深受赏识,立即被予以采纳。而季开生也因此博得了“直臣”的声名。



这次在写给顺治帝的谏言里,季开生没有像以往那么直接,措辞老练而谨慎。他先是马屁一顿拍,赞美了顺治帝“复讲官,亲谏臣”的举动,说他可以媲美三皇五帝了,而后才开始委婉地说出自己对此事的见解。他认为清初的扬州,才刚历经“十日屠城”的劫难,元气久未恢复;同时又是江海交通要冲,饱受反清匪寇的袭扰,可谓兵连祸结,百姓无所安居,又怎能这番选美呢? 可尽管季开生如此挖空心思周旋,依旧还是触到了顺治帝的逆鳞。他在对季开生的批复中辩称,决无“买女子之事”,随后以“妄捏渎奏,肆诬沽直,甚属可恶”,将其杖刑一百,流戍尚阳堡。



季开生被革职流放的消息一传开,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半朝的官员都认为,他就是大清帝国的良心,数十人冒死写诗为他送别,他“虽远徙穷边,声望益著”、“直声震天下”。 然而,仅仅四年之后,季开生就不幸死在了尚阳堡,年仅33岁。


媚眼儿看史


在中国,大臣的权利是每况愈下的。随着大臣权利的丧失,大臣的独立性也逐渐消失。

唐宋时期,不仅是官僚阶层,就是一般的士大夫阶层也有发表自己思想的权利,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唐宋风骨。

但是宋朝以后,随着元朝入主中原,中国的君权极大的扩张,士人阶层的权利大范围萎缩。

君权自始至终就像恶性肿瘤一样,是世界上最具扩张性的事物之一,它不允许任何独立的事物存在。

专制权力的独占性本质驱使它永远努力冲破一切限制,挣聪所有束缚,深人社会每一个角落,毒化每一个细胞,直至最后整个社会在它的紧紧拥抱中窒息而死。

越往后,士人的人格追求就越是君权的障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君主专制也达到顶峰。

元朝压根就没有士人这个概念,“臭老九”这个说法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然后到了明朝,明朝毕竟是汉人朝廷,虽然对官僚的独立意识大力打击,但是对于一般的士人阶层的独立思想,君主多多少少还会顾及一下他们的脸面,要不然明朝的文人会社不会如此发达。

但是清朝思想观念又回到了元朝的思想观念,他们不仅大力打击官僚的独立意识,还赤裸裸的践踏一般士人阶层的尊严,对士人阶层的独立思想更是视为洪水猛兽。。

只不过对付士人阶级的做法,清朝不像元朝那么直接,也不像明朝那样明目张胆的和士人对着干,而是拉拢、分化、威胁、恐吓和屠杀并用。

清代的建立,就与以前的王朝建立不同。

在入关以前,满洲社会中带有大量的奴隶制因素。

雍正皇帝说:“满洲风俗,尊卑上下,秩然整肃,最严主仆名分。”

其他清代人也一再说:“主仆之分,满洲尤严。”“我朝君臣之分极严,尤非前朝可比。”

传统儒家君臣关系是完整的互动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双方各有各的尊严底线。然而入关之后的清代皇帝却以满洲“主奴名分”偷换了,或者说改造了数千年以来的君臣关系,使之变成了赤裸裸的主子和奴才关系。

他们要求,作为臣子,不但身体要属于君主,他的心灵也应该属于君主,不应该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意志、独立需求,特别是个人尊严。

雍正皇帝就曾直截了当的说过

大臣要无时无刻与皇帝统一思想,不许有自己的独立意志,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一切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

为了消除士人的独立思想,一方面拉拢那些无底线无原则的文人墨客,一方面大搞文字狱、冤狱。

对于清朝皇帝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站立着的人,甚至也不要跪着的人,而是只要会动的工具和奴才。

清朝晚期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愚昧无知,很大程度上也要归结于清朝君权的无线扩张和对中国士人阶层的大力打击有关,因为中国士人的脊梁已经被打断。

直到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经过魏源、徐继畲、王韬、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严复、邹容、陈天华、孙中山、陈独秀、鲁迅等几代思想家、启蒙家的呐喊与奋斗,中国人民才算真正的重新铸就了新的脊梁,中国人才重新站起来了,屹立在东方。


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唐朝有魏征,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那清朝也有孙嘉淦。

孙嘉淦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敢于直言直谏的名臣。

清代谏官制度大致沿袭明制,清初设有都察院和六科两套班子。

由于谏官是个比较得罪人的差事,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都察院的作用,清朝采取了方便都察院的措施。

第一是言者无罪之权,规定了就是言官说错了也不处罚。

第二是风闻言事权,也就是说,不论是小道消息,街头巷闻,花边八卦。谏官都可以大胆进言。即使最终这些传闻都不是真的,谏官也不会受到惩罚。

孙嘉淦敢于直言的事情较多,如乾隆初年的孙嘉淦绝代谏论《三习一憋疏》和乾隆16年的伪稿案。这些史料记载较多,这里不再一一叙述。现在只说一下孙嘉淦的民间故事。

说是老孙告老还乡,从京城回兴县之前,老孙想:我一辈子不贪不沾,没有几个钱。现荣归故里,如还是这个穷酸样,不但被人耻笑,也给朝廷丢脸。

当下叫随众买了十几个箱子,然后亲自装满砖头,浩浩荡荡向故里奔去。没想到,政敌得知消息,半路检查,装阔的事情穿帮了。

皇上得知这个事情后,很是感动,用真金白银换下砖头,算是奖了孙言官一笔横财。

乡语杂事多不可信,但孙嘉淦的确是个性十足之人。他把名节看得很重。但他的所作所为确实非同一般,这是史料记载了的。


枫叶永刀


首先,历朝历代有名的谏臣都不多,比如说唐朝,魏征当然是非常有名的谏臣,但是除魏征外,你能再说出十个以上的谏臣,算你厉害!

明朝的谏臣,数量算比较多的,但是也必须看到,明朝的谏臣下场大多不太好。很多大臣因为直言进谏,或被关押,或被廷杖,特别是廷杖,堪称明代皇权制度下的一颗毒瘤,遭受廷杖的大臣,非死即残!

清朝,作为皇权高度集中的一个王朝,有名的谏臣确实不多,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我今天要讲到的洪亮吉这个人,就是非常有名的一位谏臣!

洪亮吉,嘉庆朝大臣。嘉庆时期的清朝,因乾隆晚年的好大喜功,和珅的贪婪,官吏的玩忽职守而风雨飘摇。

嘉庆一登基,就拿大贪官和珅开刀,没收其家产,充实国库。并且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先后铲除了一批贪官污吏,但是嘉庆性情优柔寡断,对弊政大多惩而不杀,戒而不绝。此时,大清国国库空虚,内忧外患,衰败的迹象十分明显!

在此背景之下,嘉庆四年洪亮吉上书《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后世称之为《千言书》!这篇《千言书》言辞激烈,直指时弊,对嘉庆自登基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几乎全盘否定!

洪亮吉也知道,这样一则建言书送将上去,自己凶多吉少,已经开始对儿子交代后事,跟亲朋好友一一道别!

果然,嘉庆皇帝阅完《千言书》后,龙颜大怒,将洪亮吉逮捕下狱,并定死罪!

不过,嘉庆皇帝毕竟还算性格比较宽厚的皇帝!不久,就改为将洪亮吉流放新疆伊犁。而在洪亮吉到达新疆伊犁后不久后,嘉庆帝感慨自洪亮吉事件后,朝中再也没有敢于直言的大臣。于是又开恩将洪亮吉释放回籍。洪亮吉从此在家中赋闲著书,直到去世!

洪亮吉,是清朝少有的铁骨铮铮的谏臣!而洪亮吉的命运还算不错,他遇到了性格较为宽厚的嘉庆皇帝,因此得以善终!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个暴君皇帝,那么他即便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历史宴


满清文武尽是奴才,还要什么谏臣?恨不得把满清皇帝的马屁拍得震天响,拍出花来。

满清的文字狱不就是为了拍清朝统治者的马屁而存在么?

就好比那什么十全老人,诗作赛过李白的那位。满清是极端集权专制者的“盛世”



宛转唐风


咱大清为了把这群在明朝惯坏了的文人驯化成奴才可是废了大力气的,包括大屠杀,剃发易服,哭庙案,文字狱等等,侮辱儒家大宗师,将经义最高解释权回归皇帝,这么几套下来,文人们只能跪地山呼圣主明君了,同样的下江南,乾隆就是圣主明君,正德就是遗臭万年,正德下一次大臣们表现的就跟要亡国了似的 乾隆下了那么多次有谁敢多逼逼一句来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