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1878年6月21日,香港上環荷李活道東街38號何家大宅內誕生一個女嬰,她就是日後享譽我國政壇的偉大的政治活動家、愛國主義者何香凝。

作為我國近現代民主革命時期的著名女革命家、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和偉大的愛國者及造詣至深的畫家,何香凝身上兼具著“寒梅”的性格和“猛虎”的精神,堪稱女中豪傑。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廖仲愷何香凝合葬墓

何香凝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身為名門千金卻擁有一雙所謂的天足;因著天足反而與廖仲愷擁有了令人豔羨的、不離不棄的曠世奇緣。她始終追隨於孫中山左右,成為第一位同盟會成員;就算深陷在蔣介石的黑色風暴之中亦可傲骨自如,且可用一支畫筆將革命鬥爭進行到底。最終,何香凝成為我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光輝典範。

何香凝出生時,何家已有8個孩子。不過,父親何炳桓對她依然疼愛有加。這個兼具中國傳統觀念和西方傳人新思想的商人,並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何家是個大戶人家,在香港亦是數得上的豪門,豪門裡亦是妻妾奴婢成群的,所以,這個深宅大院裡最多的就是孩子。何香凝是母親生的第五個孩子,她排行第九,因此,她被僕婢們稱呼為九小姐。何香凝家的經濟條件較好。家裡希望女兒成為一個賢淑的女子,並能融入上流社會,便在何香凝7歲的時候給她纏小腳。然而,她早就聽說過女兵的故事,羨慕她們的天足和英勇善戰 ,並逐漸養成了不屈的性格和反抗的精神。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何香凝

因此,當母親強行給她纏足時,她就每天晚上用剪刀將裹腳布剪掉。後來,剪刀被母親搜走了,她就用平時積攢下的錢再買剪刀,並藏起來,到晚上又將裹腳布剪掉。如此這般,幾十個回合下來,何炳桓夫婦拿這個倔強的女兒沒有辦法,只好放棄。於是,何香凝便擁有一雙大腳。17歲時,父親特許何香凝當自己的經濟助手,讓她擔負起管理家庭的財政和收租賬目的工作,這也為她後來在中國同盟會的革命大家庭中擔任“管家”工作奠定了基礎。最終,何香凝在香港這個風氣比較開通的資本主義社會環境中成長起來,儘管觀念半新半舊的家長對女孩子管教頗嚴,但她依然多少受到了一些歐風美雨的洗禮,並接觸到一些資產階級維新派宣傳的婦女解放等新知識。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中國同盟會成立

廖仲愷,1877年生於美國舊金山,於17歲那年才回國。一個是香港的富商之女,一個是旅美的華僑之子,兩人結成良緣也可以說是門當戶對的。他們的結合裡是頗有淵源的。據說,廖仲愷的父親由於親身經歷旅美華僑所遭受的種種事實,深知小腳女人是中國的一種恥辱,所以在兒子的婚事方面曾留下兩條遺囑:第一,根據客家人的規矩,兒子必須討個大腳婦女做媳婦;第二,小腳女人在外國被人看不起。因此必須照辦。擁有一雙天足的何香凝,即使在香港當時仍處於人見人怪的窘境中,尤其是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何家人無不為此犯愁。何香凝的父親聽說廖仲愷的擇妻要求後,馬上託媒人說合,兩人於1897年成婚。這一被譽為“天足緣”的婚姻,為何香凝尋到了佳偶良師。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廖仲愷

婚後,他們寄居在廖仲愷哥哥廖恩燾家中的閣樓上,何香凝隨廖仲愷讀書吟詩作畫,其樂融融。何香凝曾有詩云“願年年此夜,人月雙清”。故為其愛巢命名為“雙清樓”,何香凝後來號“雙清樓主”“雙清館主”,終其一生都在追述著這段永難忘懷的美好時光。在時代的趨勢和潮流的推動下,廖仲愷決定結束在香港皇仁書院的中學生活,要去日本留學,而何香凝也決定隨同丈夫一起走上留學的道路。由於申請不到官費,他們“為經濟所困,議之再三,迄未果行”。後來,何香凝變賣陪嫁的珠寶首飾,他們的東京之行才得以實現。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日本東京

1903年,何香凝和丈夫先後到達日本。至此,她的革命道路有了方向。她先後結識具有先進思想的趙聲、胡漢民、黎仲實、朱執信、蘇曼殊等留日青年,進一步提高了挽救民族危難的愛國思想。在學習之餘,她亦滿腔熱情地隨同廖仲愷參加中國留學生的一些愛國活動和集會。不久,他們結識仰慕已久的孫中山。從此,便確立了跟隨孫中山進行民主革命鬥爭的堅定志向。當時,孫中山正在醞釀同盟會的籌備會議,何香凝便擔當一項重任,冒險將自己的家作為通信聯絡站和聚會場所。為了確保同盟會的活動安全,從未下過伙房的她,不得不把自己的女傭辭退。除此外,她還把孃家寄來的錢,花在革命鬥爭上,並在海外華僑親友中,廣泛籌集起義經費。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日本和服秀

1905年8月7日晚,在孫中山和黎仲實的介紹下,何香凝成為中國同盟會第一位女會員。不久,她又介紹廖仲愷加入同盟會,並支持他三次奉命回國從事革命活動。她還曾留下一首著名的辭別詩:“國仇未復心難死,忍作尋常泣別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取支那史上名。”至此,這對夫婦為了一個大好的中國,投身於革命之中。

在東京留學的何香凝,除了投身革命,還積極投入到繪畫創作之中。彼時,何香凝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然而為了深遠的革命,為了給同盟會繪製“在國內組織武裝起義的軍旗和安民佈告、告示的花樣,軍用票的圖案”,她毅然決定攻讀美術,只因這美術可成為她報效革命的武器之一。1909年,她進入東京本鄉美術學校日本畫撰科高等科,專門學習繪畫。在這所美術學校,她除了接受教師端管子川先生講授的山水、花卉畫外,還每週兩次向當時的名畫家、日本帝室畫師田中賴章學畫獅、虎等動物及日本畫。在櫻花漫漫的東京城裡,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懷著偉大的革命之心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右三為何香凝

1922年6月14日,廖仲愷被陳炯明監禁在廣州西郊石井兵工廠。8月17日,何香凝得知陳炯明將在白雲山召集會議。次日,她冒著傾盆大雨,突然出現在陳炯明的軍事會場,與會者無不驚詫。而驚呆了的陳炯明更是顯得手足無措,眼望著渾身溼透的她,於慌忙中為她斟了杯白蘭地,只言出:“喝杯白蘭地後,去換了這身溼衣吧。”憤怒中的何香凝是無法領受他這假惺惺的好的。於是,她厲聲說:“雨溼有什麼要緊,我這次來還打算血溼呢!”接著,她厲聲斥責陳炯明的種種。最後,懾於何香凝的慷慨正義,陳炯明釋放了廖仲愷。攜廖仲愷一起回家的何香凝,亦是對陳炯明的為人放心不下的。於是,凌晨3時,他們夫婦離開家輾轉去往香港。

1925年2月,孫中山病重,何香凝赴北京照看。3月12日,孫中山逝世,何香凝是遺囑見證人之一併在遺囑上簽字。 這一系列事情處理完畢後,何香凝才回到廖仲愷身邊,夫婦兩人並肩作戰,繼承孫中山未竟的事業,為貫徹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和革命主張而奮鬥。1925年8月25日下午,何香凝和廖仲愷一起去參加中央黨部的會議。在到達中央黨部門口後,廖仲愷被人暗殺。何香凝近在咫尺,卻無能為力,眼看著愛人停止呼吸。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孫中山銅像

1927年,當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背棄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何香凝在會議上拍案而起,且以“吾寧以畫筆棲遲,維持清苦生活,不願同流合汙,做國家民族的罪人”為公開聲明,毅然辭去國民黨內的一切職務。這之後,她便離滬出國。她先後遊歷南洋、倫敦、柏林等地後,僑居於法國巴黎郊外,過著讀書寫畫自娛的清苦流亡生活。然而,當九一八事變爆發,何香凝毅然回滬,決定以國民資格與同胞共赴國難。於是,她在淪陷的滬上發起組織“救濟國難書畫展覽會”,將“積存時賢墨寶,並香凝個人歷年所作畫件”,悉數出售。此外,她還在淞滬抗戰期間,多次冒著炮火深入前線,慰問鼓勵將土。

1934年,國民黨逮捕關押了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王造時、史良、沙千里等救國會七領袖,何香凝便與宋慶齡、胡愈之等,立即發動了那場“入獄救人”運動。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她便從辣斐坊8號中發出了那張至今仍被人收藏的信函,於滬上發起組織中國婦女慰勞救護會,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

巾幗英雄何香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與廖仲愷的曠世奇緣為人稱道

南京何香凝廖仲愷墓園

新中國成立後,何香凝主持國家僑務工作,對團結華僑,擴大愛國統一戰線做出了重要貢獻。1972年年初,何香凝因肺炎住院,在病中向前來看望她的周總理透露了與丈夫的“生死契約”的心願。9月1日凌晨3時,她與世長辭,終年94歲。(彭忠富/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