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報仇永遠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勾踐是為報仇而生存的君王

吳越大戰之後,吳國以慘敗而告終,這個結果雖然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但是事實就是事實,吳國敗了,並且不僅僅是戰爭敗了,而且當時的吳王闔閭還在這場戰爭中死了,整個吳國在這個時候的狀態也很不好,處於一種極大悲痛中,然後吳王的兒子差夫繼承了自己父親的王位,也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吳王差夫。

報仇永遠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勾踐是為報仇而生存的君王

此刻的吳王差夫知道了,知道了自己父親的過錯,知道了現在吳國將要面臨的危機,知道了因為自己的父親沒有任用忠臣,反而是任用了很多奸臣,讓吳國遭受了巨大的失敗,儘管現在沒有一個人敢直接給吳王差夫說他父親的過錯,但是吳王差夫自己也是知道的,所以就任用了大量的賢能的人,讓有軍事才能的人訓練軍隊,讓有政治才能的人處理政務。

報仇永遠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勾踐是為報仇而生存的君王

就這樣兩年的生活過去了,整個吳國都處於一種奮發向上的狀態,並且還不斷地發展自己國家的軍事和經濟,讓吳國從吳越戰爭的陰影中快速的脫離出來,並且還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吳王夫差此刻看到吳國現在的狀態,心中非常的高興,認為吳國的時機已經到了,就親自下令,讓吳國的軍隊集在一起,並且然後親自率領軍隊去攻打越國。因為吳王差夫想要一雪前恥,消息很快的就從吳國傳向了越國,越王勾踐很快就聽說到了這個消息,就馬上把越國的軍隊趕緊召集起來,因為有了之前打敗吳國的經歷,所以此刻的越王勾踐顯得十分的驕傲,覺得越國現在已經非常的強大,完全不需要估計吳國,所以就決定此刻的越國不能坐以待斃,而是要先發制人,因為兵法大都是這樣講的,應該在吳國的軍隊還沒有打進越國,我們就要主動出擊,將敵人的軍隊阻止在越國之外。

報仇永遠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勾踐是為報仇而生存的君王

但是很明顯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還好越王勾踐的手下並不是全部都是庸才,不懂得這個計謀的失敗性,在這個時候的越國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大夫,他們也非常的賢能,他們兩個人一個叫文種,另一個叫范蠡。聽說了越王勾踐的計劃以後,感到十分的驚訝,然後馬上請求進入王宮,越王勾踐聽說了他們這麼著急的來覲見自己,就召他們進宮,范蠡勸諫勾踐說:“我們此刻萬萬不可和吳國交戰,因為此刻的吳國軍事實力非常的強,在這三年裡,他們不斷的訓練軍隊,而且把提升軍事實力放在首位,這一次吳王差夫一定要替他的父親報仇,帶著巨大的仇恨而來,這個時候吳國的軍隊來勢非常的兇猛。大王此刻我們越國不可以主動出擊,應該堅守城池,千萬不能夠和越國正面交戰。”但是因為之前的吳越戰爭中巨大的勝利,所以此刻的越王勾踐沒有聽任何人的勸說。

報仇永遠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勾踐是為報仇而生存的君王

吳國和越國的軍隊兩支軍隊在太湖這個地方打了一仗,但是因為越王勾踐的驕傲,越國的越軍馬上就失敗了,越王勾踐馬上就逃走了,現在他的身邊帶著的只有五千人,越王勾踐就只帶了五千被吳王打敗的軍隊,快速的逃到了會稽山,並且躲了起來。在失敗之後,越王勾踐也是知道自己的過錯,所以越王勾踐就找到范蠡,然後對著他說:“我現在是非常的後悔,現在越國失敗了,而且有了巨大的滅國的危險,是因為我當初沒有選擇聽你的話,希望你不要怪我,我現在究竟該怎麼辦呢?”范蠡想了想,說:“為了越國不被覆滅,為了越國的未來,現在的我們不能用唉驕傲了,只有謙遜的去找他們,來挽救越國。”

報仇永遠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勾踐是為報仇而生存的君王

對於王者來說,失敗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還在,夢還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