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他公正執法不避權貴留下千古名聯,明朝滅亡後以身殉國

明末有一位博覽群書、道德高尚的詩人,名叫曹學佺,被稱為當時閩中十才子之首。曹學佺是福建福州府人士,萬曆二十三年考中進士。公元1622年曹學佺被派往廣西擔任右參議。曹學佺素來剛正不阿、一身正氣。而當時桂林地區居住著一些明朝宗室的人,仗著自己皇親的身份橫行當地已久,別說老百姓了就是當地官府也害怕他們。連皇親家的僕人們也都一個比一個橫,仗著主子皇親的身份狗仗人勢。

曹學佺來到廣西任職前,對桂林一帶的皇親事蹟也是有所耳聞的。但耳聽為虛,曹學佺到了廣西后一看還真是如傳聞中說的那樣。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於是正直浩蕩的曹學佺決定好好殺殺那幫飛揚跋扈的皇親以及仗勢欺人的皇親僕人。說來也巧,桂林的皇親有個癖好喜歡養鬥狗。有事兒沒事把鬥狗拉出來鬥鬥,看夠了狗咬狗便把鬥狗放到大街上任由那畜生撕咬行人。簡直沒有人性,心理扭曲到了一定程度。

他公正執法不避權貴留下千古名聯,明朝滅亡後以身殉國

曹學佺剛到任不久,正打算殺殺那幫龜孫的威風呢,正好一日皇親家的僕人閒著沒事兒,就把主人家的狗牽到了大街上遛。為了找刺激,也為了愉悅自己變態的心裡,於是也學起了主人把狗放開讓它們任意撕咬行人。而正在這時,正好一個秀才打他們旁邊路過。說實話,這位秀才仁兄也夠倒黴的。僕人剛把狗放開,他這邊就過來了。於是乎鬥狗一下就把秀才撲倒在地,在他身上任意撕咬。

但這位秀才的命也夠大的,傻人有傻福嘛!鬥狗剛把秀才撲倒在地,撕咬了幾口那邊就過來了一個屠夫,拿著剁骨頭的大刀片子手起刀落一下就把鬥狗的狗頭砍了下來。這樣被嚇得屁滾尿流的秀才是得救了,但皇親家的僕人不幹了。鬥狗死了他們如何跟主人交 待啊,於是乎就把屠夫綁起來送到了官府。

他公正執法不避權貴留下千古名聯,明朝滅亡後以身殉國

正巧,就是曹學佺先生審理此案。他詳細的看了一遍狀紙,很明顯皇親一方就是仗勢欺人無理取鬧。於是曹學佺便判屠夫無罪釋放,判皇親家賠償秀才的全部醫藥費。按照法理,就是應該這樣判決才對。但皇親家卻不幹了,因為以前廣西的官員鮮有曹學佺這樣的,還真沒有吃過敗官司呢。如今這曹學佺一來,就給他們弄了件這麼打臉的事兒,當然不能就此善罷甘休。但在法理上自己又著實不佔理,那怎麼辦呢?

於是皇親便心生一計,要求重申。然後他們背地裡威逼利誘秀才,讓他改口供。最後秀才禁不住金錢的誘惑,和皇親家權勢的威逼,於是便順從了他們改了口供。皇親家要求秀才說,自己和那隻死狗是好朋友,那天就是秀才在和那隻狗玩兒呢,是屠夫心腸歹毒殺了那隻狗,非要讓屠夫為那隻狗償命。

他公正執法不避權貴留下千古名聯,明朝滅亡後以身殉國

但曹學佺不是那種畏懼權勢的昏官,聽完秀才改的口供勃然大怒,他拍案而起罵道:人證物證俱在,況且屠夫救了你一命,你不思回報反而和惡徒加害於他,認惡狗做朋友,天理難容。說完於是讓衙役用棍子狠狠的打了秀才一頓,打的秀才疼痛難忍於是把皇親威逼利誘他篡改口供的事兒都說了出來。這樣案件終於大白於天下,屠夫才倖免於難。後來那個秀才被革去了功名,罰作為皇親當狗。

而曹學佺在審理完這個案件後,憤然在案卷上寫下了那對千古名聯: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而曹學佺正直的一生,在官場並不得意,這也是必然的。後來他因為撰寫《野史紀略》得罪魏忠賢而被罷官,回到老家閒居二十年。清軍入關後打到閩中時,曹學佺自縊而死以身殉國。死前曾留下絕命聯:生前單管筆,死後一條繩。曹學佺死後,他的家就被清政府給抄了,家人也都被逮捕。直到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他才被清朝追諡為忠節,那時曹學佺已經殉國一百年。

他公正執法不避權貴留下千古名聯,明朝滅亡後以身殉國

曹學佺畢生好學,對文學、詩詞、地理、天文、禪理、音律及諸子百家等許多領域都有涉獵,其中尤其在詩詞方面最有建樹。時至今日,曹學佺先生殉國已經三百七十多年了,但諾大個中國若他一樣的官員是愈來愈少,若他一樣的華夏子孫更是一帶更比一帶匱乏。仗勢欺人則愈演愈烈,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個世界,依然是從事卑賤行業的普通民眾在講義氣,在支撐著時代的良心。而那些所謂的知識分子,所謂的人才和棟樑往往在背信棄義,在做著違背良心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