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南京、西安、大同都翻修过城墙,你更喜欢哪一座?为什么?

旅行摄影师次仁


大同、西安、南京的城墙在各朝各代都受到重视,特别在明代得到最严谨的翻修,变得十分坚固。

明朝开国皇帝非常注重城防,善打阵地战,还没有称帝之前就开始修筑南京城。他制霸天下的战略思想总围绕着“广积粮,高筑墙”。明朝建起的城墙质量非常高,精细到每块砖上都用了实名制。南京城墙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才有了一次真正意义的被攻陷,这一战由于有西方洋人支持,使用了现代爆破技术,城门被炸了个大洞。

明军在城防战中认识到了筑成的重要性,国土每扩张一处,便会筑起高高的城墙。然而历史上,西安城墙要比南京城墙还要坚固。当时的长安城经过五代十国乱世的反复践踏,和宋元两朝的轻视,已经败落成荒芜的原野。明军控制西北局势,马上筑起比南京城墙还要高的墙体。

后来到了崇祯年间,李自成起义,在潼关大败西安守将孙传庭,攻入西安城。到了清朝,清廷汲取明朝的经验教训,又把城墙加固升高,西安城最终熬过了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至今仍然完好。

大同城墙修得高,是因为明朝从朱棣开始定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国门周边的防线显得十分重要。大明朝的国防线不断向北推进,面临的强敌主要在北方,大同和宣化因挡住了西北方向彪悍的蒙古人,显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两处被称作“宣大防线”,被修得固若金汤,可是在国运急剧衰败的崇祯年间,仍然被李自成起义军攻破。

到了清朝,大同城墙再次被加固,可是解放后,大同城墙有碍城市发展,被拆毁一次,21世纪随着旅游业兴起,大同城墙开始逐渐修复。现在的样子高大厚实,完美复原古典,是次仁君见过最为雄壮的城墙。

旅行摄影师次仁


南京、西安、大同都是中国历史浓重厚彩的城市,很巧的是三座城市都去过,我以自己多年的旅游经历和亲身体会来描述一下三座城市城墙给我的感觉。

首先,要明白这三座城市的古城墙都是明代修建的,至于那些讲述城墙更久远的事,我感觉没有必要,因为那不是城墙给予你最直观的效果和体验。明代以前,只有很少的城市是用城砖修建的,绝大多数是用泥巴糊成的。像平遥古城的城墙,有很大部分都是用土夯成,在重要位置用青砖包裹。

而南京、西安、大同这三座城市在明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南京作为明代早期都城,是朱元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发家之地。都城的营造是要动用全国之力,广发江南民间的能工巧匠,每一块城砖都有最高的品质,因为城砖上刻有出场地、出厂公司、监工的名字、烧砖者的名字等有效信息,出了问题是要被株连、问责的。所以说,南京城墙上的城砖品质是全国同类城墙中最高的而且,朱元璋营造南京城墙根据龙蟠虎踞的地势,整个格局设计非常精妙。



南京城墙也是中世纪最长的城市城墙,虽然在以后的战火与城市改造中被毁,但依旧有数段城墙保留完整,而且南京政府每年也在回收明代的城砖,库里已经有数十万块,修复南京明城墙也是本地政府的一大长远工程。

(城墙内部带字的城砖)




南京明城墙目前开放了玄武门―神策门、仪凤门―挹江门、清凉门、集庆门、太平门、中华门城堡、东水关遗址这几块,我也全部都去过,大多数是免费开放的,除了玄武门和中华门城堡。南京的城墙依山而建,与水为邻,这在其他城市是见不到的。





春天,站在南京台城城墙上,往下看便是著名的鸡鸣寺樱花大道,在樱花季的时候,一条大道,花开的不知有多灿烂。还有那仪凤门―清凉门的城墙下,桃花、樱花、杏花、海棠花、梨花、丁香、映山红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夏天,站在玄武门上,或穿过神策门,来到玄武湖边,白天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晚上有萤火虫满天飞。夜晚的城墙,那就要到东水关遗址,那里是夜游秦淮的起点。





秋天,请来到清凉门,远处的清凉山上有一座银杏谷,那是南京的秋天。冬天,过去的几年南京总会来几场雪,一夜变成了金陵,任何的古建都是摄人心魄。哪怕是讨厌的梅雨季节,南京明城墙上的排汛系统也是火过一段时间,毕竟这是600多年前的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清凉门段的鬼脸照镜



西安在明代是西北地区的府城,也是重要的经济、文化、军事的区域中心。西安曾经多次做过皇城,保留的城墙还是比较完整的,明政府在其外部包了一层砖石,使其更加坚固耐用。西安在明清历史上戏份不多,所以城墙也没有被毁。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都在拆城墙,扩张城市,忙于生产,北京就带起了头。幸好,西安没有盲目地跟随激进的时代,成为了全国古城墙最完整的孤品。而且,西安的城墙跟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西安城墙的完整性让人叹服,而且城楼的美感在夕阳下有一种别致的味道。过年的时候,可以在城墙上骑自行车溜一圈,或者是晚上在南门看元宵灯会。



但今天的西安古城墙并不让人如意,虽然它现在依旧是西安旅游的一张名片,但是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古城内外建筑布局很不和谐。虽然城墙的东南西北都完整连接,东南西北四大街主干道格局保留,但上个世纪以来,古城内的老建筑被拆得一干二净,里面基本上是现代建筑,还有一些影响了整座古城的美感。所以说,城还是那座城,它还在这里,可是长安的美感荡然无存。第二,古城墙遭到严重破坏,比如古城墙景区的办公室,把城墙的内部掏空。还有在火车站附近的城墙也遭到了内部掏空,变成了宾馆、网吧,这是对古城墙严重的亵渎,也影响旅客的第一印象。西安城墙想申遗,在这一点上是一大败笔。第三,城墙门票60元,票价过高,应当降低票价。



大同城墙我并没有进入里面,只是在外围转了一圈。因为那时候大同城墙正在维修。大同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边塞之城。因为要拱卫京都和中原区的稳定和安全,所以长期是有司令级的军官、虎狼级的军队,当然还有那铁铸级的城墙。在外面看的时候,还是比较震撼的,整体感觉不错。下次去大同旅游的时候,再来做一次评判。

总之,西安的和大同的都很好,但我还是选择南京,因为南京的城墙带来的景观、体验的多样性是其他两座,甚至是全国都是难以比拟的。


慵懒国王


不请自来。

南京、西安、大同,我都去过很多很多次了,城墙也是摸索了好几次,这里说说我的感受吧。

首先说说南京城墙

规模最大那必须是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墙结构。

完整保存了约25公里。南京城墙完工于明洪武年间,作为大明朝的开国之都,城墙自然要有一番气派在里面。大家都知道,自古金陵就是繁华大都会,承平日久。南京明城墙自打建成后,虽经战乱,但是主题面貌保存完好,是太平城墙。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南京城墙,与城市已经融为一体,周边植被茂密,青山绿树,玄武湖在侧,好一篇太平秀美景象,已经不复昔日包括万象,居高临下的气势了。

再说说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西安古城墙的全场大约14公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西安古城墙,承载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因为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关于长安的故事了。

西安古城墙有很多部分是建国以后修缮的,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由于日军在山西运城建有机场,对西安持续了长期的轰炸,导致建国后西安城墙破败不堪。

在建国后,西安也曾有过西城城墙留与不留的思想斗争。最后在中央一纸《关于保护西安古城墙》的重要通知下,西安城墙得以呈现今天的景象。

今天西安古城墙作为西安的重要旅游景点,他呈现了三秦大地的百姓对古长安的一种尊敬,是一种西京历史底蕴的延续,对外宣扬着,这是一座超级古城。

最后说说大同城墙

这里我必须说,大同城墙是我最喜欢的城墙,原因很简单,就一个词“气势”。

大同的城墙主题也是来自于明城墙。我们大家都知道,大明朝是推翻了蒙元政权而建立的,而蒙古人的老家就在北方的草原。所以大同在明朝建立以后,就作为北方的防御重镇而繁荣起来,特别是在明中后期。大同是这三段明城墙当中,真正为了迎合当时的战争局势而建,为战争而服务的城墙。

从南方开车一路向大同而去,越靠近大同,周边山上遗留的烽火台,军堡,古长城。

我曾经行走在大同古城的外侧,高大雄伟,坚固险峻的城墙,给了我一种无法逾越的感觉,想要攻破这个城池,简直天方夜谭。


所以,三座城墙,各有特色,看题主你喜欢哪一座了。


弄点儿吹资


我在南京上的小学和初中,游学和旅游去过三次西安两次大同,去大同时城墙还未重建。三城相比,南京为最。首先,大同应排除在外。近几年重建,可不是重修,没有古城任何痕迹,就是一个假古董。当然假古董也有价值,但要到几十年后才有,如二战被毁的波兰华沙古城,战后原样复建,几十年后被评为世界遗产。因为确为原样(照片、图纸)。但争论依然很大,目前世界唯一。大同城有原样吗?其次,西安古城与南京城各有特色,各取所爱。我取南京城的理由:1.建城时36公里长,现存26公里,基本保持原建筑。2.高大雄伟,此起彼伏,逶迤不绝,而西安城一眼看到边,也不如南京城厚实高聳。3.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从其根据地南京始,而后朱棣依样建北京城。4.除明城外,同建的还有宫城(明故宫,遗存不多),续建的外廓,周长100多公里,500多年来日晒风吹,土质城墙没有了明显痕迹,只余城门名字空悠悠。5.质量好,工艺精,构造因地置宜,临水临江、跨越山地、通衐大道、城门水道各具特色,科学合理,如中华门(古聚宝门)藏兵洞和秦淮河东水关。6.典故和故事多,建议网友去南京时参观建在解放门城楼上的城墙博物馆。


大小王揽天下


西安。毫无疑问。我对西安这座城的印象特别好,因为西安是我意外收获的一座城市。

本来计划是去华山的,结果爬完之后特别累,特别困,想找一个地方休息下。查手机发现原来华山距离西安这么近,火车半小时就到了,于是急忙赶去。

下了火车进了城就立即被西安的城墙震撼到了,没想到保存的那么好。西安城墙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4千米。城门有四: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城墙内就是老西安,而且繁华程度不输于上海的有些地方。城墙上可以租脚踏车,可以环城墙一周,整个老西安的面貌就可以尽收眼底。你也可以沿着城墙内墙绕一周,总会在城墙的某个城门处看到理发的老师傅,亦或者是唱秦腔的大妈们。鼓楼旁边的广场上,到了晚上会有一些唱摇滚的年轻人用陕西话唱着自己的歌,非常好听,仿佛他们就是许巍们。还有城墙周遭经常能看到【西安城墙】四个字的LOGO,你就能了解西安人对于自己文化的自豪感

。这些是我在国内的其他城市没有见到过,感受过的。


林安侯


当然是西安城墙了西安城墙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

明隆庆二年( 1568)陕西巡抚张祉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清代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十二次补修,筑到城顶则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了砖面。 ​

西安城墙的意义,不完全在于它的历史或者保存的完整。对于每一个西安人来说,古老的城墙牵连着他们生活,沉淀着他们的记忆。春夏秋冬,晨光日暮,你在或者不在,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哀;你去或者不去,情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






寻找老西安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古城那些事儿。(约500字,阅读需2分)


有个文物圈的俗语:汉冢唐塔猪打圈。

这个“猪打圈”,指的就是明朝老朱家,喜欢修建城墙,所以形象的称“猪打圈”。这就是历史上知名的“包城运动”,把之前用夯土做的城墙,包上一层青砖,以增强其防御能力。

南京、西安、大同三地的城墙,都是在这个时候修建的。

先说我最喜欢的西安的城墙。

西安城墙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因为其比较完整,保存原始城墙风貌比较完好。不可否认,西安城墙也进行过多次整体维护,和明代的风貌比肯定是有改变的,特别是经过近代二虎守长安等战役,西安城墙也受到不小的损伤,修补是难免的,比如南门的箭楼等,都是近来修复的。

但是西安城墙并没有因城市建设而大范围破坏,再加上西安城墙和护城河、瓮城、箭楼、敌楼以及钟鼓楼等一套城坊体系保存的非常好,胜就胜在完整。登上城墙可以骑自行车转一圈的,所以能首先申请上国家文保单位,并在国内外旅游圈广有知名度。

缺点就是门票贵,六十,真是不便宜,登上城墙后想骑个自行车,又需要一百多。再者火车站附近及不少卖纪念品的地方竟然把城墙中间的夯土掏空施工,实在是有点破坏文物原来风貌了,若是去点商业化气息,西安城墙就更好了。

其次是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虽然保存的不完整,但是每一段都有真材实料,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南京城墙太长了!当年大明的都城,老朱还是下了本钱好好修了的。

夏季雨多季节的城墙龙吐水,带着“户籍”和烧制者姓名的城砖,给人以恍然入大明的感觉。

最后是大同城墙。

我们都知道,这个城墙是后来修复的,但是还是修复的很雄伟,能让人感受到明代大同这个九边重镇的肃穆威严。不可否认,在这些大型文物“复原”中,大同城墙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南京城墙最长,有三十公里。也是最古老的城墙,而且是明太祖朱元璋以皇城规格修建的。近代以后由于城市建设等种种原因毁坏了一部分。但是排水设施齐全,且都是明开国所建设。仍然有其历史价值。

西安的城墙是明朝前期所修。到了近代由于战火毁坏的也很多,很多老百姓还抽砖用来建房,导致最后剩下夯土墙。但是箭楼和城门瓮城保存完整。1984年,发动全市人民捐款从新烧砖。最终经过三年补充完整。是最完整的也是国家首批文物。

大同城墙是以明代九边的大同城夯土为基础近代复建。但是气势恢宏。最美观!


土杂漫谈


个人选择大同城墙,原因如下:

一、首先西安城墙。

西安古城墙,是八十年代日本出钱按照明城墙大致位置建的文物。

同时期建设的,还有西安给日本人安倍仲麻侣立的纪念碑。

某些认为西安城墙是明朝真迹的,你给我在西安城墙上找一块明朝的砖?

西安虚多实少,吹的多,坑的多。西安人编造历史的态度,令人不耻。

二、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是真正的明城墙。

货真价实的历史存在。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城墙的完整性遭到损坏,只能在断续的城墙中,怀念历史的厚重。

三、大同城墙。

大同城墙是耿彦波市长在任期间主持修建。(BBC经典纪录片《中国市长(Chinese Mayor)》的男主人公)

大同人民朴实,不像西安人一样对事实遮遮掩掩。

雁门关、北岳恒山悬空寺、平城故都、应县木塔、云岗石窟。

狄仁杰、霍去病。

无不代表真正中国人的精神。


用户67724358697


这里有位纯的历史白痴,根本不知道西安城墙的过去和现在。这位先生时不时出现都是黑西安的,什么80年代代日本人讚助修的西安城,这等人物不知装知,还爱胡说,真可悲了。如果能把真实身份暴露一下,绝对和历史文盲是一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