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论语》——永远的指南针

《论语》——永远的指南针

《论语》——永远的指南针

《论语》——永远的指南针

一转眼大学毕业7年多了,走上教师这个岗位也五年多了,我读过一些课外书,记忆犹新的却不多,《论语》便是其中一本,它一直指引着我的人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代社会,很多人以赚钱能力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有相当一部分人奉行读书无用论,认为会赚钱就是王道。这些人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看得很淡,甚至会炫耀自己的小孩虽然没读什么书但赚钱很厉害……对于这些人我真想对你们说有空多看看《论语》,多开阔眼界。都说越成熟的麦穗头低的越下,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夫子虽然跟我们隔着几千年的距离,他的思想却比我先进很多。他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正如鲁迅先生教导我们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会挤还是会有的。世间最公平的莫过于时间,大到国家主席,小到平民百姓,一天都是24小时,只是在同样的24小时里每个人做的事不一样。我还看过一本书《你一年的8760小时》,一年有8760个小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大家习惯了以天为单位,或以月以年为单位计算时间,而从来没有把时间细化。有的人说一辈子也挺久,其实不然,以平均寿命75岁来算,每个人的寿命也就900个月,说长也不长。艾力曾说过,优秀是可以培养的,比我们优秀的人比我们更努力。

孔夫子的不耻下问也一直影响着我,大家都知道孔夫子弟子三千,比较出名的有72人,但孔夫子还是那么谦虚,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总是向人虚心请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是我们都应该有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我们应遵循的治学态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启发教育的原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这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很多。

烦恼时读《论语》,它能使我心平气和,疑惑时读《论语》,它使我茅塞顿开……《论语》不只是一本书,它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论语》是远方的启明星,一直照亮我们前行。《论语》是永远的指南针,它使我们永远不会迷路,而孔夫子就是我们的领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