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為什麼97年英國歸還了整個香港,而不是依照條約只歸還新界?

1997年,離開祖國母親懷抱156年的香港終於迴歸,無數人為了“回家”而熱淚盈眶。然而很多人可能都覺得香港是一整個被租借,又一整個被歸還的,其實不然。香港的迴歸不僅是因為租期到期,還有國家的努力和爭取。

為什麼97年英國歸還了整個香港,而不是依照條約只歸還新界?

香港其實包含著三個部分,分別是香港島、九龍以及新界。除了簽訂了99年租借條約的新界,香港島和九龍早在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中就被割讓給了英國。

那麼要說“歸還”,其實英國只需要歸還新界就可以了,為什麼最後卻乖乖把整個香港都還回來了呢?

其實想也知道,英國方面當時必然是不願意的。所以在合約到期後,中英開始談判的初期,英國提出的方案是根據不同條約來進行談判。當時負責談判的撒切爾夫人表示英國可以把新界還給中國,但是已經割讓的香港島和九龍則還在英國的掌控下。

為什麼97年英國歸還了整個香港,而不是依照條約只歸還新界?

這一提議被中方談判代表鄧小平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當時簽訂那些割讓條約的情況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更何況新中國已經不是那個任人捏揉搓扁的清政府了。鄧小平在談判中拿出了最強硬的態度,要求英國歸還整個香港。

在他的堅持下,英國方面開始有所鬆動,提出了“主權換治權”,也就是說英國承認香港的領土主權是中國,但英國卻要香港的治理權。這一說法被鄧小平毫不客氣的反駁道:“新中國不是清政府,領土主權是不容置疑、不可談判的”。這使得英國徹底沒了談判的籌碼。

為什麼97年英國歸還了整個香港,而不是依照條約只歸還新界?

而後來在駐軍的問題上,兩國又產生了分歧,英國方面試圖保留在香港駐軍的權力,但自己國家的領土上駐紮著別的國家的軍隊像什麼樣子?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能容忍!鄧小平堅定的表示“駐軍權力是主權的體現”,英國徹底沒了法子。

其實不僅是鄧小平在談判上寸步不讓的態度,當時的大環境下,中國已經成立了一段時間,經濟和軍事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而英國雖然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但在當時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情況下英國曾經的霸主地位已經受到了挑戰。真的要打起來遠在西方的英國並不一定能贏。

所以在多方考慮之下,撒切爾夫人也不是一頭熱血的傻子,與其弄得不愉快甚至開戰,不如放棄這個遠在東方的領地,給這個發展迅速前途未可知的國家一個面子交個好,最終同意中方的提案交出了整個香港。

為什麼97年英國歸還了整個香港,而不是依照條約只歸還新界?

所以說到底還是弱國無外交。曾經的清政府腐敗無能就只能在列強的手下割地求生,而如今壯大起來的中國則可以在國際交流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