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慢慢调理,现有的方法是欲速则不达

上一篇文章论述了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手术治疗方法和放射治疗的方法。这篇文章我们谈一谈化疗和生物治疗。


化疗

所谓的化疗就是使用将肿瘤细胞有毒性的药物打入人体的血管内,通过血液将化疗药物带到全身各处,可以杀死全身各处存在的肿瘤细胞。理论上似乎很美好,全部存在的肿瘤细胞都可以被杀死,实践上确实也有少数癌症可以用化疗治愈,比如某些白血病,何杰金氏淋巴瘤。但是肿瘤细胞本身就是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而进化出来的,因此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悍。每一次化疗药物可以杀死99.99%的肿瘤细胞,总有0.01%的肿瘤细胞能够因为处于休眠状态而不会被这些化疗药物杀死从而生存下来,而且迅速启动分裂状态开始大量繁殖,并且逐渐对化疗药物耐药。这就是有部分肿瘤病人对化疗耐药导致肿瘤复发,治疗失败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化疗不但能杀死肿瘤细胞,而且还能杀死很多敏感的正常细胞,比如以白细胞为代表的免疫功能细胞就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在化疗之后,人体的免疫功能被极大地削弱,有部分病人因为免疫功能的问题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所以有人说,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被治死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我们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破坏了身体的的免疫功能,从而和肿瘤同归于尽,那我们治疗有什么意义呢?

既然总有部分肿瘤那么顽固,不能被杀死,于是人们想到是否可以利用损伤不明显,毒性不大的方法来治疗。首先想到的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少量的肿瘤细胞,那为何不强化这种免疫功能从而杀死剩下的肿瘤细胞呢?这就是人们开始生物治疗的最初思路,所以最开始生物治疗的想法就是给人体输注很多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希望能提高免疫力。魏则西事件中魏则西接受的也就是这种治疗。实际上在这种治疗绝大部分效果并不是好,除了个别病种和个别人,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效果。

生物治疗预期效果大不如人意,这让科学家们很失望,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努力。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深入,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治疗癌症的分子靶向药物被研制出来,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患者肿瘤完全缓解甚至消失都是有可能的,比如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伊马替尼让胃肠间质瘤缓解率提高了很多倍。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赫赛汀也被研制出来,为这些肿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改善了这数种肿瘤的治疗效果。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慢慢调理,现有的方法是欲速则不达

除了这些分子靶向药物,细胞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近来美国用于白血病的细胞免疫治疗的CAR-T免疫治疗取得了高达92%的完全缓解率,相当惊人!实验结果一经公布,美国生物治疗相关公司的股价飞涨。这带动了全世界很多投资涌入生物治疗公司。在中国,有多家研究所和医院正在紧锣密鼓的做这方面的工作,预计3-5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有一批成果发布,

看起来,在肿瘤的治疗中,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最有前景的也就是生物治疗,因为手术、放疗、化疗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入了,手术可以越做越精细,但是精细总有极限;放疗可以从普通放疗到适形放疗,包括什么X刀,质子刀等,定位越来越精准,但是也已经到达极限了;化疗的机理和毒性以及生物有效性决定了难以再有大的发展。而对生物免疫中有太多未知的东西,细胞中有太多的分子,肿瘤细胞的适应性变化等等造成了肿瘤生物治疗的复杂性和效果的相对性。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慢慢调理,现有的方法是欲速则不达

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围攻

而正是这种复杂性,决定了生物免疫治疗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人们在生物免疫治疗发展中认知越多,可以研制的药物就越多,对抗肿瘤手段就越多。比如在治疗肺癌中,人们发现了肺癌细胞上的分子突变从而发明了治疗肺癌疗效很好的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继而人们又发明了分子药物--厄洛替尼,再发明了阿法替尼,又发明了--AZD0201。每发明一种药物,肺癌患者就多了一套生存的希望,与此同时,每一种药物巨大的花费让医药公司都获得了巨大的收入。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慢慢调理,现有的方法是欲速则不达

为什么要发明这么多中肺癌的药物?原因很简单:开始治疗肺癌时,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缓解了一段时间后,剩余的肺癌细胞开始产生变异从而适应这种药物的攻击,很快就对此药产生了耐药。就是说,这个药物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很快就无效了。为了维持生命,肺癌患者只有再使用新的分子靶向药物从而获得再次缓解的机会。对于有大笔财富的肺癌患者来说,他们生存的希望在于他们现在使用的药物在耐药之前能发明出新的治疗他们所患的癌症的药物,他们的生命在与研制新药的时间赛跑。而这种花费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因为新药研制周期很长,费用很高。他们的难题在于研制新的药物的速度似乎永远赶不上肿瘤细胞耐药的速度。

生物治疗在此条道路上既是一个科技问题,似乎又变成了一个经济问题。一个似乎有点希望但是花费又非常巨大的普通人难以承受的难题。魏泽西的悲剧不但和新药研制的速度有关,也和其经济承受能力有关,他在求生欲望的支撑下投其所有,希望能生存下去。这种非同一般富有的患者才能玩得起的游戏他能玩得起吗?所以他注定是一个悲剧!极其富有游戏的参与者比魏泽西的悲剧好不了多少,只是时间长一点而已。乔布斯得了癌症躲得过吗?没有躲过。这是一个似乎难以破解的难题。

希望在那里?

从250年来西方医学抗癌历史来看,从最初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和外界的致癌因素有关,比如烟囱灰与阴囊癌有关,吸烟与肺癌有关,到后来人们发现癌症和基因突变有关,引导人们发明了分子靶向药物。再后来人们发现癌细胞的产生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关,好的环境可以让癌细胞变成正常细胞;恶劣的环境可以让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并且癌细胞在恶劣的环境下会不断的突变,变得越来越恶,最终变成恶性程度越来越高的癌细胞从而难以控制。

癌细胞本身也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本能就是要不断的生存下去,所以它要不断突变以适应环境。当抗癌药物使用后阻碍了它的生存,它就会突变对这个药物产生耐药。人们不断发明新的药物,癌细胞就能不断对新的药物产生耐药从而能生存下来。由此可见,这条杀死肿瘤细胞的道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永远无解的难题。

那就换一种思路解决问题吧!向传统中国医学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何?

中医考虑治疗疾病的思路一向就是认为人体生病是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了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所以治疗的思路就是调节阴阳平衡。保持气血通畅,通过各种办法把浊气排出去,让新鲜“气”进去,让气血流通起来,让内脏处于一种流通的状态,将内脏营造成一种癌细胞无法生存的环境,这样癌症自然会远离。将身体内的寒邪湿邪等引出去,创造良好的内环境。内环境好了,各种“邪”在体内没有生存的环境,自然癌细胞也可以变成正常的好细胞。这正如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好了,坏人就很难生存;社会风气不好,好人就很难生存。因此我们治疗癌症的最好办法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气血通畅,给身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不再让身体内堆积那么多的垃圾(比如高血脂,肥胖),在内环境内正常细胞可以愉快的发挥生理作用,癌细胞没有生存的余地,即使有少部分的癌变细胞也可以转化为正常细胞。

如果说杀死肿瘤细胞是类似国家治理的“霸道”,那么改善体内环境就是治疗癌症的"王道’。选择哪种方式,主动权完全在于你,你选择“王道“,给身体营造风正气清的内环境!选择“霸道”,治疗则是依赖医生的手术、放疗、化疗或者生物治疗,你是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给身体一个神清气爽的优良环境,还是肆意违背自然规律,让寒湿毒邪等留在你自己体内,等到已经发展成癌症再去治疗,你做什么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