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洪秀全連考四次落第,愁到徹底崩潰,有個人比他更失望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清朝末年就是不斷簽訂不平等條約,不斷割地賠款,實在是一個不堪回首的階段。

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就是那個時代的特殊存在,而他的成長,也跟大哥洪仁發交織在了一起。


種地培養三弟

洪仁發出生於廣東花縣一個普通農戶,是家中長子,他的父親洪鏡揚有幾畝薄田,為人公正有一定的才能,洪氏族人推戴他做父老,還給鄰近各村公舉做保正,家裡條件還算可以。

和很多當時的農村青年一樣,洪仁發對讀書興趣不大,大點了就跟著父親洪鏡揚一起下地勞作,他的二弟洪仁達也是一樣。

洪秀全連考四次落第,愁到徹底崩潰,有個人比他更失望

清朝嘉慶十九年(1814年),洪仁發的三弟洪仁坤出生,他與兩位哥哥不同,從小聰明好學,父親洪鏡揚決定砸鍋賣鐵也要培養小兒子讀書,這洪仁坤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

為了行文方便,悅史君之後凡提到洪仁坤處,一律用洪秀全代之。

清朝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洪鏡揚送兒子洪秀全到本村私塾,熟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贏得了老師和父老們的交口稱讚。

洪仁發對三弟洪秀全的表現也很滿意,幻想著三弟科舉高中當官後,自己也可以跟著享福。


四次落第失望

清朝道光九年(1829年),洪仁發的三弟洪秀全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可連續兩次,他都是縣考時名列十名以內,到院考時卻落選,連秀才也沒能考上。

洪秀全感覺備受打擊,還好鄉里父老請他做本村塾師,才得以繼續研究經史,準備下次科舉考試。

清朝道光十七年(1837年),洪秀全再次去廣州府應試,還是初考時榜上有名,到了複試又落選,他非常失望,回到家中,大病了一場。

洪秀全這一病,後果非常嚴重:先是昏迷不醒,甦醒了就在屋子裡亂走亂跳亂說亂唱,過了十幾天,才慢慢恢復正常,但性情大變,原本活潑好動、愛開玩笑,之後卻變得寡言鮮笑,經常正襟危坐,幾個小時都不疲倦。

此後,洪秀全又去離家二十多里外的鄰村做塾師,準備下一次的科舉考試。

洪秀全連考四次落第,愁到徹底崩潰,有個人比他更失望

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去廣州府應試,結果還是落選,他依然憤怒,但心態發生了變化。

在回鄉路上,洪秀全突然咬緊牙根,把筆墨扔在地上大叫道:“等我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吧!”

洪秀全回家後,開始對自己今後的人生重新進行思考,在一次與族弟洪仁玕的聊天中,他說道:

“以五萬萬兆之花(華)人,受制於數百萬之韃妖,誠足為恥為辱之甚者,兼之每年化中國之金銀幾千萬為煙土,收花(華)民之脂膏數百萬為花粉,一年如是,年年如是,至今二百年,中國之民富者安得不貧,貧者安能守法,不法安得不問伊黎(犂)省或烏隆江(黑龍江)或吉林為奴為隸乎!”

洪仁發聽不明白三弟洪秀全在說什麼,但他對三弟四次落第的結果很失望,經常發些牢騷,洪秀全對此不以為然,他有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念頭。


太平一起榮顯

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閒居在家的洪秀全痛定思痛,決定拋棄科舉,參照自己十年前得到的一本基督教傳教小冊子《勸世良言》,創立了拜上帝會,並將自己六年前那場大病附會過來,說當時是:

“上帝召我,有大劫,惟拜上帝可免。”

洪秀全還自稱能通天語,說自己是天父耶和華的次子,耶穌的弟弟,他的同學馮雲山、族弟洪仁玕等人不久加入了拜上帝會。

洪仁發對三弟洪秀全的舉動很難理解,他只知道三弟因為砸神像、撤下孔子牌位,連塾師的工作都沒了,只能連連搖頭。

清朝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洪秀全、馮雲山等人離開家鄉去活動宣講,剛開始並不順利,後來他們進入廣西,通過駁斥賜谷村六烏廟的男女和歌、洪秀全表兄黃盛均之子黃維正出獄等事件,拜上帝會的信徒開始增多。

同年十月,洪秀全離開廣西回到花縣,開始著述拜上帝會的理論,寫成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改邪歸正等文章,馮雲山則留在廣西繼續活動宣講。

洪秀全連考四次落第,愁到徹底崩潰,有個人比他更失望

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洪秀全來到廣西桂平縣紫荊山,找到了馮雲山,等待他的還有妹夫蕭朝貴、楊秀清、貴縣人石達開等馮雲山發展的大批信徒,勢力迅速壯大,並與附近的鄉紳發生衝突。

同年十二月,馮雲山被紫荊山鄉紳王作新組織的團練逮捕,押送到桂平縣監獄,洪秀全返回廣東求援,為了避免分裂,楊秀清與蕭朝貴分別假託天父、天兄下凡,穩定了信眾。

後來,紫荊山拜上帝會信徒湊了一筆鉅款送給衙門,馮雲山才最終被放了出來。

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馮雲山出獄後,勸說桂平大戶韋昌輝也加入拜上帝會,私下裡他們開爐鍊鐵,密打刀槍。

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洪秀全回花縣看望妻子,拜祭剛剛去世不久的父親洪鏡揚,幾個月後又與馮雲山等人前往廣西。

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拜上帝會信眾在金田團營與當地團練發生爭鬥,洪秀全被圍困,楊秀清率眾救出洪秀全,清軍兩次攻打金田,都以失敗告終。

同年十二月,洪秀全召集拜上帝會信眾,宣佈反清起事,洪仁發也在此前被接到了廣西。

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二月,多次擊敗清軍的攻擊後,洪秀全在廣西武宣縣東鄉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洪仁發被稱為國兄。


悅史君點評:洪仁發是清朝末年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由於他的三弟洪秀全不走尋常路,他也成為了太平天國國兄。

在那個激情盪漾的日子裡,洪仁發的命運,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也在不斷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