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朱元璋求地主安葬父母被拒,稱帝后再見70歲的地主,他做了什麼?

朱元璋的家鄉在安徽鳳陽,元朝時被稱為濠州,是淮河流域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朱元璋登基後,聽聞家鄉已被收復,想起自己離鄉已十三年光景,朱元璋決定在大哥忌日這天,回家鄉省墓。

朱元璋求地主安葬父母被拒,稱帝后再見70歲的地主,他做了什麼?

這次回鄉,朱元璋特地帶了一名博士官,記錄他此次的“太祖回鄉”。因為心繫家鄉,他命士兵日行百里,僅用了三天就到達家鄉鳳陽。跨過了村邊的小河,遠遠看到黃覺寺已破落得只剩幾堵殘牆和一堆瓦礫,原本一百多戶人的村莊,如今只有二十多戶還有人煙,而朱元璋家的院子,雜草已經長得比人高了。

村裡的二十多戶鄉親被馬蹄人聲驚起,他們紛紛站在自家門口張望。朱元璋注意到他們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多年的戰爭已經把他們折磨得不成人樣了。他朝鄉親們喊了一句,“鄉親們,我是重八啊!”

一聽到是重八,鄉親們立馬沸騰起來,他們圍著朱元璋:“重八,你做了大官啦?”朱元璋拉著他們一雙雙枯黃的手,半天說不出話來,轉頭吩咐侍衛:“把隨軍的乾糧乾肉都拿出來給鄉親們,帶來的禮品也給鄉村們分了。”

朱元璋求地主安葬父母被拒,稱帝后再見70歲的地主,他做了什麼?

於是,兩百多士兵的行軍糧都分給了二十戶鄉親,每家還分到朱元璋從南京帶來的絲綢緞子,還有二十兩銀子。因為已接連吃了一個多月野菜,很多孩子當著朱元璋的面大口大口地吃起了乾糧,村莊裡一片歡天喜地。

趁著朱元璋去村外給父母上墳,鄉村們從留守村莊的侍衛中得知了他的身份。等朱元璋再回到村子時,鄉親們都面帶拘謹,不敢說笑。朱元璋向他們詢問這些年的境況,才知村中多半人都死了,其他人也逃走了,他們希望戰爭結束能過個太平年。

朱元璋立即宣佈,賜予二十戶鄉親每戶三十頃地,免十年稅糧。朱元璋說,你們別種地了,把地佃給別人種,我立你們為陵戶,以後你們只要幫我照料祭祀之事即可,由皇家出錢,祭祀後的豬羊就給你們吃了。他的話剛落,鄉親們紛紛磕頭致謝。

朱元璋求地主安葬父母被拒,稱帝后再見70歲的地主,他做了什麼?

而此時,朱元璋發現和剛才相比,少了一個人,那就是地主劉德。朱元璋17歲那年,父母兄弟死於饑荒,他懇請劉德安葬自己的親人,被劉德拒絕。而現在,劉德知道了朱元璋的身份,在朱元璋第二次回到村裡來的時候,他戰戰兢兢地躲在家裡不敢出門。

朱元璋讓人把劉德叫過來,鄉村們都屏著呼吸,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舉動。快70歲的劉德跪倒在朱元璋面前,嘴裡唸叨:主上開恩,可憐小的一把年紀了吧。朱元璋把他拉了起來,說你不用害怕,當年的事我不會計較,嫌貧愛富是人之常情,何況你也不知我會是天子。他同時宣佈,賜給劉德三十頃田。

朱元璋求地主安葬父母被拒,稱帝后再見70歲的地主,他做了什麼?

在場之人都被朱元璋的寬容大度所感動,和另一位布衣天子劉邦相比,朱元璋的確是更大度。想當年劉邦帶著酒肉朋友在哥嫂家蹭吃蹭喝,某一天聽到嫂子拿勺子鏟鍋示意沒有多餘的飯給劉邦吃,傷了劉邦的自尊,劉邦一直耿耿於懷,還在登基後把哥嫂的兒子封為“羹頡侯”,意思是“飯沒了”

而朱元璋覺得,因為一件小事破壞了自己的形象實在不值得,也許是有了劉邦的前車之鑑,他才會選擇厚待地主劉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