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石家莊:“公建公營”敬老院將不再保留

昨日,《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市公辦敬老院市場化改革與創新運營管理模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意見》指出,10月底前完成全市敬老院市場化改革工作,全面提升石家莊市敬老院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實施市場化改革後,除向市民政局申請報備的個別敬老院,原則不再保留“公建公營”性質的敬老院。

敬老院現有管理難適應新形式

特困人員供養工作既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承擔部分養老服務的重要職能。全市敬老院市場化改革,將重點集中解決敬老院政府財力投入不足、設施條件落後、運營管理不規範、醫療保障不足等突出問題,通過運用市場化機制盤活閒置資產,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帶動和促進敬老院運營管理提檔升級,為特困人員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務。

近年來,敬老院在履行政府兜底保障職能、加強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發揮示範引導作用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敬老院現行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現實需要,基礎設施、運營補貼、醫療保障、專業化護理等方面與優勢社會化養老機構之間還存在明顯差距。

《意見》指出:敬老院市場化改革只是將機構運營管理權交給社會運營方。在運營期間,運營方可依照協議約定使用國有資產,但不得將國有資產抵押和轉讓。全域內敬老院統一歸口移交由縣級政府統籌,由縣政府以國有資產形式委託業務主管部門管理。

推進公建敬老院資源整合

全面推進區域敬老院資源集中整合,對地理位置偏遠、硬件軟件基礎差、入住率低的敬老院實施撤併,特別是建在鄉鎮的多數敬老院,普遍小、散、差,可將供養的特困人員集中到條件較好、容量較大、服務較優的敬老院統一安置,使集中供養人員享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和服務。不能撤併的,可通過費用和補貼“打包”形式,採取委託管理、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進行相對的市場化改革。

根據民政部關於“到2020年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50%”考核指標要求,結合對石家莊市敬老院調研的情況,原則要求有關縣級敬老院採取更加積極的“公建民營”模式推進改革,使政府部門迴歸監管角色,形成政府與社會資源結合、兩種優勢融合、合作共贏的新格局,為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機構注入新活力。

提升醫療保障實現醫養結合

全面提升敬老院醫療保障能力,實現醫養結合特色化。在敬老院建有醫療機構(包括醫務室)的,要健全為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醫療服務保障機制,作為“丙方”簽字。凡沒有配套院內醫療機構的,本著就近、擇優原則,由民政部門、運營方與醫療機構共同簽訂合作服務協議,也要明確相關責任條款。積極為特困人員提供差別化、特色化醫療服務,將中醫中藥、針灸按摩等作為常規化特色服務,增強特殊病人康復醫療的保障能力。

全面規範集中供養人員的政府運營補貼標準,實現保障政策規範化。集中供養特困人員伙食費標準每月不得低於450元。

對公建民營的敬老院,給予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稅費減免等方面支持,執行民辦非盈利性養老機構床位運營補貼政策。

10月底前完成市場化改革

力爭在2018年10月底前完成全市敬老院市場化改革工作。全市敬老院全部達到安全標準和設施標準化基本要求,社會化運營比例達到80%以上,床位使用率達到7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的集中供養率達到35%以上,到2020年達到50%以上;設施標準化、管理規範化、服務專業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爭取通過1年時間改革完善,進入全國省會城市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市場化、標準化、現代化第一陣營。

《意見》指出,落實經費保障,支持改革創新。各縣(市、區)政府要集中解決敬老院多年的政府欠賬問題。各縣(市、區)要將50%以上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並向特困人員供養工作適當傾斜。

(燕趙都市報 記者 蔡豔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