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今又高考,想起了我的高考、女兒的高考

今又高考,想起了我的高考、女兒的高考​我是1983年參加高考的,那時候高考前還有一個預考,預考合格才能參加正式的高考。那時是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十分缺乏人才,而考生家裡都一堆孩子,考上上大學考不上招工,毫無壓力可言。而高考就跟我們平時的上學校考試差不多,早上吃了媽媽煮的雞蛋做的早餐,自己就去了,我記得我是在離家不遠縣四中參加的考試,兩個監考老師一男一女,一前一後,特別溫柔可親,男老師好像還給我們削鉛筆。有點兒緊張但不害怕。還記得我們的高考作文題是給材料作文,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 好像是先寫一個300字的說明,再寫個800字的議論文。我還清楚的記得我的作文題目是《若無決心到底,豈能見泉源乎?》說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從1983年以後,作文題目逐漸以閱讀材料場景介紹,命題式為主形式,慢慢成為一直沿用至今的命題方式。除此之外,除了天熱,也沒有什麼難忘的印象了。考完試就是估分填報志願,那時候家長也不管,自己也不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聽我同學他爸說,女孩子當老師好,師範還是第一批錄取,還管飯,都報師範院校吧。我就在第一批錄取欄最後一個志願報了西北師範大學,最後就有幸成了一名人民教師,現在想想,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學了自己喜愛的語言文學專業,遇見了相知相愛相伴一生的人生伴侶,做了一輩子教書育人的高尚事業,再沒有比這個更勝任的了,感謝上蒼,眷戀惠顧。


今又高考,想起了我的高考、女兒的高考​2009年,女兒參加高考。我們比起我們的父母稍微的重視了一點,其實你能做什麼,全要靠孩子自己。高考當天爸爸負責接送,我則在家裡負責做飯。女兒考的是藝術專業,高考前就通過考試拿到了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的戲劇文學、影視編導6個專業合格證。記得女兒考完數學以後大喊,完蛋啦,填空題填錯行了,一箇中午甚至第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著覺,焦慮的不行,我一直在開導她,說沒事兒,我們的專業合格證攥了一大把了,反正咋樣都有學上。事後證明,都是自己嚇自己。女兒以專業第二名的高分考上了她自己夢寐以求的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現已研究生畢業,從事編劇工作。

今又高考,想起了我的高考、女兒的高考今又高考,想起了我的高考、女兒的高考​​

往事並不如煙,我們用我們的努力辛勤工作影響著孩子,孩子也懂得求知拼搏上進,實現自身價值。兩代人的高考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努力奮鬥,才能品嚐生活的甘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