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周德文:“温州模式”的见证者 35年经历经济起伏

周德文:“温州模式”的见证者 35年经历经济起伏

当年的周德文乘车自费下乡调研。 受访者供图

周德文:“温州模式”的见证者 35年经历经济起伏

周德文

芳华语录

★“这也许是区域经济一种独特的道路,蕴藏着无限生机,应该是我搞理论研究经济探索的最好土壤。”

★“我坚持写我看到的繁荣,我要为温州经济的活力鼓与呼。”

改革开放40年,改变了中国,更改变了浙江,太多的奇迹发生在浙江大地上——中国第一个私营经济试验区在浙江诞生,第一个小商品市场在浙江成型,第一个民主恳谈会在浙江召开……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浙江率先崭露头角,带着时代的印记,创造了不凡成就。这期间,推进这些“第一”的青年不能忽视,回想当年风华正茂,锐意进取、破冰前行。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在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到来的今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盘点浙江这40年,是为了更好地珍惜今天,也是为了让明天更美好……

中国经济看浙江,浙江经济看温州。温州创造了多少经济现象、经济奇迹不好统计,但“温州模式”一直被讨论、被注视,多次因为灵活而成为先行者,成为兄弟城市学习的对象。

著名经济学家、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终身名誉会长周德文初到温州时,还是二十出头的小年轻,这位“温州模式”的见证者,每每谈起这个模式都觉得“充满力气”,他说:“正是温州的这种活力,让我选择留在温州,观察温州。”此后的35年,他穿梭于商海,见证了温州经济的起伏。

独特经济环境吸引年轻学子

熟悉温州的人会说:温州,地方不大,名气不少。

改革开放之前,温州的名气是“乱”。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从古至今的特点就是资源少,“人口最多,人均耕地最少。”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说。

有数据显示,1978年温州市的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5亿元,财政收入1.3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11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3元)。“仅靠种地无法养家糊口,穷怕了的温州人悄悄拾起祖业。”杨轶清说。鞋、纽扣、线圈、低压电器、补鞋、弹棉花,走街串巷地收破烂,正是温商的启幕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温州的名气是“活”。

1983年夏天,22岁的江山小伙周德文和400多个年轻人一同来到温州,他们都是当年毕业分配到温州的大学生。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周德文在温州城区转了一圈又一圈:不一样,这里的经济和课本上学到的不一样。

“温州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家庭工厂就是起点。”周德文回忆,“一台机器、两三个人,家家户户就这样办起工厂。”

日后成为大集团的一些企业也在那时萌芽生根:康奈集团1980年还是红象皮鞋作坊,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还在走着“寻常路”,正泰集团到了1984年才以永精开关厂的名字成立。这一切都让周德文感到无比新鲜,“这也许是区域经济一种独特的道路,蕴藏着无限生机,应该是我搞理论研究经济探索的最好土壤。”

走街串巷深挖“温州模式”

学校里学的是“计划经济”,眼下看到的却是“市场活力”,周德文展开对这个“温州现象”的研究。

“那时,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着迷于这种课本外的经济形式。”那是1984年,周德文组织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及青年企业家,创办了温州青年经济与管理科学协会,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农村、工厂调研,撰写论文。在周德文看来,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家庭工厂迅速走向联合,出现了资本、劳动的分工合作,这也是股份合作制的雏形,这种最早出现在家族内部的股份合作,也是日后温州家族企业的雏形。

这些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经济模式,在农民手中诞生了,这让青年学者们觉得欣喜。他们记录、探讨、总结,最多的时候100多名会员在全国发表了130多篇论文。

“都是关于温州经济的,包括致富典型、模式等,这些文章引起了省内外的关注。”周德文说。

1985年,《解放日报》记者循着这些线索到了温州,周德文带着记者看温州正在兴起的家庭工业、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大量的调研材料,才有了《乡镇企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当时,《解放日报》称温州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道路,是广大农村走富裕之路的又一模式——温州模式,还配发评论员文章《温州启示》,为后来的私营经济试验区建立打开了舆论面。”

为温州经济的活力鼓与呼

然而当时,针对个体、私营经济是否资本主义的争论一直都在,周德文又一再宣扬“温州模式”,有人来找周德文,希望他低调一点,当年一起进行研究的同路人也有不少退出。谈及此,周德文突然身体前倾,“我坚持写我看到的繁荣,我要为温州经济的活力鼓与呼。”

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董朝才在温州调研了很多地方,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1986年5月,董朝才在温州市委常委会议、温州市三级干部动员大会上做了工作报告,强调国有、集体、个体要一起上,对所有经济形式都支持。

1987年2月,中央文件正式宣布了温州成为私营经济试验区,这意味着温州突破了计划经济的藩篱,几十万的温州家庭工业者“名正言顺”了。

有段时间,董朝才几乎每个周日都会把周德文这个小老乡接到家里吃饭,一起讨论温州的经济,周德文会把调研看到的情况尽数讲给董朝才,供他分析研究。

温州模式的发扬离不开“人和”

对于“温州模式”的产生,杨轶清认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他说,这其中,温州干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杨轶清的印象中,温州的干部一直务实、开明且理性。董朝才也是以思想超前、支持新事物出名的。在他的支持和保护下,催生了温州一系列领全国风气之先的首创。

周德文说,董朝才有一段话至今让他震撼。董朝才曾说:温州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资源、没有国家投资、耕地少、交通差的贫穷的地方,只有改革、只有调动老百姓的创业热情、只有大力发展个私经济,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才能走出一条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来。

正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让“温州模式”得以继续。

温州模式已走到头?会再腾飞

1992年是转机之年。有一件事,周德文此后在很多场合都提及过。

一个温州工厂的老板,在北京开往沈阳的列车上,听到了广播中播放的邓小平南方讲话,当场就喊“我要发财了”,还叫列车员把餐车推过来,“要请全车厢的人吃东西。”

那段时间,周德文也深切感受到了这种“苏醒”,他和一些研究温州经济现象的学者一起,配合政府做制度建设。“引导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参照西方股份制形式,制定了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等规范性材料。”

数据显示,从1986年到1996年,温州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其中,最低的1989年为10.5%,最高的1993年为42%。同期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最高的1992年也仅为14.2%。

此后的温州经济一路飞奔。

经历过高潮,自然也有平坡和低谷。2007年、2008年,温州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生产、销售等困难,甚至有人怀疑“温州模式”已走到尽头。周德文却坚定地认为,虽然温州经济的发展处于转型阵痛期,但聪明的温州人会让温州经济再次腾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