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落戶天津好不好?

落戶天津好不好?

上週末天津發布落戶新政,條件之寬鬆,史無前例。當天30萬人下載“天津公安”App,數千人奔赴津門,中國大城市搶人大戰達到巔峰。有讀者問,是否該去天津搶戶口?我問他,天津戶口的最大價值在哪裡?他說,天津的高考升學率很高啊,重點大學錄取率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免費落戶相當於買學區房,這不是很值嗎?

工作沒幾年剛結婚沒生孩子的年輕人,就在考慮他的孩子在哪裡高考。這讓我覺得很瘋狂。那可是將近二十年後的事情啊。到那時高考是什麼樣還不知道,現在就規劃這個?天津的高考錄取率素有民怨,將來是否調低權重?天津每年5萬多考生,幾十萬學生湧入,不影響錄取嗎?天津高考優勢睥睨全國,驟然把錄取名額送給掛名落戶者,本地人不聞不問嗎?

這些都是真問題,很多滿腦“高考優勢”的人卻沒考慮。率先拿到準遷證的幸運兒,大概已經在憧憬孩子考入重點大學的喜氣洋洋。

新政發佈之後,當地政府表態,落戶新政是吸引踏實創新創業的人才,而不是“借落戶之機,單純掛靠戶籍,或為子女獲得參加高考資格、買房炒房”。天津還是熟悉的天津,想憑一紙戶口新政佔到大便宜的人,都是想太多。最近天津社保部門不斷給新政打補丁,要先調檔案審查,還要在外地沒有工作,等等。政策隨時在變,誰敢賭多少年後呢?

天津放開戶口,短期內房價可能大漲,搶戶口就是佔先機,從不確定性中獲利正是市場的魅力。這樣的獲利是對聰明人的獎賞。我是想告訴讀者,做出某項重大選擇時,一定要明白想要什麼,不確定和確定的後果有哪些。

天津戶口新政這件事,最大利好是政策,最大不確定恰恰是政策。政策出臺的邏輯和背景在不斷變化。就拿這次天津從天而落的“戶口新政”說吧,它的起因是什麼呢?

我的猜測是,房產限購很厲害,地方收入大頭“契稅+營業稅”減少,土地拍賣市場隨之冷清。限購政策讓地方政府也很難受。天津城建有大量的負債要還,政府扛不住,想引進人才,激活市場,創造收入。這也許是個好主意。可是,“搶人”觸及高考利益集團怎麼辦?政府或許還沒考慮到。此外,“北京賺錢,天津享福利”的模式,也是充滿爭議性吧。

政策隨形勢而走,要兼顧各方利益。以前是小甜甜,不久變牛夫人,這種事情很常見。想賺政策紅利的人,要小心被政策套牢?北京學區房劃片不就幾年一變,搞得投資者提心吊膽嗎?天津作為超大學區,也難免不出現這種情況。要賭定天津,就要看這個城市確定的部分。經濟基本面是必須要看的。

天津是準一線城市,存在感很弱。人口雖然不少,年輕人卻多往北京跑,整個2017年天津的常住人口減少5.25萬人,在大型城市裡獨樹一幟。創業公司似乎也不青睞天津,著名的初創企業幾乎沒有。京津城際高鐵非常便利,對天津而言,這也許加速在它的人口流失。天津會不會變成北京的後花園呢?很多人都在猜測。

2017年天津濱海新區萬億GDP縮水三分之一,這個華北明珠被放在東北、山東、內蒙相同的位置上。2018年第一季度,天津經濟增長全國墊底,許多人意識到,天津的企業環境真不容樂觀。振興東北喊多少年都不見成效,天津想抖擻振作,並不那麼容易。

過去天津不是沒有機會。北京限購多年,天津早可以和北京搶人,可惜他們一直沒動手,反而亦步亦趨,把限購學到手,還學習汽車限購。沒有北京的市場優勢,卻學習北京的政策管制,這大概是天津一直落後的原因。直到今天,天津在政策上也沒大開大放的跡像。

在市場確定性方面,天津得分並不及格。面對多變的世界,聰明人當然要順應趨勢,選擇贏面大的那一方。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常駐人口增長情況顯示,深圳、長沙、廣州、杭州和廈門名列前茅,中國南方正勃勃而興。要賭未來,我寧願選這些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