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7年世界最貴戰機排名是怎樣的?

嗨吧阿加西


題主的問題是“最貴戰機”,“戰機”狹義上來說就是“戰鬥機”,廣義上理解所有的軍用飛機都可以算作“戰機”。筆者就廣義的範圍說說自己的意見。首先需要釐清一個概念,那就是戰機的價格到底包含哪些內容。目前國際軍貿市場的飛機價格一般包含幾個方面,一個是飛機本身的飛離價格,還有一定年限的培訓、維護費用,再一個就是配套的武器彈藥。例如印度78億歐美購買的36架法國陣風,大家都驚呼太貴,實際上這78億歐元包括的是36架飛機的價格、配套的武器彈藥、空勤、地勤人員的培訓和5年的維護費用,綜合算下來不算貴的離譜。沙特200多億美元買72架F-15SA也是這個模式。筆者下面列舉的下面的飛機價格均是飛機的飛離價格,類似於飛機本身的價格。

最貴的轟炸機---B-2隱身轟炸機。

B-2隱身轟炸機是最先進、戰鬥能力最強的轟炸機,當然也是最貴的轟炸機,實際上也是人類有史以來製造的最昂貴的戰機。它的飛離價格是每架7.37億美元(1997年價格,估計到今天的價格得接近20億美元)

最貴的戰鬥機---F-22隱身戰鬥機

F-22是第一種四代機,也是目前最強大的戰鬥機,最好的一般也是最貴的,再加上較少的俄量產數量(187架),F-22的飛離價格是1.5億美元(2009年價格,放到今天估計3億美元)

最貴的運輸機---C-17戰略運輸機

C-17是美國研製的四發重型運輸機,最大載重量78噸,既有戰略運輸能力,也有不俗的野戰跑道起降能力,飛離價格2.18億美元(2007年價格,如今價格估計超過4億美元,印度就花41億美元訂購了10架)。

最貴的預警機---日本E-767預警機

大型預警機技術複雜,因此價格也比較高,動輒都是數億美元。E-767是美國在自用的E-3望樓預警機的基礎上,把載機從波音707換成更大的波音767改進而來。日本在1993訂購了四架,總價23億美元,單價5,75億美元,這價格放到如今得接近20億美元每架。

最貴的反潛機---P-8反潛巡邏機

P-8是美國研製的新一代反潛巡邏機,載機是波音737-800,具有優秀的搜潛、反潛、偵查、巡邏性能。2016年的飛離價格是1.25億美元每架。

最貴的直升機---CH-53K“種馬王”重型直升機

CH-53K是美國CH-53系列的最新改型,最大起飛重量起飛重量38.4噸,最大外掛重量超過15噸。其飛離價格是8710萬美元。

最貴的無人機---RQ-4“全球鷹”無人機

全球鷹無人機是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也是目前最大的無人機,擁有優秀的航程載荷能力和優異的偵查、監視功能。2013年的飛離價格為1.31億美元。

最貴的加油機---KC-46“飛馬”加油機

KC-46A是一種戰略運輸機和空中加油機,衍生自波音767系列機型。美軍新時代的核心支持飛機,KC-46空中加油機完成首飛,最大載油量212299磅(96297千克),硬式加油的加油杆的輸油量1200加侖/分鐘(4552升/分鐘),增加了4個內部油箱,另外還有兩個翼下軟式加油點,用於對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盟國飛機加油。目前其飛離價格為1.47億美元。

最貴偵察機---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

“黑鳥”戰略偵察機是美國冷戰時期研製的一款非常先進的偵察機,擁有“雙三”能力(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最大飛行高度3萬米),號稱是導彈也追不上的偵察機,科幻感十足,感覺像外星人的飛行器。1970年代的價格就高達3400萬美元,放到如家估計得5億美元。

最貴的教練機---韓國T-50“黑鷹”高級教練機

T-50“黑鷹”高級教練機是韓國在美國技術支持下研製的一種高級教練機,性能先進,還衍生除了多用途戰鬥機型號,目前銷路非常好。其高級教練型的價格在2008年是2100萬美元,今天估計得4000萬美元。

筆者能想到的就是這些,歡迎大家指教。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看到答案中並沒有提供十大最貴戰鬥機的排名,於是筆者就嘗試整理一下,數據不一定準確,權當拋磚引玉了。

10、蘇-35“超級側衛”,6500萬美元

作為蘇-27家族的最新成員,蘇-35戰鬥機的單機成本可以說是相當良心了,俄羅斯空軍自用型大約是6500萬美元。我國花費20億美元購買24架蘇-35,單機價格8300萬美元,其中還包括備件和培訓等服務,不確定有沒有武器。

9、F/A-18E/F “超級大黃蜂”,7050萬美元

“超級大黃蜂”在發展到Block II批次後,由於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座艙航電也有大幅改進,所以製造成本有所增加,2017年的單機飛離成本是7050萬美元。

8、法國“陣風”戰鬥機,9400萬美元

“陣風”戰鬥機的境遇甚至比“颱風”還要糟糕一些,該機是法國當年退出歐洲戰鬥機計劃之後獨立研製的,不僅需要獨自消化研製成本,產量也很稀少,到2016年7月僅有154架。

7、歐洲戰鬥機“颱風”,9800萬美元

作為歐洲聯合研製的一種多用途戰鬥機,研製初衷是通過多國合作來攤薄研製費用,增加生產數量,降低單機價格。但由於冷戰的結束,歐洲各國空軍都不再需要維持龐大規模的戰鬥機機隊,導致“颱風”的訂單數量至今只有571架,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6、蘇-57,1億美元

雖然近年盧布嚴重貶值,但這並未能降低蘇-57的研製成本。由於存在一系列結構和航電集成問題,蘇-57項目已經被拖延多時,導致研製成本不斷增加。目前俄羅斯國防部已經投入80-100億美元研製資金,製造了9架試飛原型機,但仍為結束試飛。據估計,安裝“產品30”發動機的生產型蘇-57的製造成本為1億美元左右。

5、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1.02億美元

作為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派生型,EA-18G安裝了複雜的電子戰航電設備,導致單機成本大幅增加。

4、卡塔爾F-15QA,1億美元以上

卡塔爾在今年6月與美國達成了120億美元購買36架F-15QA戰鬥機的協議,當然這120億美元是包括武器、訓練、後勤、備件在內的一攬子採購。從韓國當年購買F-15K時單機飛離價格達到1億美元來看,卡塔爾F-15QA戰鬥機的單機成本絕對超過1億美元。

F-15QA的設計基於沙特的F-15SA戰鬥機,是F-15E“攻擊鷹”家族中最先進的型號,不僅安裝有有源相控陣雷達,還具有全新設計的數字式飛控,作戰能力比F-15E有了大幅提高。

3、殲-20,外媒稱該機制造成本約為1.1億美元

殲-20的單機價格並不透明,媒體估算從5000萬~1.2億美元不等,臆測成分居多,都不能作為準確依據。除非官方公佈,否則沒人能確定殲-20的準確成本。

2、F-35,F-35有ABC三種型號,每種型號的成本並不相同,從9460萬美元~1.22億美元不等。

按照今年2月簽訂的LRIP10(第10批低速生產)合同,F-35A單價9460萬美元、F-35B單價1.23億美元,F-35C單價1.22億美元。F-35的生產成本進入全速生產週期後會繼續下降,屆時F-35A的成本有望達到8500萬美元。

1、F-22,單價1.5億美元。

要注意的是這個1.5億美元僅是F-22的飛離成本,並沒有加上研發成本。2006年3月,美國政府問責局(GAO)在題為《國防採購:所選大型武器項目的評估》的報告中估計F-22項目採購181架飛機的項目總成本為654億美元,按此計算的該機項目單機成本為3.613億美元。也就是說F-22的每克重量成本比黃金還貴。


新防務觀察


如果是廣義上的“戰機”的話,即各種類型軍用作戰飛機都算在內,那麼前十名肯定會被各種類型轟炸機和運輸機霸榜。原理跟我們平常坐的公交車都屬於百萬級的“豪車”一樣,一架C-17運輸機美軍自己採購都要3.4億美元,印度購買的包括30年維護費在內,合同單價高達7.2億美元。

而如果單價食物鏈頂端霸榜的話,那無疑是B-2“幽靈”和XB-70“女武神”。B-2“幽靈”在2004財年最終核算項目總耗資447.5億美元,而總共建成21架,平均每架耗資21.3億美元,而且還是2004年的物價,無疑是已服役戰機中最昂貴的。


而如果放寬標準,把未服役機型也計算在內的話,XB-70“女武神”轟炸機則獨立鰲頭。作為上世紀60年代建造的3倍音速戰略轟炸機,XB-70的建造難度和花費絲毫不會比B-2簡單。1964年美軍單獨建造2架原型機,共花費15億美元。來個對比,1961年美軍建造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用了4.5億美元。雖然原型機造價要偏高很多,但考慮到B-2項目裡面2/3都是研發費用分攤,所以個人認為XB-70不會比B-2便宜。

不過個人覺得,大部分讀者恐怕更關心的是戰鬥機的價格,畢竟對於大客車感興趣的人數遠比不過對超級跑車感興趣的人數。而比較這類價格的話,則要注意區分概念,那就是國際軍購中的“套餐價”和“裸機價”。

戰機價格中最低的價格線是“飛離價格”,就是造好後加好油,從工廠飛出去給軍方的價格,這相當於裸機的價格。但在國際軍售中要加上相關的稅費,以及人員培訓費用、武器彈藥和配套設備才能形成戰鬥力,這就是套餐價格,一般來講套餐價格可以達到裸機價格的150%-250%。當年我們賣給尼日利亞殲-7NI差不多2000萬美元一架,而賣給孟加拉更先進的殲-7GI才670萬美元並不是非洲黑叔叔好騙,而是孟加拉從80年代就開始裝備殲-7,屬於老客戶回購,不需要買配套設備等。

在現役戰機裡面,已公佈資料中顯示最昂貴的還是洛克希德馬丁的F-22“猛禽”,其在2009財年公佈的“飛離價格“高達1.5億美元。


但是第二名則會讓很多人想不到,是日本三菱的“平成零戰”F-2,其在2009年公佈的採購單價為120億日元,約合1.27億美元。其中研發費用和技術轉讓費分攤高達6400萬美元,作為一個F-16 block 40的放大改進型,如此高的費用讓其無疑成為性價比最低的戰機。

F-15E機型價格成長史,充分揭露軍機銷售的暴利。1994年美軍訂購的最後一批F-15E飛離價格是3100萬美元,而當2000年,波音開始國際鷹外銷計劃時,賣給韓國F-15K套餐價格是1億美元,而到現在卡塔爾狗大富私人訂製的F-15QA套餐單價高達驚人的3.33億美元。看似秒F-22都沒問題,但該機型的出口轉內銷版F-15X,波音現在勾引美國空軍的報價僅為8500萬美元!



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的價格體系較為負責,他首先是一架標準的F/A-18F雙座型的超級大黃蜂戰機,其飛離價格約8600萬美元。出廠後馬上送去改裝,拆機炮、換髮電機、調整電源線路等等,全套下來波音公司給澳大利亞收費是1280萬美元。不過有個關鍵問題是咆哮者核心干擾設備AN/ALQ-99電子干擾吊艙,美國賣給澳大利亞一個都收2400萬美元,最多帶5個吊艙就要1.2億美元,而且一般人還不賣。


F-35的報價改變以往的集體採購模式,價格一年一談,雖然在研發進度方面屢屢詬病,但實際上F-35的成本控制已經相當成功。在FY2018年確定的飛離價格已經降到9400萬美元,根據洛馬公司的設想,F-35的飛離價格將在2021年達到最低點8900萬美元,之後因物價和成本因素最終回升到1.2億美元。

T3A批次標準的,颱風戰鬥機其飛離價格達到9000萬美元,而升級後T4批次颱風戰鬥機飛離價格將達到1.25億美元。


陣風雖然在賣給印度36架89億美元的天價,不過合同中包含達索必須出資20億美元在印度設廠以及轉讓發動機技術這類附加條款,並非一般的軍購合同。而法國政府在2013年採購的第三批次陣風戰鬥機,其飛離價格是6880萬美元。

以上就差不多是較為昂貴的戰機公佈的實價了。


五嶽掩赤城


圖為F22戰機,做為五代機的先驅,其單價高昂無可避免,裸機達到1.5億美金


當前世界戰機前三名均被隱形戰機所佔據,不含研發成本的離地單價為,F22為1.5億美金,F35為1-1.2億美金,殲20外媒推測其建造成本就達到了1.1億美金左右,離地單價估計會超過F35,考慮到中國人工,材料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如果等價折算的話這個單價甚至超過了F22。為何隱身戰機單價這麼貴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圖為殲20戰機,其裸機單價預計會超過1.3億美金


首先,F22,F35和殲20是五代隱型戰機的先驅者,大量採用了新技術,隱身塗料的開發,氣動外形的論證,設計都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機體材料使用了全新的製造工藝,鈦合金使用量大大的增加,以及其他材料的應用,都使得其單價高昂。


其次就是火控系統以及航電系統,這一塊也是採用了最新的前沿科技,機載設備無論是數量,複雜程度還是性能均遠遠超過了普通的三代機,而火控和航電都是戰機的主要吃錢大戶,這進一步提高了戰機的單價,最後就是新型發動機的採用,發動機是戰機身上最昂貴的零件,比如F22,光是發動機就佔據了接近一半的成本,以後如果更換髮動機的話光發動機成本就佔據了全使用壽命一半的成本。


圖為F35戰機,其2017年的採購單價超過了1.2億美金


因此首批五代機採購單價高昂是無可避免的,一架隱形戰機的採購單價差不多接近三架同類型三代機的採購單價。隨著技術成熟以及批量生產,相信以後在生產五代機其單價肯定會大幅度下降的。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各位讀者大大點波訂閱關注吖~


區域拒止


我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問題是戰機,應該是戰鬥機的排名。

1.毫無疑問F22猛禽以1.5億美元的單價穩坐老大的位置。


2.第二名也是美國的,F-35閃電,總共有三種型號,單價從9460萬美元到1.22億美元不等,果然美元都是美國印的,不差錢。

3.第三個就是我們的殲20啦,至今可靠媒體沒有發佈精確造價,但是媒體估算約為5000-1.2億美元不等。

4.第四名就是卡塔爾購買的美國F15QA 戰鬥機,要麼是定製機要麼就是美國坑卡塔爾,單價在1億美元以上,但是作為石油國家的卡塔爾也不在乎這點錢吧。

5.第五名就是美國花重金打造的咆哮者電子攻擊機,單價在1.02億美元。

6.蘇-57也就是我們所說的T-50戰鬥機,雖然這幾年俄羅斯經濟衰退,但仍花重金研究戰鬥力,單價高達1億美元。

7.第七名是歐洲的戰鬥機,颱風戰鬥機,據說是多個國家一塊聯合開發的,單價為9800萬美元。

8.第八名就是陣風戰鬥機,是法國獨自研發的,話說當初,歐洲其他幾個國家邀請法國一塊研製戰鬥機,在研製過程中,飛機尺寸超過法國預期,法國一惱,老子退出,改成自己研發,結果還不錯,研製成功了,單價為9400萬美元。陣風與颱風戰機,瑞典鷹獅一塊被稱為歐洲三雄。

9.第九位還是美國的,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也是很帥的一款戰鬥機。

10.最後一名是俄羅斯的超級側衛蘇35,有著優秀的超級機動能力,我國購買的也有這款戰鬥機,單價為8300萬美元。


視頻大觀


第10名:美國——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

整機成本造價1.02億美金。 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是美國海軍在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基礎之上發展研製而成,既是當今戰鬥力最強的電子干擾機,又是電子干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第9名:中國——殲-20重型隱身戰鬥機

整機成本造價1.1億美金。 殲-20戰機的出現不僅對美國及其盟友能夠產生相當的威懾力,而且會大大增加美在taiwan海峽和diaoyudao衝突時可能面臨的挑戰。

第8名:美國——V-22“魚鷹”運輸機

整機造價成本1.18億美金。 V-22“魚鷹”運輸機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直升機,不僅具備垂直升降能力,而且具有航程遠、油耗低等特點,目前,美國正在V-22的基礎上研發其預警機和加油機型號。

第7名:美國——F-35Ⅱ隱形攻擊戰鬥機

整機造價成本1.22億美金。 F-35攻擊戰鬥機最大的特點還是其隱身能力和被動電子偵測系統,可以在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對敵發射空對空導彈。

第6名:美國——E-2D“鷹眼”艦載預警機

整機造價成本2.32億美金。 該款預警機是美國現役唯一一款艦載預警機,先後多年曾為美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5名:美國——VH-71“茶隼”直升機

整機造價成本2.41億美金。 該直升機是專門為美國總統量身打造的“專駕”。

第4名:美國——P-8A“海神”反潛機

整機造價成本2.9億美金。 該機是美國現役的主力反潛機,也是其盟友使用最廣泛的反潛機。

第3名:美國——C17A“環球霸王III”大型戰略運輸機

整機造價成本3.28億美金。 該戰略運輸機具備戰略、戰術和空運為一身的“大成者”,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款可以同時適應戰略、戰術任務的運輸機。

第2名:美國——F-22“猛禽”重型隱身戰鬥機

整機造價成本3.5億美金。 F-22戰鬥機已服役多年,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具備非常好發展潛力。

第1名:美國——B-2“幽靈”戰略隱身轟炸機

整機造價成本24億美金。 強者一直都是孤獨的!


嗨吧阿加西


10.波音F-18戰鬥機(9400萬美元)

是美國麥道公司(現波音)為美海軍研製的艦載單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它也是美國軍方第一種兼具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型號F/A-18'大黃蜂'在世代上屬於第三代戰鬥機,具備優秀的對空、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基於這個原因,作為美國海軍最重要的艦載機,F/A-18的用途廣泛,它既可用於海上防空,也可進行對地攻擊。該機於1978年首飛,1983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2006年7月28日F-14'雄貓'戰鬥機退役後,F-18成為美國航空母艦上唯一的艦載戰鬥機。

9.EA-18G'咆哮者'(1.2億美元)

電子攻擊機系在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的基礎之上發展研製而成。EA-18G不僅擁有新一代電子對抗設備,同時還保留了F/A-18E/F全部武器系統和優異的機動性能,先進的設計使得其無論在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還是在陸地上都能較好地遂行機載電子攻擊(AEA)任務。專家們評價說,'咆哮者'既是當今戰鬥力最強的電子干擾機,又是電子干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8.貝爾-波音 V-22(1.18億美元)

(英語:Bell Boeing V-22,綽號:魚鷹,Osprey)是由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和波音公司聯合設計製造的具備垂直起降(VTOL)和短距起降(STOL)能力的傾轉旋翼機。V-22在外形上與固定翼飛機相似,但翼尖的兩臺可旋轉的發動機帶動兩具旋翼,在固定翼狀態下,V-22 好像是一架在兩側翼尖有兩個超大的螺旋槳的飛機;在直升機狀態下,V-22 又好像是一架有兩個偏小的旋翼的直升機,這樣使其具備直升機的垂直升降能力,但又擁有固定翼螺旋槳飛機高速、航程遠及油耗較低的優點,最大飛行速度達509公里,是世界上飛最快的直升機。而美國也正在研究魚鷹的預警機與加油機型號與垂直起降戰鬥機配合使用。V-22於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研發,1989年3月19日首飛成功,經歷長時間的測試、修改、驗證工作後。2006年11月16日進入美國空軍服役,2007年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同年開赴阿富汗進行實戰部署,至今已有超過200架V-22生產下線。

7.F-35'閃電Ⅱ'(1.22億美元)


(英語:F-35 Lightning II)聯合攻擊戰鬥機是一款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設計及生產的單座單發戰鬥機,F-35主要用於前線支援、目標轟炸、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並因此發展出3種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採用傳統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離起降/垂直起降的F-35B型,與作為航母艦載機的F-35C型。F-35實際上是'F-B-E/A-RC-E-AWACS-35',因為它將整合傳統的戰鬥機、轟炸機、電子戰飛機、偵察機,以及特殊的電子和空中預警及控制系統平臺所具備的能力。 F-35在世代上屬於第五代戰鬥機,具備較高的隱身設計、先進的電子系統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F-35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發單座艦載戰鬥機和世界上唯一一種已服役的艦載第五代戰鬥機。2015年2月9日,F-35在英國皇家空軍中編列服役;2015年6月28日,日本第一架F-35開始生產。

6.E-2(2.32億美元)


E-2艦載預警機自20世紀60年代初問世以來,經過40多年持續不斷地改進發展,先後有A、B、C等型號問世。由於具有獨特的戰術技術性能和顯赫的實戰功績,'鷹眼'系列預警機一直在美國海軍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進入21世紀,為滿足美國海軍網絡中心戰的迫切需要,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發展了下一代主力艦載預警機--E-2D'先進鷹眼。

5.VH-71(2.41億美元)

VH-71直升機為新一代的美國總統專機,以取代現有的總統專用直升機VH-60。該飛機由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製造,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總承包商,並負責各系統的綜合。目前,已有4架VH-71用於飛行試驗:2架正在Owego安裝任務系統,另外2架仍在馬里蘭州PatuxentRiver的海軍航空站進行飛行試驗。

4.P-8A(2.9億美元)

P-8A反潛機是美國波音公司為美海軍研製的最新一代多用途反潛飛機,是為美國海軍生產的6架初始小批量試生產P-8A飛機中的第一架。由波音737客機改進而來。首架波音P-8A飛機已開始生產,自2013年開始,P-8將代替海軍主要裝備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P-3C'奧利安'。

3.波音C-17(3.28億美元)


波音C-17環球霸王III(英語:Boeing C-17 Globemaster III,第一代環球霸王是C-74運輸機,第二代環球霸王是C-124運輸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現波音)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大型戰略戰術運輸機。C-17的作戰範圍和功能涵蓋了過去的C-5運輸機和運輸機所具備的一切,融合戰略和戰術空運能力於一身,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適應戰略、戰術任務的運輸機。C-17適應於快速將部隊部署到主要軍事基地或者直接運送到前方基地的戰略運輸,必要時該飛機也可勝任戰術運輸和空投任務。這種固有的靈活性和性能幫助美軍大為提高了全球空運調動部隊的能力。

2.F-22'猛禽'(3.5億美元)


F-22'猛禽'(英語:F-22 Raptor)戰鬥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聯合研製的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鬥機。F-22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F-22於21世紀初期陸續進入美國空軍服役,以取代第四代的主力機種F-15戰鬥機。洛克希德·馬丁為主承包商,負責設計大部分機身、武器系統和F-22的最終組裝。計劃合作伙伴波音則提供機翼、後機身、航空電子綜合系統和培訓系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稱,猛禽的隱身性能、靈敏性、精確度和態勢感知能力結合,組合其空對空和空對地作戰能力,使得它成為當今世界綜合性能最佳的戰鬥機。但由於F-22的製造成本過高、俄羅斯和中國的第五代戰鬥機的計劃延遲導致的缺乏清晰空對空作戰任務、猛禽的出口禁令和其它使用計劃(包括F-35和無人機)都使得F-22的生產計劃提前終止。2009年4月,美國國防部建議停止新訂單,經國會批准最終採購187架戰鬥機。 《2010財年國防授權法》致使缺乏生產更多F-22的資金。2011年12月13日最後一架F-22的上線儀式在多賓斯空軍預備役基地舉行。

1.B-2隱形戰略轟炸機(24億美元)

諾斯羅普·格魯曼B-2隱形戰略轟炸機是執行戰略核/常規打擊任務的低可偵測性飛翼式轟炸機。B-2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種的隱身戰略轟炸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低可偵測性,即俗稱的隱身能力。能夠使它安全的穿過嚴密的防空系統進行攻擊。B-2的隱身並非僅侷限於雷達偵測層面,也包括降低紅外線、可見光與噪音等不同訊號,使被偵測與鎖定的可能降到最低。B-2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1.2萬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則可達1.8萬千米。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小時,美國空軍稱其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B-2的隱身性能可與小型的F-117攻擊機相比,而作戰能力卻與龐大的B-1B轟炸機類似。1997年,首批六架B-2轟炸機正式服役,一共只生產21架。每架B-2造價為24億美元,若以重量計,B-2的重量單位價格比服役時值的黃金還要貴兩至三倍。美軍LRS-B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用B-21轟炸機取代美軍現役的B-52轟炸機和B-1轟炸機以及用另一個下一代轟炸機項目(NGB)B-3轟炸機取代美軍現役的B-2轟炸機。


今古達觀


世界最貴戰機按出賣價來說是。印度買的美國C一17環球霸王運輸機6,4億美元。美國p8反潛機8架21億美元。曰夲買的幹裡眼E2D預警機4架17億美元。印度向法國買得36架陣風戰機83億美元。當然沒有賣得才能最貴的美國B一2轟炸機:要美國人左右掏錢30億一架美F22要3一4億左右。國際市場上波音系列737單價才為8000多萬美元多買有折為最低。最高價波音777一9X單價4億美元以上。空客系列A320為5500萬美元為低。A380為2,4億美元為高。多買有折。特殊買客如沙特王子買得特製A380飛機能載500人三個網球場豪華空間賣價5億美元以上。這些和戰機相比當然便義。當然沒有買賣戰機還有美國有B一21轟炸機,5一6億:。vH一71直升機2,41億美元。p一8A為2,9億美元海神反潛機。俄國的圖一160轟炸機價格也相當高。美國B一1轟炸機。俄國圖22M逆火轟炸機都很貴。還有美國B一52H俄|國圖一95都價值不菲。排名老大應該是美國的B一2第二是B一|老三為圖160本人看法


ww3721王建文


單價才1億多的戰機現在真不算貴了,我們看看下面幾個採購價高到嚇人的戰機吧:

1.日本自己生產的AH-64DJ武裝直升機,單價2.13億美元,比直接買美國原裝的貴了4倍多!

2.印度採購美國C-17運輸機,10架58億美元,單價是5.8億美元!

3.印度採購法國陣風戰鬥機,36架88億美元,單價是2.4億美元!比F-35還貴出一截來。

4.美軍自用的E-3望樓預警機,單價2.7億美元!

5.日本E-767預警機,4架23億美元,單價是5.75億美元!功能比E-3基本型強一些,不過價格直接翻倍了。

6.沙特採購F-15SA戰鬥機,84架290億美元,單價3.4億美元!不過從交保護費保平安的角度來看,錢對於沙特不是啥問題。

7.科威特採購F15-QA戰鬥機,72架211億美元,單價2.9億美元!略微比沙特的採購價低一些,同樣是交保護費。

8.埃及採購陣風戰鬥機,24架56億美元,單價2.3億美元!看來不僅是三哥慘被坑。

9.卡塔爾採購陣風戰鬥機,24架70億美元,單價2.9億美元!土豪就是土豪,單價比三哥買的都高。

10.智利採購費爾康預警機部件改裝2架波音707為預警機,3.2億美元一架!看來看去還是以色列厲害啊,只賣飛機部件的價格都超過絕大多數戰鬥機價格了。


列昂尼德圖波列夫


波音F-18戰鬥機(9400萬美元

(英文:Boeing F-18 Hornet Strike Fighter,編號亦作F/A-18),是美國麥道公司(現波音)為美海軍研製的艦載單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它也是美國軍方第一種兼具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型號

F/A-18"大黃蜂"在世代上屬於第三代戰鬥機,具備優秀的對空、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基於這個原因,作為美國海軍最重要的艦載機,F/A-18的用途廣泛,它既可用於海上防空,也可進行對地攻擊。該機於1978年首飛,1983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2006年7月28日F-14"雄貓"戰鬥機退役後,F-18成為美國航空母艦上唯一的艦載戰鬥機。

EA-18G"咆哮者"(1.2億美元)

電子攻擊機系在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的基礎之上發展研製而成。EA-18G不僅擁有新一代電子對抗設備,同時還保留了F/A-18E/F全部武器系統和優異的機動性能,先進的設計使得其無論在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還是在陸地上都能較好地遂行機載電子攻擊(AEA)任務。專家們評價說,"咆哮者"既是當今戰鬥力最強的電子干擾機,又是電子干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



貝爾-波音 V-22(1.18億美元)

(英語:Bell Boeing V-22,綽號:魚鷹,Osprey)是由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和波音公司聯合設計製造的具備垂直起降(VTOL)和短距起降(STOL)能力的傾轉旋翼機。
V-22在外形上與固定翼飛機相似,但翼尖的兩臺可旋轉的發動機帶動兩具旋翼,在固定翼狀態下,V-22 好像是一架在兩側翼尖有兩個超大的螺旋槳的飛機;在直升機狀態下,V-22 又好像是一架有兩個偏小的旋翼的直升機,這樣使其具備直升機的垂直升降能力,但又擁有固定翼螺旋槳飛機高速、航程遠及油耗較低的優點,最大飛行速度達509公里,是世界上飛最快的直升機。而美國也正在研究魚鷹的預警機與加油機型號與垂直起降戰鬥機配合使用。
V-22於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研發,1989年3月19日首飛成功,經歷長時間的測試、修改、驗證工作後。2006年11月16日進入美國空軍服役,2007年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同年開赴阿富汗進行實戰部署,至今已有超過200架V-22生產下線

F-35"閃電Ⅱ"(1.22億美元)

(英語:F-35 Lightning II)聯合攻擊戰鬥機是一款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設計及生產的單座單發戰鬥機,F-35主要用於前線支援、目標轟炸、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並因此發展出3種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採用傳統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離起降/垂直起降的F-35B型,與作為航母艦載機的F-35C型。

F-35實際上是"F-B-E/A-RC-E-AWACS-35",因為它將整合傳統的戰鬥機、轟炸機、電子戰飛機、偵察機,以及特殊的電子和空中預警及控制系統平臺所具備的能力。 F-35在世代上屬於第五代戰鬥機,具備較高的隱身設計、先進的電子系統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F-35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發單座艦載戰鬥機和世界上唯一一種已服役的艦載第五代戰鬥機。
F-35將會成為美國及其同盟國未來最主要的第五代戰鬥機之一。2015年2月9日,F-35在英國皇家空軍中編列服役;2015年6月28日,日本第一架F-35開始生產。

E-2(2.32億美元)

E-2艦載預警機自20世紀60年代初問世以來,經過40多年持續不斷地改進發展,先後有A、B、C等型號問世。由於具有獨特的戰術技術性能和顯赫的實戰功績,"鷹眼"系列預警機一直在美國海軍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進入21世紀,為滿足美國海軍網絡中心戰的迫切需要,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發展了下一代主力艦載預警機--E-2D"先進鷹眼。

VH-71(2.41億美元)

VH-71直升機為新一代的美國總統專機,以取代現有的總統專用直升機VH-60。該飛機由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製造,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總承包商,並負責各系統的綜合。目前,已有4架VH-71用於飛行試驗:2架正在Owego安裝任務系統,另外2架仍在馬里蘭州PatuxentRiver的海軍航空站進行飛行試驗。


P-8A(2.9億美元)

P-8A反潛機是美國波音公司為美海軍研製的最新一代多用途反潛飛機,是為美國海軍生產的6架初始小批量試生產P-8A飛機中的第一架。由波音737客機改進而來。首架波音P-8A飛機已開始生產,自2013年開始,P-8將代替海軍主要裝備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P-3C"奧利安"。

波音C-17(3.28億美元)

波音C-17環球霸王III(英語:Boeing C-17 Globemaster III,第一代環球霸王是C-74運輸機,第二代環球霸王是C-124運輸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現波音)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大型戰略戰術運輸機。
C-17的作戰範圍和功能涵蓋了過去的C-5運輸機和運輸機所具備的一切,融合戰略和戰術空運能力於一身,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適應戰略、戰術任務的運輸機。
C-17適應於快速將部隊部署到主要軍事基地或者直接運送到前方基地的戰略運輸,必要時該飛機也可勝任戰術運輸和空投任務。這種固有的靈活性和性能幫助美軍大為提高了全球空運調動部隊的能力。
中國珠海航展2014年11月11日拉開了帷幕。由於美國C-17"環球霸王"運輸機出現在此次航展上,美國國防和安全相關人士陷入了爭議。


F-22"猛禽"(3.5億美元)

F-22"猛禽"(英語:F-22 Raptor)戰鬥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聯合研製的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鬥機。F-22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
F-22於21世紀初期陸續進入美國空軍服役,以取代第四代的主力機種F-15戰鬥機。洛克希德·馬丁為主承包商,負責設計大部分機身、武器系統和F-22的最終組裝。計劃合作伙伴波音則提供機翼、後機身、航空電子綜合系統和培訓系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稱,猛禽的隱身性能、靈敏性、精確度和態勢感知能力結合,組合其空對空和空對地作戰能力,使得它成為當今世界綜合性能最佳的戰鬥機。
但由於F-22的製造成本過高、俄羅斯和中國的第五代戰鬥機的計劃延遲導致的缺乏清晰空對空作戰任務、猛禽的出口禁令和其它使用計劃(包括F-35和無人機)都使得F-22的生產計劃提前終止。2009年4月,美國國防部建議停止新訂單,經國會批准最終採購187架戰鬥機。 《2010財年國防授權法》致使缺乏生產更多F-22的資金。2011年12月13日最後一架F-22的上線儀式在多賓斯空軍預備役基地舉行。

B-2隱形戰略轟炸機(24億美元)

諾斯羅普·格魯曼B-2隱形戰略轟炸機(英語:Northrop Grumman B-2 Stealth and Strategic Bomber)綽號"幽靈"(英語:Spirit),是由諾斯羅普和波音公司聯合麻省理工學院為美國空軍研製的執行戰略核/常規打擊任務的低可偵測性飛翼式轟炸機。

B-2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種的隱身戰略轟炸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低可偵測性,即俗稱的隱身能力。能夠使它安全的穿過嚴密的防空系統進行攻擊。B-2的隱身並非僅侷限於雷達偵測層面,也包括降低紅外線、可見光與噪音等不同訊號,使被偵測與鎖定的可能降到最低。B-2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1.2萬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則可達1.8萬千米。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小時,美國空軍稱其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
B-2的隱身性能可與小型的F-117攻擊機相比,而作戰能力卻與龐大的B-1B轟炸機類似。1997年,首批六架B-2轟炸機正式服役,一共只生產21架。每架B-2造價為24億美元,若以重量計,B-2的重量單位價格比服役時值的黃金還要貴兩至三倍。
美軍LRS-B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用B-21轟炸機取代美軍現役的B-52轟炸機和B-1轟炸機以及用另一個下一代轟炸機項目(NGB)B-3轟炸機取代美軍現役的B-2轟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