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清朝幾代人努力下把300萬平方公里擴到1453萬擴這麼大是為什麼


在清朝幾代人努力下把300萬平方公里擴到1453萬擴這麼大是為什麼

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其核心區域基本上都是差不多,也就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這也是和中原王朝的農耕屬性相關。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肥沃的土壤,是農業發展的理想之地。

為了維護這個核心區域的安全,僅僅守著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疆土是萬萬不行的,因為一旦外敵入侵,核心疆域直接受到威脅,為了確保核心區域的安全,把疆域的四至向外圍拓張,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歷朝歷代,中原王朝從長江黃河流域向外圍的擴張,主要的原因就是如此。比如說漢朝開拓西域,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防止匈奴在西域形成氣候從而對漢朝形成威脅。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中原王朝的對外用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彰顯天朝上國的威風,維護自己宗主國的統治體系,說得通俗點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比如明朝遠征安南也是如此。

清朝的領土擴張,無外乎以上兩個原因。下面詳細分析一下。

明朝疆域的巔峰,大體上在朱棣時期,面積並不算小,但自朱棣以後,明朝疆域不斷內縮,到了崇禎當政,明朝的疆域已經不足400萬平方公里。清朝入關,在擊敗了明朝殘部和李自成的勢力之後,基本上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盤,但是這還不夠,必須要擴展疆域才能維護清朝的統治。

一、收復臺灣

進軍臺灣就很好理解了,因為鄭氏一脈割據在臺灣,讓清朝的統治者實在不能安心。畢竟,鄭氏一脈,屬於明朝的殘餘勢力,一旦強大起來,會對清朝形成巨大威脅。所以,清朝必須要把臺灣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在清朝幾代人努力下把300萬平方公里擴到1453萬擴這麼大是為什麼

二、進軍西南

清朝進軍西南的目的同樣如此。清朝入關之後,南明的一部分殘餘勢力退守西南及緬甸一帶,其中還包括明朝皇族成員。明朝經略西南已久,在那一帶還有巨大的影響力,清朝不可能坐視不理。因此,清朝必須要把西南一帶變成自己的。再說,之前明朝能做到的,清朝不能做到豈不是很沒面子。

三、降服蒙古高原

發源於蒙古高原的遊牧遊牧民族長期以來都對中原王朝形成了巨大威脅,他們依靠騎兵的機動能力,多次侵擾邊疆,掠奪人口和財富,清朝想要穩住自己的統治,同樣要解決蒙古諸部的威脅,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們變成自己人。

四、開拓西北

西域一帶,長期以來都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各種勢力錯綜複雜,而且和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有著密切聯繫。在西域一帶的勢力當中,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強大的勢力對中原王朝造成了威脅,如唐朝的回鶻,清朝的準噶爾。所以說西北這一塊,也是不能放任不管的。包括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同樣也是為了確保核心統治區域的安全。

這就是為什麼清朝建立之後要不斷開疆拓土的主要主要原因,至於乾隆時期的進攻緬甸,可以歸納的面子問題上去!

在清朝幾代人努力下把300萬平方公里擴到1453萬擴這麼大是為什麼

在清朝幾代人的努力下,在嘉慶時代清朝的疆域達到了顛覆,約摸1300萬平方公里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