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突破美国封锁,中国科学家研出超级技术,从此不看GPS脸色

GPS是应用最广泛的定位导航系统。如今,许多国家的军事定位和导航都只依赖GPS。美国对外开放的精度与本国军方使用的gps版本相差甚远。如果这些国家有一天对美国怀有敌意,美国将直接停止向它们提供GPS服务。没有定位导航系统的军队就像一个失去了眼睛的人。

突破美国封锁,中国科学家研出超级技术,从此不看GPS脸色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中国从上个世纪就开始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不过现在我们又搞出一个新技术,中国的科学家在导航方面又获得很大的突破——造出了半球谐振陀螺仪。

可以说,此后,北斗卫星将不再使用,导弹仍能以极高的精度命中目标。这样的突破,对全国人民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那么有人就问了,既然我们国家都有了北斗,直接用北斗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在研制个半球谐振陀螺仪这个东西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这玩意用处大着呢!

突破美国封锁,中国科学家研出超级技术,从此不看GPS脸色

实际上,半球谐振陀螺仪是用来测量和计算仪器主要用来计算导航参数,如移动载体的速度和位置。在性能上,不仅稳定,而且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同时,它使用寿命长,由于其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这个陀螺仪的研发是中国的一位科学家,为了奖励这位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国家举行了颁奖典礼,并颁发了20万元的研发奖金。

事实上,不管是谁高度赞扬和奖励科学家开发了这个陀螺仪,因为自从这个陀螺仪的存在,它为中国的导航技术带来了很大的保障。例如,在海上装备武器的核潜艇在全球定位卫星中受损或由于其他原因,无法完成高精度定位。

突破美国封锁,中国科学家研出超级技术,从此不看GPS脸色

此时需要使用静电陀螺仪了,它具有精度高的优点。毕竟,它是全世界高精度的惯性导航设备。但是有个问题,静电陀螺仪太庞大,而且可靠度方面还不完善。所以发现这个问题后,美国开始开发新一代的陀螺仪。

新一代陀螺仪研制成功后,不仅具有质量高、体积小的特点,而且精度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新一代陀螺仪已经取代了体积大、精度低的旧陀螺仪。然而,这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一代陀螺仪目前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还不多,全世界仅有四国掌握,我国在其中。而之前美国是一直对这项技术进行封锁的,根本不向中国透露。

之后中国和俄罗斯相继开发了这一核心技术,成功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