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启功先生说临摹得不像就对了,大家怎么理解启功的说法?

千千千里马


这是高屋建瓴或高瞻远瞩的说法。

翰墨书道的理解这,是针对在由入帖进入出帖阶段的说法。因为学习书法在到达出帖阶段,如果在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永远没有自己的书法风格,虽然对于书法风格的创新须轻言,但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



比如陆柬之的《文赋》,书法水平高不高,确实厉害,但问题就在于几乎是集字创作一样的背临书写,对于书法创作或书法史的意义除此一人以外的就不大。

所以,要使得自己的书法有艺术和创新,最终要写出一个自我的,现复印机那样的做法,毕竟对书法的发展是不利的,就会失去创作创造的生命力。学习书法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事,特别是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书法的发展或书法的历史就有可能会进入一个死胡同。

启功先生说的就是不能临摹得太死板僵化,笔墨要活泛一些,而不能临摹过程中走向馆阁体一类的书法。再说,成熟的书法家的临摹,都是有目的有方向有选择的临摹,就像现在一些书法家要参加国家级的大展之前的热身学习一样,主要是取其长补其短而已。这样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使得自己的书法元素更丰富。学习书法始终有一个专精与博取的过程。如卢中南的楷书,虽然说取法欧阳询,实际上仍然是兼融并蓄的,包括刘小晴的书法,他们都写出了自己的且符合时代审美特色的一流楷书书法。。






翰墨书道


启功先生的这句话是非常有深意的,包涵了几层含义,不能片面的去理解。把这句话理解透了对学书者可以说是受益无穷,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启功先生早期学习书法的经历

启功先生早期的书法师承是从学《多宝塔》和唐人写经小楷入手的,后来又学习的赵孟頫和董其昌。在这个早期阶段,启功先生的临摹还是以实临为主,就是要临摹的像为目的。这一点从下面这个手稿中可以看出端倪,这个手稿是启功先生二十多岁时的手稿,很有晋唐楷书的法度和韵味。

由此可见即使是启功先生说过“临摹得不像就对了”这句话,但对于书法初学者而言,实临阶段,追求临摹的“像”是必需的。

透过刀锋看笔锋

我见过一些人,临摹的时候为了追求极端的相似,很多碑刻中的坏笔都临摹了。初学书法我们大多数临摹的都是唐碑,但是唐碑毕竟是碑刻,他是书写之后的二次加工。甚至有些碑帖不是二次加工了,古人得到原版的拓本之后,为了长久保留,有的还会再找人刻一块石头,这就是三次加工了,甚至还有四次、五次加工的这种。

例如我们学习的《九成宫》碑,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好的就是北宋拓本,其它还有南宋的,元代的,明代的等等。因为我们现在条件好,有很好的影印技术所以能得到北宋拓本的印刷品,可是在以前,哪有这样的条件啊。

临摹碑刻书法的时候,启功先生提出过一个建议:“透过刀锋看笔锋”,在后期的临摹过程中要透过刀刻的效果,不要完全被碑刻点画形态所囿,而去琢磨古人的那种自然书写的状态。

不做碑帖的复印件

启功先生的这句话还有一层含义是说,很多人临摹完一个法帖后再去临摹别的法帖,这个时候你就不可避免的会把上次临摹的法帖学到的东西,带入到这次临摹当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你说你要临摹的完全一样,那就要放弃原来的东西,放空之后再学这家的法帖,才能完全一样。那你上次不是就白学了吗?我们学习书法不可能只临摹一家,往往会多学习几家,你不能学了这家忘了上家啊。书法学习是叠加的,不是更替。

启功先生的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理解透了,受益一生。


翰墨今香


启功先生说临摹的不像就对了?如何理解这句话?

临摹与一定要像,因为临摹就是仿照原来的样子及章法布局而效仿而来,只有临帖之际,才是真正的学习技巧,因为临帖是初学的一种基础性的层面,还没有临摹的能力。


一般都是临字不一定全然照搬,可以有追求十分有其模样,但事实上没有十分像,仅仅有七分足矣,就有了不起,

启功所言,有一定的道理,理解成,学古人不可全盘照抄照搬,期内有自己的几分笔墨象,也是一种非常客观的定义。



由此凡事学书计较古人笔意,往往会有丢掉自己的意性笔墨的智慧表现,同时很难出帖。i

客观的讲增加自己的书写笔意,可以有利于自己创作的想象力。一如写文章,凡借用他人句读,有一种依赖性强,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发挥,都有一个度,过之就会极端化。以自己的情趣,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句,不亦步亦趋的书写,



可以说书法的临摹,是在一定书墨的砥砺基础上,达到自己的书墨造诣。临摹过程及结果,达到极致,已经有了一定的书法艺术的臻善。



狂喜淡墨a


我认为启功先生说的还是很中肯的,我们必须承认,临摹的人不管写的怎么样,他都不会临摹到和原作一模一样、临摹到如假包换的地步。不管他对这个字帖有多么熟悉,但是临摹书法的人又一定会临摹的非常像,绝对不会不像,那种一点都不像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这样看似非常矛盾的立场和观点应该作何解释呢?我认为我们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不像?

只要是临摹作品。就一定是不像的,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可以从书法的本质谈起。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而存在这是无需质疑的。

而作为艺术作品他们是以表现人的情感、心理诉求为主的。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就是以表达颜真卿对于他侄子的思念、悲痛的情感而写下来的书法作品。

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认为是情。就像汤显祖笔下那个因欲生情、为情而死、又为情生的杜丽娘一样,情感因素在任何艺术中都必须是主要因素。一切艺术的形式和艺术技巧都必须为表现的艺术中心——情——而服务。如果表达的情感变化了,这个时候艺术的形式和技巧就也得必须相应的发生改变,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比如毕加索为表现二战时期法西斯暴行的艺术画作《格尔尼卡》,毕加索大胆的运用了抽象写实的手法,从一种近乎荒诞的视角表现这一不应该发生的罪恶发生的荒诞性、残酷性和不可理解性。这些真实而又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传统绘画的手法加以表现,因此毕加索抛开传统艺术的桎梏,以新的手法表现之,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是不变的。

这些情感因素是艺术真正的核心,他们决定艺术的表现和形式。因此在书法上也是如此。书法也是一门主情的艺术。

了解了这些其实我么就可以看到书法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情感额变化,而书法作品的书写者和书法作品的临摹者所持有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不管临摹者怎么临摹,都不会相似。

这和人的书法水平高低没关系。比如即便是让赵孟頫去临摹王羲之的书法也一样会不同,不可能100%相似。就算最后我们让王羲之自己去临摹自己的书法,也是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相似。

二、像好还是不像好?

但是启功先生说这句话显然寓意更加深远一些。我们所说的临摹临不像的问题,是对于一个初学书法的人而言的,是相对于一个临摹书法基础一般的人而言的,是对初学书法的初级阶段的判断。

启功先生认为的“不像”不是我说的那个“不像”,而是要提醒学习书法的人,不可以总是局限于自己临摹的书法作品这一狭小的、局促的内容中,而是在临摹过程中学习那些应该掌握的技巧和形式之外,有自己的创新和想法。

其实每一个我们临摹的书法作品都是一口井,我们就是那个整天坐在井里的青蛙。青蛙不坐在井里不行。但是总是坐在井里呆着不动也不行,坐井观天终究不是一个好办法。启功先生所担心的正是这些“坐井观天”式的幻想:幻想自己可以临摹的完全相似,进而不似进取,因循守旧,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所以启功先生在强调书法临摹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书法也应该注意创新,不要让临摹的字帖限制你的思维和创新。


松风阁书法日讲


学习书法,分为三个步骤。由生及熟,由熟及巧,由巧及生。

开始时是生疏。临帖时尽全力,也不能得其要领。这是眼生和手生。眼生,看不到字中的法度。手生,达不到运笔的规矩。


中期是熟练。经过了初期阶段的模仿临帖,已经逐渐掌握了用笔、结体的规则,运用已日趋熟练。已经能够准确的进行临帖。眼界也上升到了能够看到字帖中的精微细致的高度,而手的挥运也能随其心意使转。

高级阶段是生新意。熟能生巧,巧能出新。这是任何事物的必然发展。

启功所说的临帖不像就好了。指的是你已经生新意了。已经达到了最高的一个学习阶段了。(这只是学习的阶段,不是学习的终点)如果把启功的话理解成“临帖就是要不像才好”,那么你就不用临帖了 。不临谁也不像,岂不是最好?他说这话,是有前提的。作为一个从事书法教育的教育家,他这么说,针对的是高层学习者。是具有相当基础的人而言。



初学者也把启功的话当作学习临帖的指导方针,临帖还有什么意义?出新意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由极像到不像。概念不清,就会走向歧途。所以,不要把别人说的话简单的适用于所有的人当中。他说的没问题。是听的人误解了这话。他不是说给初学的人听的。


子衿书法


临摹,像与不像,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作为初学者,临的绝对像是不可能的,但要想尽办法临的越像越好,只有无限的接近原帖的心态,才能从帖体会到结体和用笔的奥秘,但像启功先生,学书几十年,早已有自己对书法的归纳和总结(已成风格),所以临帖已经不是表象的去抓个形,考虑的东西会更深层次,比如用笔,会神,章法布局等等。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添砖加瓦,丰富自己的书法语言,这也是大多成熟的书家,为什么我们看起来总临不像,其实是不想像,历代书家临兰亭序,从表面看,没有一个临的逼真的,看起来还没有一些民间临摹高手临的像。书法,要的是个性的表达,而不是复制,所以临像是学习技巧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










無迹書法


启功先生说:临摹的不像就对了!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他一定有前因后果,不能断章取义。就像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得一句话:笔墨等于零。如果不把这样的话还原到当时的场景中,而是孤立的拿出来理解,那肯定是不正确的,甚至会误入歧途!

书画临摹学习中也有几个阶段,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水平也有多种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临摹就是接近传统、学习传统。是一个走进古人的阶段,所以临摹得越像越好,越逼真越好,如果能惟妙惟肖,以假乱真就最好。

经历过第一阶段的刻苦训练,具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了。就要逐渐理解传统、消化传统,临摹的时候就是按需临摹,而不再是全方位的亦步亦趋的学习。这是巩固提升阶段。

最后才是得意忘形的学习,临摹不是为了像古人,而是学习古人的精神气韵,去表现作品的内涵,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在临摹学习过程中不是追求形似,而是神似。这也是打破传统、打破自己已有习惯重新构建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艰难痛苦的过程。很多人一辈子也走不到这里。艺术的悲哀和伟大就在这里,艺术摄人心魂的魅力也就在这里。这个时候就是启功老先生所说的,临摹的不像就对了。也就是在继承、消化传统的之后,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这也适合高水平的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的人学习。也叫意临。

与大家一起交流!





无心斋手稿研究


启功先生说临摹得不像就对了,对其理解如下:

一是此话启功先生确实说过。大家知道,启功堪称书法大家、诗人、国学大师。其一生追求艺术,谦虚做人,值得我们后背学习。启功先生一生研习碑帖,可以说是笔不离手,创作出来自己的独到的字体,我们都说启功体。既然说临摹不像就对了,自然有启老的道理。


二是对这句话的理解。书法,如何写?重点是如何写字,这是书法的关键。人无完人,人和人即使临摹古人的字,也是很难一样的,毕竟用笔、用力、对字的悟解、时代的纸张、对写字的技巧、性格、艺术的品味等等,这些原因都影响我们无法把字写成完全一样。但是,对于我们学书法临碑帖的人来说,临摹,就是考虑如何把字临摹一样,从中悟其字如何去写?探寻写出其字的技巧?无论在笔法、用力、结字和章法方面,从临摹中来悟、来分析、来吸收。转化成自己的吸收进自己的大脑。



临摹字追求“像”这是基础,脱骨于其字,创新自己的艺术形式方是至高追求。


汶水才子


啓功老所言极是。所谓的不像就对了,那是告诉书者在临帖过程中,从形似始,而到神似,融入了自已的个性。神似即谓:像又不像,不像就对了。换句话说,临之形似即入帖,临之神似即出帖。出帖即像又不像,不像就对了。








一叶小舟82704


谢谢千千千里马🐴好友邀请!

我认为,启功先生说得对!因为临帖“七分像”理论就是启功先生提出来的。

但是,既然是临帖,就要向帖上的字靠拢。向帖上的字靠拢之目的,就是要学会古人的笔法和结字处理规律。近年来,有不少学习书法之人,临帖时浮漂,不深入,说他临得不像时,他还说自己是在“意临”。这也是不可取的啊!起码是临帖的态度不端正。这是违背临帖规律的。



启功先生说的临摹得不太像就对了这句话,主要意思是说临帖达到七分像就可以了,不必刻意去追求形似和神韵的全像。殊不知,要想把帖上的字临到七分像,至少须五到八年的功夫,何况根本就没有人能把帖临得百分之百像的。



临帖,主要是学习、研究古人的笔意和结字规律,并不是让古人的碑帖再现。启功先生说的“临得不像就对了”的说法,就是告诉学书之人不要照搬古人的东西,而是在古人碑帖七分像的基础上加上自己三分个性,就成为自己的真实面目了。

学习书法,必须临帖!

启功先生说的这句话,大家一定不要把它误解了。启功先生的这句话,是针对有一定临帖功力之人说的,并不是说给临帖五六分像的人的。

最后说明一点,关于“临摹得不太像就对了”这句话,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不是启功先生说的,而且启功先生也不会说这样说话。但是,关于“临帖七分像”理论,的确是启功先生提出的。

在本问答末了,送给各位看官板桥的诗一首:

四十年来画竹枝,

白天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