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小說:三維宇宙中的四維物質,第四維度存在的證據

小說:三維宇宙中的四維物質,第四維度存在的證據

科學艦裡,此時的地球時間已經是晚上12點整了,艦隊外面沒有白天黑夜之分,但是艦隊裡面一直在沿用地球時間,但是艦內依然燈火通明,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此時距離天倉五已經超過6光年了。

胡宇睡不著,先是去找老夥計文中華巡視了一下艦隊日常情況,接著兩人又乘坐小飛船來到了科學艦,關於艦隊的未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探討,正好肖一院士也在,沒有在他的生物艦進行那些恐怖的研究。

“將軍,總參謀長,有什麼事嗎,這麼晚還來我們這?”曾昭遠院士問道。

“睡不著,隨便走走,我知道你們肯定還沒睡覺,就過來聊聊。”胡宇答道。

“胡將軍啊,你是艦隊的頂樑柱,要多注意身體。”肖院士關切的說道。

“院士放心,我身體沒事,你們不也一樣嗎沒休息嗎。”文中華回道。

“我們,哈哈,我和曾院士早就習慣了,再說搞科研的有幾個能正常作息,這是病啊,科研病,有新東西就興奮得睡不著。”

“兩位院士,我總覺得我們的艦隊結構有很大問題,你們看,我們的深藍號艦隊就像一個坐著轎子的大胖子,而我們的獵殺者則像是轎伕,抬著這頂大轎子慢慢的趕路,還要保護他的安全,在天倉五還好,我們的艦隊提前得到預警,深藍號才逃過一劫,如果現在我們突然遇到其它文明爆發戰爭,深藍號必定是第一個捱打的,我感覺這種結構很有問題,但是我又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

“嗯,這個確實是個問題,但是我們人類是群居型動物,而且對空間的要求很高,不可能都塞到一個小空間裡,這樣精神會出問題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建造了龐大的深藍號居民艦,讓億萬民眾有一個舒適的環境,這樣才能更加高效的進行各種工作。”

“肖院士,這個我知道,我只是為未來考慮,現在我們才不到6億人口,未來呢,我們的人口可能達到60億,600億,甚至以萬億為單位,那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龐大的居民艦就像一個個緩慢行進的巨大活靶子。”

“將軍,眼下這個情況幾乎是所有低級文明的通病,在沒有徹底掌握空間技術以前很難改變這種現狀,除非用一些極端的方法。”曾院士說道。

“曾院士,什麼極端方法?”聽到有方法,文中華急了。

“比如說基因改造,把我們人類的改造成穴居動物,這樣我們每個人只需要一個幾個立方米的空間就足夠了,比起現在的空間需求要小几十倍,但是誰都不會同意這樣做吧。”

“這也太極端了吧。”文中華撇嘴道。

“所以嘛,眼前我們還得繼續抬著這頂大轎子慢慢走,現在我們也在沒日沒夜的進行技術攻關,把曲率速度再提升一個階段,到時候情況會更好一點,不要太著急,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衣服要一件一件的穿,不過我倒是還有個建議,等找到合適行星的時候我們嘗試能否留下一批人,這些人就留著行星上發展,不再跟隨我們艦隊冒險,我們留下足夠的技術和設備,看有沒有人願意,就像開國領袖的游擊戰一樣,處處留下根據地,不過這個只是我的初步設想,至於能不能執行還要開會研究。”肖院士說道。

“我會考慮的,等找到宜居行星再詢問大家的意見,可能會有人願意留下來,畢竟漂泊的日子很難受,還要擔驚受怕。現在科技的解析進度怎麼樣了?”

“現在我們人手不足,科技越發達,科技樹的分支越多,從到達天倉五到現在,我們的重點一直都放在艦隊建設上面,對科技人員的培養放在了其次,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們的科技人員並沒有增長多少,還是保持在十萬名左右,現在我們只能挑選一些主要的科技進行攻關解析。”

“艦隊前往馬腹一的這一百年時間,剛好可以培養大批量的科學家充斥到科學艦中,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想辦法提高大家的學習熱情,還有艦隊的生育水平也要想辦法提上去,我們有足夠多的深藍號艦隊設計容量是一百億人口,現在才不到6億,太浪費了。”

“嗯,我會安排好的。”文中華回應道。

“注意新增加人口的培養和思想教育,我答應過領袖不會辱沒中華民族的精神,新的人口要讓他們對中華民族有認同感,要崇尚我們民眾的精髓。現在我們暫時安全了,深藍號都開放吧,讓工程艦多製造一些小飛船出來,民眾只要貢獻點足夠,讓他們隨意選擇居住地方吧,不要擠在幾艘艦裡,就當出去旅遊吧,每艘深藍號的建設風格都完全不一樣,300艘也足夠他們欣賞的。”

“等我們到馬腹一消化完大部分科技,就尋找一顆宜居行星安頓下來慢慢發展,漂泊流浪始終不是文明的正常狀態,也不知道領袖和羅部長他們怎麼樣了。”

“老胡,放心點,羅部長身經百戰,他們現在是掠奪,肯定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是一條躲在暗處的毒蛇,肯定不會有事情,領袖已經往銀河系邊緣方向飛去,那裡在高級文明眼中是荒涼之地,所以領袖也會很安全,反而是我們自己現在情況不容樂觀。”

“但願吧,對了院士,我們的通訊問題怎麼辦,總不至於一直使用電磁通訊吧,況且我們現在艦隊才幾十萬艘,等我們到達馬腹一後艦隊再擴大幾倍,分佈的空間將更加大,電磁波通訊延遲太久了,而且我們在曲率行進中戰艦相互之間必須靠得很近同處一個空間曲度中才行,如果隔遠一點電磁波在正常空間內根本追不上曲率行進中的戰艦。”

“快了,快了。”

“院士,您就說一下吧,讓我心裡有個底。”

“哈哈,好吧,先給你說個現象,我們大家都知道,電子在原子中的位置是不確定的,它會在當前能級的軌道中瞬間消失和出現,我們永遠無法得知電子下一刻的準確位置,只能以薛定諤方程式的解來描述電子位置,當電子在吸收或者釋放能量時候會發生軌道躍遷,也是沒有運動軌跡的,對於電子這種神秘的行為方式我們研究了幾個世紀都沒有定論。

“這個我還記得一點,好像是這樣,電子會以概率電子雲的方式出現在原子核外的任何地方,並不是我們常規想象中像行星繞著恆星旋轉一樣。”胡宇說道。

“沒錯,再來說我們的量子,現在我們提取量子是用一個電子和另外一個正電子發生湮滅後釋放的兩個光子,這對光子就是具有糾纏特性的一對量子,無論這兩個光子相隔多遠我們改變其中一個光子的狀態另外一個光子也會發生同樣的改變,我們正是通過這種特性來實施遠距離通訊,這種特性除了在宇宙輻射中光子被擊毀會失效外,其它情況都不會出現問題,直到我們實現了曲率航行,在曲率航行中相互糾纏的兩個光子很容易就會丟失糾纏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些年我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證實了最開始的想法。”

“什麼想法?”文中華問道。

“是維度。”胡宇說道。

“維度?”

“沒錯,是維度。走,去休息室,說了半天口都幹了,現在也不早了,我們去吃點東西,邊吃邊說。”

休息室並不遠,兩分鐘就到了,休息室靠近科學艦的裝甲層,隔著厚厚的舷窗玻璃可以看到外面廣漠的星空。後勤人員很快端上來幾分小吃和甜點飲料,兩位院士加上文中華胡宇四人圍坐在一起。曾院士繼續說道:“我們研究了很多年一直沒能解開為什麼一對量子會出現糾纏態的謎底,但是曲率航行大批量量子失效讓我們有了新的想法,我們認為所謂的一對量子,其實就是一個粒子。”

“院士,您越說越邪乎了。”文中華還是不明白。

“彆著急,文總參謀,一對處於糾纏態的量子其實是一個粒子,這個粒子雖然在三維空間看起來是兩個獨立的粒子,但是我們認為,這兩個粒子在第四維度是相連的,例如我們現在有一個U型磁鐵,把這個磁鐵豎起來,讓南北極吸附到一塊鐵板上,如果有一種二維生物生活在紙上面,那麼它肯定認為磁鐵的兩級是兩個獨立的端點,我們把磁鐵平移,這種二維生物也會發現磁鐵的兩端具有量子糾纏一樣的特性,但是在我們三維生物看來,這兩個點在第三維度其實是相連接的,同理量子可能在第四維度也是相連的,我們就像二維生物一樣,無法看到第四維度的東西,但是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那這和量子丟失糾纏態有什麼關係呢?”

“這塊磁鐵的兩級吸附在鐵板上,磁鐵的磁力非常大,和鐵板的聯繫非常緊密,就像粒子和三維空間一樣緊密,當我們對鐵板進行彎曲摺疊或者其它形變,可能會導致磁鐵斷裂開來,如同我們進行曲率航行一樣,曲率航行時空間的高速扭曲形變很容易使得這根粒子在第四維度斷開,二維空間的形變會影響三維空間的物體,三維空間的形變同樣會影響四維空間的物體。”

“這根粒子!!!好彆扭的叫法。”

“確實彆扭,但是事實也確實如此,當初在天倉五曲率試驗的時候發現這個情況後我們進行了無數次的試驗,證實只有這一個結論才能解釋為什麼量子會在曲率行進中失去糾纏。同樣這個結論也能解釋為什麼電子的軌道變化是瞬間的,因為電子根本就在第四維度完成位置變化,然後直接投影到第三維度,所以我們在第三維度找不到它的位移軌跡。”

“還有個現象也可以得到解釋。”曾院士繼續說道:“我們的原子是由電子和原子核組成,原子核我們暫且算它靜止,但是電子是時刻在高速運動中的,並且電子具有極高能量級,按照經典電磁理論的說法,電子會向周圍輻射能量,這樣的話電子能量就會減小,並逐漸縮小軌道半徑向原子核靠近,最終電子會落向原子核,但是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幾個世紀的觀測結果證明電子和原子核的關係非常穩定,但是電子確確實實在向外輻射能量,這就解釋不通了,電子就像一壺離開火焰的開水,永遠保持沸騰狀態,這是不合理的,但是把這種情況代入第四維度就能很好的解釋了,電子在第三維度失去的能量完全能在第四維度補充回來,所以電子的能級在沒有外界條件介入的時候不會發生改變。”

“院士,這可是個重大發現,以前僅僅是猜想,現在已經證實了,這個是基礎科學的又一個重大進步,可以說是劃時代的跳躍,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曲率航行。”胡宇高興的說道。

“確實證實了第四維度空間的存在,只是離實用階段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現在從事純粹的空間研究的科學家才不到一百人,這還是在曲率研究期間培養了很多才有這個數字,空間學以後將是我們最最重要的學科,必須要重視起來,如果我們的空間學上有一定的造詣,才算真正是有自保力量。”

“略懂了,院士,那個毀滅者說連大星區文明都沒有掌握維度技術,如果我們掌握了維度技術,豈不是超越了大星區文明?”文中華問道。

“總參謀長你想得太美了,大星區文明哪是那麼容易達到的,那個毀滅者只是說大星區文明沒有徹底掌握維度技術而已,但是具體到了哪一步了我們無從得知,只是能判斷大星區文明還無法進行維度航行,但是這些最起碼的維度科技大星區文明肯定是掌握的,即使我們掌握了維度科技,也不會是大星區級別的文明,或許我們在維度科技這一個領域比較擅長,但是大星區文明顆不是僅憑某個科技或者某幾個科技領先就能成為大星區文明的,而是整個科技樹的完整生長,可以預料到大星區文明的科技不會有特別明顯的短板,畢竟他們都是發展了幾十億年的老牌文明,在很多方面可能已經做到了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