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比黃埔軍校還牛的軍校 出過1600多名將軍,黃埔教官多出此處

在中國近代史上,一提起軍校,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黃埔軍校,這個培養出大量傑出軍事人才的學校,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史上是舉足輕重,為中國近代的革命事業也是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不過在近代史上還有一個比這黃埔軍校更牛的,那便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從電視劇或電影上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軍閥底下的軍官都是保定畢業的。在民國軍閥割據時代,基本上可以說是保定生的天下。

比黃埔軍校還牛的軍校 出過1600多名將軍,黃埔教官多出此處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創建於1902年,停辦於1923年,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所規模較大的正規化高等陸軍軍校,校址在河北保定市,前身為清朝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民國後改稱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學校的最初負責人是北洋三傑之一的馮國璋,1906年,改由段祺瑞接任。其後,軍事專家蔣百里、第二次直皖戰爭中任皖軍總指揮的曲同豐等都先後擔任過校長。

若從民國元年(1912年)算起,保定軍校辦過九期,畢業生有6000餘人。若從北洋武備學堂算起,保定軍校訓練了近1萬名軍官,其中1600多人獲得將軍頭銜。這些人遍佈當時的軍界和政界,在中國近代的政治舞臺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黃埔軍校還牛的軍校 出過1600多名將軍,黃埔教官多出此處


保定軍校主要功能為訓練初級軍官。學習期為兩年,分步、騎兵、炮、工、輜重五科,保定軍校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是參照德國與日本的軍事教育,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制訂而成的,逐步擺脫了天津小站練兵的一套舊法。學制章程參照日本士官學校,教官亦以日本士官學校畢業者居多。後來各省為培養地方勢力,先後建立 “講武堂 ” 。各師為擴充軍事實力,也成立“學兵隊” 。但是 , 只有保定軍校才是設備完善、訓練嚴格的一所軍事學校。

保定軍校曾出現過兩次較大的騷動,嚴重的影響了教學質量。第一次是民國五年(公元 1916 年), 袁世凱稱帝失敗,作為恢復帝制爪牙的模範團被解散後,插入軍校第六期學習。因該團積怨甚多,引起該校第五期學員的反對,造成雙方武鬥。開始以拳頭、磚頭、木棍對打,後又動了刀槍,以致造成傷亡。校方雖竭力威懾,卻無濟於事。後來,北京政府派陸軍部上將蔭昌來保定,壓服雙方,才平息了衝突。

第二次是在民國九年(公元1920 年)夏 , 直皖戰爭爆發,皖軍前敵總指揮曲同豐(原軍校校長)在松林店被俘,皖軍十五師向直軍投降。正值放暑假時,軍校作為臨時收容營房。因十五師已欠軍餉數月,引起下級軍官的不滿,發生兵變,將軍校洗劫一空,並放火燒房,軍校只好停辦。

比黃埔軍校還牛的軍校 出過1600多名將軍,黃埔教官多出此處


軍校第八期學生為爭取早日開學,組織了覆校同學會,呼籲於權貴之間。工兵科學生張照光,身穿軍校外出的軍官服,在北京大街上拉著洋車攬客。報館立即發表這一新聞,標題是 “軍官學生拉洋車”。北京各報遍登這條消息,並大肆渲染。還發表張照光對記者的談話和張的自述,做為頭版頭條新聞刊登。張自述大意是:我在保定軍官學校讀書,志在報國, 因軍校遭兵劫破壞,無處棲身,來到北京,生活無著,隨身行裝典當一空,僅留一身軍衣不忍捨棄,為維持生計,只好拉車渡日,自食其力,於公於私,光明正大,暫忍困難,等待開學,倘軍校不開學,我還是繼續拉車。這一行動也是對北京軍閥政府的莫大譏諷。在各方面的奔走呼籲下,才於民國十年十月(公元 1921 年)開學。第九期學員 ( 即 1917 年預備軍校最後招的一批學生)亦同時入校。後因拖欠教職員數月的薪金,引起索薪風潮,弄得教員不安心任教。第八、第九兩期學生勉強畢業。

比黃埔軍校還牛的軍校 出過1600多名將軍,黃埔教官多出此處


保定軍校中外聞名,與其對中國近代史影響是分不開。如

國民黨政府的高級軍政人物蔣介石、白崇禧、張群、陳誠、顧祝同、上官雲相、劉峙、薛嶽、羅卓英等,有經曲折道路、投身革命陣營的張治中、傅作義、蔣光鼐、蔡廷鍇、楚溪春、唐生智、陶峙嶽、陳銘樞、劉文輝等,還有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李濟深、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季方、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的何遂以及鄧演達等,還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高級將領葉挺、趙博生、董振堂、張克俠、何基豐、何柱國、王長江等,他們都為中國革命立下了豐功偉績。

在黃埔軍校創立之初,也是積極爭取保定生擔任黃埔軍校教官。據統計,從1924年黃埔軍校在廣州創立,到1928年遷到南京,共有178位保定生在黃埔擔任教官之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