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朝有支超強的特種部隊,幾乎逢戰必勝,為何面對洋人就立刻慘敗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雖然使用的是冷兵器,但還是有很多著名將領留下了戰鬥力超強的軍隊。明代將領鄭成功有一支私人軍隊,叫做虎衣藤牌兵。抗倭名將戚繼光在原來的基礎上,將其按照戚家軍的制度重新編整,組成了後來的虎衣藤牌兵。到了清朝時期,清政府沿襲了戚家軍的制度,將虎衣藤牌兵安在了綠營軍中。

清朝有支超強的特種部隊,幾乎逢戰必勝,為何面對洋人就立刻慘敗

最初鄭成功組建虎衣藤牌兵,是為了對抗荷蘭人的進攻。那時候荷蘭人使用火槍,但是當時的火槍速度非常慢,而且很難瞄準。所以虎衣藤牌兵迅速靠近敵人之後,在地上不斷翻滾,敵人更是很難將其射中。就連荷蘭人帶來的輕型火炮,虎衣藤牌兵也能輕鬆對付。

清朝有支超強的特種部隊,幾乎逢戰必勝,為何面對洋人就立刻慘敗

在冷兵器時代,虎衣藤牌兵的戰鬥力是十分強大的。它經過幾代名將的重新組合與精心編排,加上在當時精良的裝備,因此在舊式戰爭中顯示著超強的戰鬥力。不管是用刀劈,還是用斧頭砍,都不能對其造成傷害。在那個時候,弓箭是重要的武器,但是虎衣藤牌兵卻能夠阻擋弓箭的進攻。就連子彈與火藥也不能傷害到其分毫,因此非常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清朝有支超強的特種部隊,幾乎逢戰必勝,為何面對洋人就立刻慘敗

更重要的是,虎衣藤牌兵在外形上酷似老虎,清政府認為這支隊伍在彩頭上就佔了優先。虎衣藤牌兵的打扮十分有意思,他們戴著老虎的帽子,穿著與虎皮一樣的衣服,手中的藤牌則是由韌性極強的粗壯的老藤編織而成的。

大體上看來,虎衣藤牌兵看起來就像老虎一般無二。這樣的裝扮似乎更像是戲臺子上唱戲的,哪裡像是打仗的士兵呢?那麼虎衣藤牌兵到底為什麼戰鬥力這樣強?

清朝有支超強的特種部隊,幾乎逢戰必勝,為何面對洋人就立刻慘敗

我們先從材料上來看,藤牌的製作原料是一種非常輕巧的材料,因此士兵手持藤牌,行動起來就非常敏捷。而過去金屬的或者是木質的盾牌都相當笨重,士兵在戰場上往往反而會受到制約。那麼藤牌的阻擋能力又怎麼樣呢?他們將藤牌編成斗笠一樣的形狀,中間向外突出,因此弓箭很難將其射中。這就增加了藤牌的使用性能。

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曾經想要測試這種裝備的戰鬥力究竟如何。他讓人近距離射擊藤牌,結果箭矢紛紛落在了地上,而藤牌本身卻根本就傷不到。所以後來的清朝皇帝更是對虎衣藤牌兵的戰鬥力深信不疑。後來,清朝統治者還對虎衣藤牌兵進行了改良,他們在藤牌中間加棉,如此一來不會大量增加藤牌的重量,二來中間多了一個緩衝的過程,士兵拿著它躲避箭矢就更加輕鬆了。

清朝有支超強的特種部隊,幾乎逢戰必勝,為何面對洋人就立刻慘敗

士兵手持藤牌,就可以脫掉厚重的鎧甲,如此戰鬥力自然成倍增加。而且虎衣藤牌兵從外形上模仿老虎,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老虎是百獸之王,因此虎衣藤牌兵從外形上就戰勝了敵人,這也是一種心理戰術,讓對方士兵見到就感覺害怕。為了與老虎的外形一般無二,他們還給虎衣藤牌兵的後面裝了一條假尾巴。如此,這支部隊看上去還真的像是一群老虎了。

清朝有支超強的特種部隊,幾乎逢戰必勝,為何面對洋人就立刻慘敗

不過,虎衣藤牌兵也並非戰無不勝,康熙皇帝早就看出了虎衣藤牌兵的弱點所在。他指出,如果是在南方地區,或者是在天氣暖和的時候,虎衣藤牌兵是戰鬥力極強的。可是一旦遇到那種天寒地凍的時候,虎衣藤牌兵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其實,康熙皇帝的擔憂是正確的,因為虎衣藤牌兵不僅僅是在寒冷時節戰鬥力不行,在面對洋人的子彈大炮時,也是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的。

清朝有支超強的特種部隊,幾乎逢戰必勝,為何面對洋人就立刻慘敗

在雅克薩戰役中,這支一向被認為是王牌部隊的虎衣藤牌兵,卻並沒有出色的表現。到了鴉片戰爭時期,清政府又將這支王牌部隊搬了出來,對抗英國人。為此,清政府還特意下了一番功夫。

當時的統帥認為,英國人是洋人,“洋”通“羊”,羊自然是怕老虎的,所以用虎衣藤牌兵來制服英國人,必然是戰無不勝。為此,他們還特意挑選了時辰,將進攻時間選在了虎年虎月虎日虎時。接下來,就等著時間一到,看這些“羊”是怎麼被大清朝的“老虎”吃掉了。

清朝有支超強的特種部隊,幾乎逢戰必勝,為何面對洋人就立刻慘敗

結果,英國人根本不信這一套,他們架起了大炮,端起了洋槍,當虎衣藤牌兵衝上去時,他們對準了人群,只消一炮,這支被清政府視為王牌的隊伍就煙消雲散了。先頭部隊被打得落花流水,幾乎沒有生還,餘下的戰士們自然心驚膽寒,大清此役不敗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