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改變拖延症?

人名說


如何改變拖延症? 第一、做事必須有時間觀念。 第二、做事必須有計劃性,有步驟性,有目標性。 第三、做事必須責任感,言行一致。 第四、做人做事必須誠信,才能有好的人脈,才能有使命感。 第五、找知己朋友或者親人,告訴他們,讓他們在你做事情前提醒一下你,慢慢的就會養成自律習慣。


林瑞品


我是若宸,很榮幸解答您的提問。

拖延是一種無力感,是一種“明哲保身”的無奈之選,試想目標清晰方向明確,誰還會拖延,只有內驅力才能戰勝拖延,但你知道嗎?拖延跟一個臟腑功能有關,如果這個臟腑不健康,你就會拖延,甚至沒有行動力,你知道是哪個臟腑嗎?我們一起來聊聊吧!

這個臟腑就是脾,脾虛的人拖延,因為脾主統血,脾虛不但肥胖、亞健康,還會造成氣血失調,五臟機能衰退,看似一個小小的拖延症,其實背後關係著健康。一個亞健康的人肯定思維力、決策力、執行力差,那麼如何改變拖延?答案就是養脾,脾主思慮,而拖延難道不是隻看眼前,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嗎?這就是思維能力決定的,你是誰,決定你如何做,我們沒有做的能力,首先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想知道這些,先把脾胃養好,氣血養足、思維清晰,拖延自然就好了。

希望我的回覆能幫到您,謝謝🙏


益坤和319


我們為什麼拖延?

拖延本質上是對事物優先程度不同。當我們碰到一個棘手的任務,比如寫一篇二十多頁的論文,或是備戰雅思託福,我們就會感受到精神上的痛哭。這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會驅使我們將注意力轉向到其他更容易的任務,比如打王者榮耀,刷抖音,朋友圈。這樣,我們就獲得了精神上的暫時預約。人是習慣動物,久而久之,人就會把拖延養成一種習慣。猴子也有拖延症 (可以從科學家測試猴子拖延症事例中找到啟發哦~)

和我們一樣,猴子也有拖延症。當猴子需要完成一個遙遠的目標時,一開始會偷懶,直到快要完成任務的時候,猴子們才變得積極起來。巴里·李察蒙德( Barry Richmond )醫生和他的團隊對猴子的大腦做一個手腳,“一鍵”治癒了猴子的拖延症。

在這個研究中,研究者訓練小猴子們按住一個槓桿,在合適的時間點釋放槓桿,這個合適 的時間點是電腦屏幕上的小點從紅色變成綠色的過程中,剛好變成藍色的瞬間。如果小猴子太早放鬆槓桿或者太晚才放鬆槓桿,都算出錯。在電腦屏幕上還有一個灰色的進度條,小猴子完成任務的次數越多,灰色的進度條就越亮,直到達到一定的亮度,小猴子就會有果汁喝作為終極獎賞。這個實驗本質上就是一個典型的需要累積努力才能得到獎賞的任務。

在這個實驗裡,小猴子就像人一樣,一開始在離拿到獎賞還很遙遠的時候,會心不在焉經常出錯。但是隨著進度條越來越亮,小猴子也越來越上心,完成任務的正確率也越來越高。在任務條進行到三分之二的地方的時候,小猴子的正確率明顯會比進度條在二分之一的時候要高得多。直到最後拿到果汁的那一輪,正確率達到最高。

那麼Richmond醫生是怎麼讓偷懶的小猴子擺脫拖延症,變成工作狂的呢?

他們發現小猴子之所以看得懂進度條,是因為大腦鼻腔皮層的存在:這個區域負責小猴子的視覺記憶,以及將視覺信息和獎賞關聯起來。於是,Richmond 醫生和他的同事用技術手段讓小猴子的鼻腔皮層的多巴胺 D2 受體暫時失活。這麼一來,小猴子在做槓桿任務時,就不再把進度條的亮度和獎賞聯繫起來。被“一鍵激活”的小猴子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工作狂——即使離果汁獎賞還遠得很,他們還是能全神貫注地做任務,正確率也高多了。

這時的小猴子不再把果汁獎賞當做是要累積努力才能得到的遙遠獎勵,而是看作隨時可能得到的獎賞:只要他們努力操作槓桿,誰知道什麼時候猴品爆發就得到獎勵了呢!遙遠的獎賞在小猴子腦袋裡變成了即時的獎勵,小猴子自然就工作力爆棚了。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拖延症。試著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工作或那些要花大量時間才能獲得獎賞的事情變成可以馬上就能得到的獎賞,或是看成沒有進度條、隨時隨地都可能得到的獎賞,我們也可能像小猴子一樣變成工作狂。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1. 抽象目標和具象目標

德國心理學家Sean McCrea團隊發現,抽象地去考慮未來某個目標,和具體地考慮這個目標帶來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當你只在抽象的層面上考慮一個目標的時候,你會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拖延;但是當你具體地去思考一個目標的完成方式、完成地點、完成時間,你會更高效地去完成一件事,而不太會拖延。

比如在McCrea博士的研究裡,一群學生需要在三個星期以內開一個銀行賬戶和記日記。研究者要求其中一半的學生在日記裡寫一些抽象的事,比如什麼樣的人會開銀行賬戶。另外一半學生需要在日記裡寫一些具體的事,比如和銀行職員聊天的經歷、填表的經歷、存款的經歷等等。研究結果是,那些交代了做具體事情的學生,比只是抽象思考開銀行賬戶這個任務的學生,完成任務的速度和比例都高得多。

2 . 給自己設定deadline

一些人會為了克服拖延症而給自己設定一些人為的死線。這種做法真的有用嗎?研究發現,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截止日期可以幫助一個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拖延的狀況,但是這種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截止日期,比起外部決定的截止日期,比如說學校規定的考試或者公司規定的上交時間來說,外部硬性規定的截止日期會對一個人克服拖延症比較有效一些,而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截至日期並不像我們自己想象的那麼有效。

3 . 把“我必須做某事”變成“我想要做某事”

在一開始我們講到,拖延往往是因為我們把一件需要馬上做的事情設定的優先程度比較低,因為我們不想要做這件事。而那些我們內心想要做的事情,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通常很少拖延。比如說打遊戲,去見喜歡的人,或者發呆,這些我們喜歡做的事情會激發大腦的獎賞迴路釋放多巴胺,使得我們有慾望,有動力去做這件事情。而我們不想做的事情,不會給我們帶來獎賞感,大腦就很難有動力開始做這件事。所以克服拖延,一個本質的解決方法就是把你覺得你必須要做的事情轉換成你想要做的事情。具體怎麼轉換呢?比如說你需要交一份報告,你就告訴自己,我想要在這個方面瞭解更多的知識。比如說你需要打掃廁所,你就告訴自己,我想要我的廁所變得美美的。

4. 改變心情

在2013年的一個研究中,心理學家Timothy Pychyl和他的同事發現,一個人在拖延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因為這個任務本身太無聊,或者任務太重,而是可能不喜歡這個任務帶來的不愉快的感覺。當你在完成一個報告的時候,或者在疊衣服的時候,因為這些事情會讓我們覺得不開心,所以我們往往會選擇先做一些讓我們覺得開心的事情,比如說刷手機,或者吃零食,或者發呆。這種拖延會在短時間之內給我們帶來心理上的放鬆,但是從長期來看會增加我們的負罪感和焦慮。而擺脫負罪感和焦慮的方式只能是把這件事情做完,馬上開始手頭的事情是擺脫焦慮和帶給你成就感的唯一方法。

5. 放開對自己的限制。

我們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往往這件事情做得不會很好。但是這種拖延會給一些人帶來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說“我做得不好,不是因為我能力不行,而是因為我沒有很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這種思維方式叫做自我設限。

自我設限的思維方式會導致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評估有所保留,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比如你考了60分,但是你會告訴自己說,我還是很聰明的,我只是時間上沒有管理好。

在2012年的一個研究中,科學家專門研究了這個自我設限的現象。參與這個研究的高中生需要準備一場數學考試。在準備考試之前,這些人需要寫下一些句子來描述自己會怎麼準備這場考試。這些人被分成了兩組,其中一組人先有一個實驗者準備的句子積極的示範:如果我仔細思考這個問題,考試就可以考得更好。另外一組人的示範是一箇中性的“如果就”句型的示範。再看了這個句子之後,大家會再寫出幾句陳述句,來表示自己會怎麼樣準備這場考試。在寫完這個列表之後,這些高中生們就開始投入了考試的準備。

這兩組高中生裡都有一些人是有自我設限的思維傾向的。結果發現那些一開始看到了積極句子示範的人中自我設限的人堅持準備的時間比另外一組中沒有看到積極的句子示範的人平均要長兩個半小時。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自我設限的人之所以拖延,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能力不確定,不瞭解,也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而通過積極句子的提醒,讓他們以一種積極的方式來思考,就可以減少他們對於自我的限制,從而減少他們的拖延行為。所以當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不要去對自我的能力懷疑和限制,而是以開放的心態,告訴自己,我準備得越多就可以表現的越好。你就不容易拖延,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準備中去。

6. 從消極的拖延者變成積極的拖延症

在2005年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研究中發現,拖延者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積極的拖延者,一種是消極的拖延症者。消極的拖延者符合我們傳統上對於拖延症的理解。在需要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消極的拖延者會什麼都不想做,無法開始這項任務,只是讓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然後在時間的流逝中享受拖延的快感和焦慮的煎熬。而積極的拖延者會故意把任務推遲到最後一刻才去做,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壓力下才會有最好的表現和最大的動力。如果你在生活中拖延某一件事情,只是為了讓自己在死線的壓力下可以有最好的表現,那麼你就是一個積極的拖延者。

在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在時間的,有目的的使用方面,積極的拖延者,和不拖延的人更加接近。而和消極的拖延者。更加不一樣。積極的拖延者會更加相信自己達成目標的能力。他們在應對一項任務的時候會更加的有效,並且最終的表現也會非常的好。所以當你在沙發上葛優躺,什麼事情也不想做來拖延自己的任務的時候。不妨轉換一下自己的心態,把自己從消極的拖延者變成積極的拖延者。相信自己在壓力之下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然後把時間積極的投入到你當下最想做的事情,並且是有意義的事情中。


娛樂斯巴達


訂時間表[玫瑰]是你的驅動力

自律[玫瑰]是你的工具

別太強制[玫瑰]會讓你有挫折感和失敗感

重要性列出來[玫瑰]會強化心理暗示

加強對已經辦好的每一件事的自我鼓勵[玫瑰]

最關鍵的是對意志力的有意識的訓練。

持之以恆,永遠是夢想的基礎。



心智成長營


1/8 分步閱讀

1.首先要明白是什麼造成了拖延症。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總有兩種思想在控制著自己。一種是理性的,在提醒著你什麼是對的,應該做什麼;一種就是你心裡的懶惰,恐懼,放縱... ...。在做決策的時候,這兩種思想常常做鬥爭,最後勝利的往往是後者,這就導致了拖延症。你任由心裡的懶惰任意滋生,也就一次次造成了你生活中的拖延。

2/8

2.拿出決心和毅力來克服拖延症。

明白了陋習的根由,又嚐到了它帶給我們的種種苦處,就要下決心好好改掉。陋習在你的生活裡,可能已經根深蒂固,不是一日兩日便能戒除。所以要跟它打長久戰,一定努力戰勝這個陋習。

3/8

3.給自己制定完成一件事的截止時間。

給自己一個時間限制,告訴自己,到了這個時間,一定要完成。在這個時間的限制下,比較有利於提高做事的效率。

4/8

4.強迫自己去做。

該完成的事情要強迫自己去做,不做完就不去做下一件事情,非做不可,這樣就沒有給拖延滋生的空間。

5/8

5.給自己設定一個比較誘惑自己的獎勵。

對於克服了拖延症,成功完成一件事情,給自己設定獎勵,可以激勵自己更好更快地去做這件事。例如獎勵自己一個禮物,一頓豐盛的大餐等,總之,是給自己動力去克服自己的陋習。

6/8

6.與獎勵相對的,對於克服拖延失敗,要給予自己相應的懲罰。

如果明明知道拖延的後果,可是又放縱自己拖延,要給自己制定懲罰。以此告誡自己,不要再犯錯。

7/8

7.給自己列一個事件表,把一直在拖延的該完成的事情列出來,一件一件地區做。可以把這個表放在較明顯的自己每天要看見的位置,提醒自己去做。

8/8

8.發動身邊你最親密的人給予你督促。

行駛督促任務的人與你的關係越密切越好,例如你父母,愛人,或者整日黏在一起的閨蜜。因為他們與你的生活聯繫在一起,會熟悉你的日常舉止,當你遇事拖延的時候,由這些人督促你,及時敲響警鐘,所起的作用肯定也是不小的。


龍宇講解


拖延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就像發燒一樣,在談改變之前,得先了解拖延症是有功能的,也就是說它是人們無意識選擇的應對方式,要想改變,得先了解自己拖延的原因是什麼:

1、完美主義;

2、任務沒有“吸引力”🧲

3、不完成就擁有更多可能的憧憬

4、過度刺激:太多可能性和想法;

5、覺得無法勝任逃避任務

改變從接納開始,從拖延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開始,把拖延當作只是有害的才是拖延症一直拖延的根本。看到拖延背後的原因,就可以選擇讓拖延再飛一會兒還是換一個更適宜自己的應對。

@


海英的解憂雜貨鋪


只要我們堅持以下四個基本原則就可以了

1.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2.勇於承擔責任,面對人生的難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是前提。指望別人,不是聰明的做法。要學會靠自己,獨立起來。

3.承認現實並勇敢面對現實,尊重事實,正視事實。我們越是瞭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現實瞭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覺,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

4.積極的心理暗示,要不斷提醒自己,自己是可以通過努力克服困難,有人比你聰明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還努力。別再猶豫了,立即行動起來吧。



孕產媽媽學堂


給自己定一個計劃表,用筆寫下來,放到顯眼的地方,找一個人做監督,把自己想的事情告訴他,讓他提醒你!這樣你每天看到他,就會想起你要做的事情,看到計劃表,你就知道你該做什麼事情了!



不知道的小常識


既然要改變拖延症,那麼我們就要先去認識拖延症。

拖延症有完整的定義:是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

《聖經》在從希臘文翻譯成英文的時候,很長時間裡把“拖延”的意思翻譯成“罪過”。很多事情是不能、不可以、不被允許去被拖延的,而如果辦事人推遲、逃避去完成這些事情,而導致事情沒有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完成,而導致災難的發生或者其他不好事情的出現,這些都會產生“埋怨”、“惱恨”、“冷漠”等不好的情緒。所以如題所說:我們要改變拖延症。

其實拖延症的發生是避免不了的,但是這世界上億億萬萬的事情被完成,那麼肯定是有解決的方法。

答者認為要儘量減少拖延症的出現最好辦的方法就是給自己施以適當的壓力,比如“哎呀都這個點了這項工作怎麼還沒完成,馬上就要上交領導了!”但其實自己給自己下個暗示,讓自己刻意忽略這項任務的完成時間,只記得再過一個小時這項工作立馬就得上交,不然就只能被炒魷魚。

這個例子裡突出一個方法:心理暗示。只有你不斷告訴自己“這件事馬上就要完成不然工作就沒了”這種心理暗示,你自然就會產生一種緊迫感,從而乖乖去工作。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每當你犯拖延症的時候,收拾好工作或者學習環境,退一步講,你不願意收拾環境,那麼就直接閉上眼睛,深呼吸什麼也不想,專注於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算一個來回,數三十個來回。直接睜眼,坐在辦公桌、書桌前,自然就會靜下心,去完成工作。

記住,在完成工作的時候,如果沒有必要用到微信,就把手機關機,需要查資料可以用電腦查詢。這樣可以減少你被多餘事物吸引的來源。


黑馬之鳴


如何改變拖延症?首先這個提問有問題!

是想改得越來越拖延呢,還是戒除拖延症?當然,我們也能理解,你說的是要戒除拖延習慣。看了許多網友的回覆,有很多文筆都不錯,寫的很精彩,但這些只是一些好文章,真能幫你改掉這拖延的習慣嗎?我看未必!

所有的惡習都是符合人性的,幾千年來人性幾乎不變,所以說,要改掉多年養成的惡習,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步驟,簡直是異想天開!貪婪,恐懼,懶惰,好色,好奇,享受……這些都是與生俱來的人性。人的成長就是在對抗這些惡的人性中昇華!

拖延症是一種習慣。要戒除一種壞習慣的最有效方法是,培養一種好習慣,用一種好習慣去取代了一種壞習慣(奧格.曼狄諾)。奧格.曼狄諾在他的暢銷書《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裡給出了戒除拖延症的方法和步驟,可以改變10%人的壞習慣。為什麼說只有10%呢?雖然按照書中的方法去做,100%能改變你的壞習慣,但是能按照書中方法去做的人只有10%,即使書中講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養成每天閱讀三次同一篇文章的習慣,每次只需3分鐘。

至於你想養成什麼好習慣,就讀培養這種習慣的文章作自我催眠,方法非常有效,得到無數次的印證。書中構思奇巧,值得一閱,希望你是哪10%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