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跟著成語去打卡:舳艫千里

跟著成語去打卡:舳艫千里

公元前106年的冬天,漢武帝南巡狩獵長江流域,在安徽省樅陽縣留下一段傳奇。據說當時漢武帝率領文武百官來到樅陽江邊,突然發現西南方江面有蛟龍作亂,掀起狂風惡浪,漢武帝親自挽弓射蛟,在樅陽演繹了一場滅蛟平患、為民除害的千古盛舉。他還即興創作了一首詩,叫《盛唐樅陽之歌》。《漢書·武帝紀》曾有記載:“五年冬,行南巡狩,至於盛唐,望祀虞舜於九嶷。登潛天柱山,自尋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現在樅陽縣城老城區的達觀山南麓有一個射蛟臺,相傳就是當年漢武帝射蛟的地方,射蛟臺下面至今還有一條老街叫蛟臺裡。而樅陽設縣,也就是從漢武帝到樅陽這一年開始的。

跟著成語去打卡:舳艫千里

“舳艫千里”的成語典故,就出自於此。

跟著成語去打卡:舳艫千里

銅陵市樅陽縣位於長江之畔,歷史悠久,山清水秀。早在西周時期就是宗子古國所在地,春秋戰國時期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埠碼頭之一。

樅陽有“詩人之窟、文章之府、氣節之鄉”美譽,一度是皖江文化中心。樅陽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有文學家、思想家方以智、“桐城文派”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以及美學家朱光潛等知名人物。境內有“山浮水面水浮山”的國家4A級風景區浮山景區、“西來漢武作高歌”的旗山漢武文化生態園、“眼前盡是瀟湘景”的白蕩湖風光。老桐城“八景”樅陽佔了四處(浮山夕照、樅江夜雨、竹湖落雁、荻埠歸帆)。

出處:

《漢書·武帝紀》:“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

釋義:

舳:船後持舵處;艫:船前刺棹處。形容船多,首尾相接,千里不絕。

打卡地:

銅陵市樅陽縣。

周邊旅遊推薦地:

漢武文化生態園、浮山風景區、大青山生態旅遊區、銅陵大通古鎮、白蕩湖溼地公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