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一战的时候,面对堑壕战的惨烈搏杀,战场一度呈现相持阶段。相比于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在奥匈帝国和德国的夹击下,本身战斗力低下的俄军,鲜有出彩的表现,双方战损比一度高达5比1,几乎是被德国和奥匈帝国压着打。但是在1916夏天,俄国陆军上将布鲁西洛夫发动的“布鲁西洛夫攻势”却格外的出彩,这一战几乎打垮了奥匈帝国,也启蒙了二战德军的闪电战术。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布鲁西洛夫

1916年时,协约国东线的主力俄国已经早已经外强中干,疲惫不堪。在同盟国占据优势的轮番进攻下,俄国损失惨重,只是碍于皮粗肉厚,咬着牙硬扛着。面对这血量巨大的北极熊,同盟国深知短时间内击败它是不现实的事,于是决定将主要兵力集中在西线,企图一举打掉法国,然后在回过头来,一记凶狠的直拳干掉俄国。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1916年 2月,同盟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面对德军强势进攻,法国只能浴血奋战,损失惨重。正面刚不过, 那怎么办?只能侧面搬救兵啊!于是,在俄国最大的资金和军火供应者法国的请求下,沙俄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来缓解西线的压力。

很显然,当尼古拉二世提出这意见时,俄军高层将领几乎全员反对,没有办法,正面硬刚德军那不就是送菜嘛!于是,尼古拉二世只能把总参谋长布鲁西洛夫派到前线镇住场子,并同时兼任实力最强的俄国西南方面军的司令。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到达前线后,布鲁西洛夫了解情况后,改变了俄军传统的侧翼迂回,一个主攻”的打法,决定采取“多点进攻,一点主打”战术,达到迷惑敌军,分散其兵力的目的。

当时,整个方面军同时在20至30处开始进攻准备,掩护第8集团军的助攻。对于这俄军突发的战术,奥匈帝国的军队傻眼了。俄军共有步兵57万人,骑兵6万人,火炮1938门;奥军共有步兵45万人,骑兵3万人,火炮1846门。虽然俄军兵力占优,但当时的西方军事家仍不相信俄军有实力突破奥匈帝国军队的防线。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此战哥萨克骑兵功不可没

6月4日,俄军展开了全面进攻,在一轮对敌人猛烈的炮击后,322公里的战线上无数俄军高呼着乌拉乌拉冲向了奥匈帝国的防线。很快俄军便击败了奥军的两个集团军,仅仅两天,俄军便全面突破了奥军第一道防御工事,奥军全线败逃。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6月8日,奥军后勤物资中心卢茨克被俄军攻占,令人搞笑的是,到了这个时候奥军司令斐迪南大公仍然弄不清楚俄军的主攻方向,导致约20万人沦为战俘。仗打到这里,俄军前锋部队已经可以望见喀尔巴阡山口,山口后面,就是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

但是俄军的攻势到了这里也就如同海浪撞上礁石一般,硬生生的止住了。当然,这其中的主因还是俄军糟糕的后勤供应。也正是这样,导致俄军没有足够的弹药储备,被同盟国抓住了机会,及时调整了部署。通过紧急动员,奥军调集了18个师,德军从西线抽掉了15个师派往西线,终于在7月中旬稳住了战局。同时,同盟国利用俄军三大方面军不协调的弱点,加上布鲁西洛夫孤军深入,集中兵力对付布鲁西洛夫。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战争就是资源的比拼

面对战局的骤变,布鲁西洛夫改变了策略,但是落后的装备导致面对装备精良的德军时俄军损失惨重,战斗又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战至9月20日,俄军所有参战部队都丧失进攻能力,被迫于9月底结束了攻势。

虽然战役最终失败了,但是俄军达成了最初的行动意图,有力的支援了法国的凡尔登战役,使德军功败垂成。同时在几个月的战斗中,俄军极大的削弱了奥军的实力(前后损失超过150万人,40多万被俘),而俄军和德军的伤亡也高达85万,因此,此战也被称为世界上死伤最重的战役之一。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此战之后,奥军完全丧失了进攻能力,其本土都需要德军保护才能保全。也正因如此,此战动摇了奥军的统治根基。其治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克罗地亚等地区都出现了独立苗头。这场战役,布鲁西洛夫的大胆突击,却引起了德军的高度重视。

一战俄军最大胜仗,一举打垮奥匈帝国,启蒙了二战德军闪电战术

1918年,德军根据布鲁西洛夫指挥的这场战役的总结,首次提出“突击群”概念,并在西线成功应用。从本质来讲,算是二战德军闪电战的启蒙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