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一戰的時候,面對塹壕戰的慘烈搏殺,戰場一度呈現相持階段。相比於西線戰場,東線戰場就顯得不那麼重要。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在奧匈帝國和德國的夾擊下,本身戰鬥力低下的俄軍,鮮有出彩的表現,雙方戰損比一度高達5比1,幾乎是被德國和奧匈帝國壓著打。但是在1916夏天,俄國陸軍上將布魯西洛夫發動的“布魯西洛夫攻勢”卻格外的出彩,這一戰幾乎打垮了奧匈帝國,也啟蒙了二戰德軍的閃電戰術。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布魯西洛夫

1916年時,協約國東線的主力俄國已經早已經外強中乾,疲憊不堪。在同盟國佔據優勢的輪番進攻下,俄國損失慘重,只是礙於皮粗肉厚,咬著牙硬扛著。面對這血量巨大的北極熊,同盟國深知短時間內擊敗它是不現實的事,於是決定將主要兵力集中在西線,企圖一舉打掉法國,然後在回過頭來,一記兇狠的直拳幹掉俄國。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1916年 2月,同盟國發動了凡爾登戰役,面對德軍強勢進攻,法國只能浴血奮戰,損失慘重。正面剛不過, 那怎麼辦?只能側面搬救兵啊!於是,在俄國最大的資金和軍火供應者法國的請求下,沙俄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進攻,來緩解西線的壓力。

很顯然,當尼古拉二世提出這意見時,俄軍高層將領幾乎全員反對,沒有辦法,正面硬剛德軍那不就是送菜嘛!於是,尼古拉二世只能把總參謀長布魯西洛夫派到前線鎮住場子,並同時兼任實力最強的俄國西南方面軍的司令。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到達前線後,布魯西洛夫瞭解情況後,改變了俄軍傳統的側翼迂迴,一個主攻”的打法,決定採取“多點進攻,一點主打”戰術,達到迷惑敵軍,分散其兵力的目的。

當時,整個方面軍同時在20至30處開始進攻準備,掩護第8集團軍的助攻。對於這俄軍突發的戰術,奧匈帝國的軍隊傻眼了。俄軍共有步兵57萬人,騎兵6萬人,火炮1938門;奧軍共有步兵45萬人,騎兵3萬人,火炮1846門。雖然俄軍兵力佔優,但當時的西方軍事家仍不相信俄軍有實力突破奧匈帝國軍隊的防線。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此戰哥薩克騎兵功不可沒

6月4日,俄軍展開了全面進攻,在一輪對敵人猛烈的炮擊後,322公里的戰線上無數俄軍高呼著烏拉烏拉衝向了奧匈帝國的防線。很快俄軍便擊敗了奧軍的兩個集團軍,僅僅兩天,俄軍便全面突破了奧軍第一道防禦工事,奧軍全線敗逃。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6月8日,奧軍後勤物資中心盧茨克被俄軍攻佔,令人搞笑的是,到了這個時候奧軍司令斐迪南大公仍然弄不清楚俄軍的主攻方向,導致約20萬人淪為戰俘。仗打到這裡,俄軍前鋒部隊已經可以望見喀爾巴阡山口,山口後面,就是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

但是俄軍的攻勢到了這裡也就如同海浪撞上礁石一般,硬生生的止住了。當然,這其中的主因還是俄軍糟糕的後勤供應。也正是這樣,導致俄軍沒有足夠的彈藥儲備,被同盟國抓住了機會,及時調整了部署。通過緊急動員,奧軍調集了18個師,德軍從西線抽掉了15個師派往西線,終於在7月中旬穩住了戰局。同時,同盟國利用俄軍三大方面軍不協調的弱點,加上布魯西洛夫孤軍深入,集中兵力對付布魯西洛夫。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戰爭就是資源的比拼

面對戰局的驟變,布魯西洛夫改變了策略,但是落後的裝備導致面對裝備精良的德軍時俄軍損失慘重,戰鬥又變成了一場單方面的屠殺。戰至9月20日,俄軍所有參戰部隊都喪失進攻能力,被迫於9月底結束了攻勢。

雖然戰役最終失敗了,但是俄軍達成了最初的行動意圖,有力的支援了法國的凡爾登戰役,使德軍功敗垂成。同時在幾個月的戰鬥中,俄軍極大的削弱了奧軍的實力(前後損失超過150萬人,40多萬被俘),而俄軍和德軍的傷亡也高達85萬,因此,此戰也被稱為世界上死傷最重的戰役之一。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此戰之後,奧軍完全喪失了進攻能力,其本土都需要德軍保護才能保全。也正因如此,此戰動搖了奧軍的統治根基。其治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克羅地亞等地區都出現了獨立苗頭。這場戰役,布魯西洛夫的大膽突擊,卻引起了德軍的高度重視。

一戰俄軍最大勝仗,一舉打垮奧匈帝國,啟蒙了二戰德軍閃電戰術

1918年,德軍根據布魯西洛夫指揮的這場戰役的總結,首次提出“突擊群”概念,並在西線成功應用。從本質來講,算是二戰德軍閃電戰的啟蒙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