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徐崢《囧媽》網絡免費播放後遭到院線聯合抵制,他動了誰的奶酪?

超級錢吧


下午剛通過西瓜視頻免費觀看了《囧媽》,說實話,雖然電影的整體構思不錯,但與前兩部、尤其是《泰囧》比起來,的確是差了一點。如果是傳統的渠道上映,票房能突破10億就算非常之不錯了!

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原因,很多城市(包括我所在)都按“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一切戶外集聚活動被取消。電影院、KTV、酒吧一律臨時關閉。

在這種電影院關閉、春節檔電影全部下架的情況下。字節跳動(頭條母公司)以6.3億元的價格購買了《囧媽》的“首播權”,通過旗下產品向10多億網友免費播放。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線下首映的規則,必然動了很多人的奶酪,受到一些抵制(負面新聞),也是正常的!

首先,影院、院線“利益”受損

在《囧媽》宣佈網絡首映之後,最先跳出來反對的,就是各大院線、影院。目前,已經30多個院線發佈聯合聲明,要抵制歡喜傳媒和徐崢呢!

為何這樣做,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切都是為了利益而已!要知道,一般電影票房收入當中,院線的分成大致可佔到60%,而電影製片方(含投資人)只能分到40%左右。

這樣的“遊戲規則”之下,不管影片票房如何,作為院線而言,都可以大把的收“銀子”。而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票房為642.66億元,按這比例計算,影院可獲得385億元的“分成”,這塊蛋糕足夠大了吧!

說實話,其實《囧媽》是否進行網絡點播,院線並不會太過在意的。這隻會影響一時的收益罷了,但首映卻萬萬不能放在網絡上。

一旦開了這個頭,那麼可以預料的是,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影片採用網絡首映的模式。這樣一來,相當於是打破了院線賺錢的“飯碗”,你說他們能同意麼!

其次,電影同行的利益也受損

試想一下,網絡的受眾面有多大,10多億網民。而網絡免費首播的方式,一旦被網友普遍認可。那麼未來,那些製片公司、導演拍出來的電影,如果再通過影院首映,會不會受到聯合“抵制”呢!

這對於那些,靠票房“吃飯”的製片公司而言,受《囧媽》網絡首播的影響恐怕更為深遠吧!


財經者思


當年,吳京和《流浪地球》就被中國大半個電影圈罵;現在呢,徐崢和《囧媽》又被大半個電影圈罵。原因,很簡單。

第一,吳京和《流浪地球》被罵,那是因為,大半個電影圈,都搞什麼流量小生,搞什麼假拍,電影費用全用在宣發上,請流量小生身上,甚至其他身上,就是不用在拍攝和製作上。

大家都在騙錢,就是吳京和《流浪地球》,在真拍啊。

所以,大半個電影圈罵他,罵他斷了大家騙錢的路。

第二,徐崢和《囧媽》被罵;那是因為,他動了電影院、院線公司、宣傳和發行公司的奶酪了。於是,這幫蒼蠅就聞風而動,到處攻擊,舉報徐崢和《囧媽》,歡喜傳媒和字節跳動(今日頭條)了。

因為,徐崢和《囧媽》開創了流媒體發行電影的新路。那些所謂的宣發公司,跳起腳來的理由無非是:這不符合慣例。

慣例是什麼,錢,必須你們賺嗎?無知。

那些叫罵的人,阻止不了時代。


董江波


我先把整個事件簡單梳理一下:

事件始末

徐崢的《囧媽》準備提檔24日首映。當時很多影院的工作人員說不考慮他們回家過年的心情。在23號的時候,因為疫情的發展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所有春節檔的電影都開始撤檔。

這其中就包括了徐崢的《囧媽》,但是24日早上,頭條和徐崢突然同時發出消息,25日0點,通過字節跳動旗下的頭條、西瓜視頻、抖音進行網絡首映,而且是免費的。

其中字節跳動花了6.3億的費用買下了《囧媽》的版權。

囧媽網絡首映後,我們可以看到一大半的院線都出來抵制徐崢了。他們的說法是,徐崢的《囧媽》本來折騰了院線一頓,現在突然不顧及他們的感受,直接賣給網絡視頻平臺進行首映。

其實院線的說法也可以理解,畢竟別人花了那麼長的時間去準備,花了時間和金錢。但是這也是可以私下協商,商議賠償金額的。更何況現在的這個情況,每個人都會有損失,即使沒有在線上首映,到時候推遲到線下首映,也會佔用其他片子的排片。

各大院線公司,突然冒天下大不韙,言辭激烈的譴責,完全不顧及所有網友的心情,有一種急紅眼的感覺。

院線最擔心的事情

其實,這件事情的意義,遠遠不止表面上這麼簡單,我們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和字節跳動的合作協議上,就有寫到,以後會嘗試更多的電影在網絡上首播。

最可怕的還是,這份合作協議達成後,歡喜傳媒的股價暴漲43%,這說明投資人對於這種模式的肯定,這就像一層窗戶紙被捅破了。

其實院線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霸道的,分成比例高不說,排片多少都得聽他們的。但是看電影的時間段一天就那麼長,很多電影是得不到排片的,之前甚至有導演在網絡視頻中“跪求”增加排片。

對於院線這種掌握了終端流量行為的不滿,其實很多製作方也是敢怒不敢言,很多內容製作公司的命運,其實是掌握在院線這一方的。

所以內容製作方從來不敢得罪院線,哪怕敲碎了牙往肚子裡吞,也得忍了。這次歡喜傳媒的做法,看得出來,已經是下定決心要得罪院線了,橫一條心,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這個事情一旦開了頭,以後可能效仿者越來越多,很多排片量不高的電影,完全可以尋求線上的合作。有些製作好的電影,只有幾百萬,幾千萬的票房,但是如果放到線上,只要得到了網友的認可,傳播速度會比在電影院更快。

家庭影院將獲得突破

實際上,技術進不到今天這一步,影院和製作方都知道,遲早會經歷從大影院轉向家庭影院這一步的,至少家庭影院未來會搶走很大一塊市場。

電視屏幕越來越大,VR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快,網絡速度的突破,將電影投影到大屏幕電視上,一家人在家裡躺在沙發上看電影,豈不是很愜意。

一些大製作的科幻電影,或者3D電影,可能會選擇線下,但是例如《囧媽》這種小製作,主打故事性的電影,完全不必去電影院看。

每天能上影院的電影只有不到10%,還有90%的電影其實都是浪費掉了,其中也不乏一些製作優良的電影,因為利益關係被斃掉了。

以前視頻網站不想去得罪院線,院線也會定時放一些網絡大電影過去首映,這樣大家相安無事。結果沒想到出現兩個攪局的,字節跳動一直是互聯網的一股清流,不按套路出牌,產品也是越來越受歡迎。徐崢由於有強大票房號召力,也決定做個嘗試。

關於收益

很多人說,不可能有人願意花那麼高的價格在網絡上看,其實不然。除掉所有的成本和分成後,內容製作方只能獲得大概25%的票房分賬。

但是在網絡上播放後,很多宣發成本就基本為0了,線下需要出現的分賬成本也降低了,很有可能網絡平臺只拿20%,內容製作方拿80%。

這樣一算,以前定價35元的電影片,在網絡上只需要定價10-15元即可。在知識產權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這個價格買一部電影,已經完全可以接受了。

現在的視頻網站,充了會員後,還需要花5元錢購買,而且還不是首映電影。況且一個賬號購買,起碼可以2-3個人看,這樣算下來,就非常划算了,所以價格就不是問題了。


小漁的創業信條


看到徐崢《囧媽》免費首播的消息,起初有些吃驚,現在看來值得深思。

看似免費,實則多方受益

首先受益的是春節賦閒在家的龐大觀眾群體,電影的觀影率迅速上升,大家免費觀看,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今日頭條係獲得了用戶和廣告效應,用購買電影版權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觀眾下載APP,因而今日頭條獲得了輿論的好評。

動了誰的奶酪

觸動最大的是院線,本來院線是通過觀眾進電影院購票觀看,現在卻是率先在手機軟件上免費播放,院線的利益自然受損。

電影原本是單一的院線模式,如今這樣的方式更加開拓了多元化的電影營銷模式,院線受到了衝擊。


財思思


字節跳動通過自己旗下的多家公司,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網絡6.3億元買斷,獨家播放《囧媽》,開創了可怕的先例,影視圈的奶酪就此被攪動了。

當年的淘寶

當年淘寶問世的時候,是沒有多少人在意的,但是今天大家看到了網銷的可怕,雙11動輒一分鐘成交上千億,網店遠遠比實體店更具傳播性,網絡真正為每一家小店實現了貨通天下的可能。

互聯網的遊戲

互聯網的遊戲顛覆了傳統的玩法,不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很可能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卻是兔子買單。

而且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是什麼,當年滴滴打車出來的時候,大家以為出租車這個行業要被取代了,結果率先受到衝擊的是廣播,因為的士司機都裝了滴滴的軟件,為了專心尋找客人,都不約而同把廣播停了,沒人聽廣播,就沒有廠商再去投廣告,所以廣播先倒下。

爭奪國民總時間

現在互聯網行業裡有一個新概念,就是國民總時間,因為大家發現所有人用於娛樂的時間是有限的,哪款APP能黏住用戶的時間越長,誰就越可能成功,互聯網行業裡把這稱之為“爭奪國民總時間”。

動了誰的奶酪?

這次字節跳動與徐崢和歡喜傳媒可是實實在在動了很多人的奶酪。

一位影城高管不無擔憂的表示,現在的選擇像極了多年前服裝品牌受不了實體商城的高租金,轉而去馬雲爸爸的淘寶發展一樣。該高管一邊讚歎徐崢的破釜沉舟的勇氣,同時也表示,如果院線不出來抵制,將來的淘寶之於實體店就是前車之鑑。

強烈依靠影城流量的商城高管也極為擔心,如果此次電影《囧媽》免費播出的試水之舉取得成功,大家紛紛效仿的結果就是---沒人去看電影,依託各大影院的商業體,就會沒有人氣,到時候高額的房租,人員開支都將會是問題。

據說浙江電影協會已經集體發聲,將抵制徐崢今後的電影放映。


天下會會天下


徐崢導演的電影《囧媽》在大年初一在三大網絡平臺免費播放,引發了23家院線(包括一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在1月24日的聯合抵制,其中包括萬達電影、博納院線這樣的院線老大。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錢的問題,《囧媽》製作成本為6億,現在頭條兜底給徐崢6億了,徐崢就沒虧本,而電影放到院線上播放,需要達到24億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院線大多數是三七分賬的,大多數利潤都會落在院線上面,現在《囧媽》在網上免費觀看,院線除了賺不到錢之外,還虧錢了,肯定聯合抵制徐崢,以免同樣的事件發生。

徐崢這次做法讓其公司股價大漲,畢竟這次最大得益者是觀眾,頭條也有6億收貨更多的用戶,至於院線方面是虧損的,除了受到疫情影響,放棄春節檔之外,《囧媽》這部電影的宣傳費都泡湯了。

其實徐崢這個做法可以打破國內電影圈的固化現象,院線總會抵制網絡,正如美國好萊塢抵制網飛一樣,國內很多精良的電影都無法從院線中上映,或者排片量過少,排片量多的都是一些商業電影。

如果想要國內電影質量更上一層,需要打破這種局面,這樣小導演小製作也能夠進入觀眾的眼中,美國網飛就是很好的例子,自家制作的電影和電視劇都是比較精良的,優秀的作品才是賺錢的基礎。

我想《囧媽》應該不是第一部“出逃“ 網絡的電影,這僅僅是個開始。《囧媽》出逃網絡,呼喚了中國的新的內容分發模式加快實現, 一個為更多好的內容,好的導演,好的演員和好的電影故事,用來服務給廣大的觀眾的內容分發平臺和更加良性的機制。


財經樂少


《囧媽》是“叛徒”還是“變革者”!

大年三十,歡喜傳媒(01003)一紙公告,在僅僅100分鐘裡,歡喜傳媒股價就已經漲了43%。歡喜傳媒目前市值接近62億。

徐崢不愧是營銷奇才,一個人能打中國大半個電影營銷圈。歡喜傳媒直接和字節跳動搞在一起,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一時間振動了整合電影界。

這不僅是一種電影首映平臺的創新,更是對電影產業鏈固有模式和利益鏈條的突破和顛覆。一時間,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囧媽》網絡首播被電影行業集體抵制不足為奇,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影院在單一靠票房模式剛剛建立起來,其他衍生沒有培育好的情況下,很可能在‘襁褓’中就被幹掉了。

徐崢這個人,長著一副豬八戒一樣喜感隨和的臉,做起事情來有一種大膽、決絕的梟雄氣魄。





行風財經


大家好,我是勇談。對於徐崢的過年影片《囧媽》以6.3億的價格出售給頭條系後,頭條給廣大條友送了一個春節福利,免費讓頭條系的使用用戶免費觀看。資本雖然對於徐崢的這次操作給予認可,但是毫無疑問徐崢這次無奈之舉動了傳統院線的奶酪。包括萬達在內的全國20多家連鎖院線集中抵制正是這次集中體現。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大家需要搞清楚電影傳統的銷售渠道是什麼,就明白徐崢此次操作遇到這麼多抵制的原因了

在我國一般來說一部電影經歷過籌備階段(籤劇本、尋找投資人,尋找導演、編劇等組成劇組)、拍攝階段、後期製作和關於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尤其是對於一些大製作的電影動輒成本幾億,往往需要尋找購買影片方,甚至於購買方簽署對賭協議。就像此次的徐崢的《囧媽》在出售給橫店影城後就簽署了對賭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影片票房保守估計24億才能獲利。這也是為何徐崢看到勢頭不對就開始提檔的原因,幾點觀察:

第一、新電影一般都是由某影視公司購買後,然後在各大影視公司合作共分票房,影視公司、影院和投資人等的收益主要是依據於票房。這也是這麼多年我國傳統電影上市的途徑,也就是說到頭來投資人、導演等到底能拿多少錢,分多少收益都得由影院說的算。這也是為何每次有電影上市後,明星、導演等都紛紛去各大影院宣傳的主因。

第二、如果說一部電影繞過電影院在其他渠道上市,那麼影院的作用就大大減弱了。尤其是對於一些專門做影院的企業來說,比如:萬達等。徐崢這次做出《囧媽》在頭條繫上映後,不僅躲開了與之前橫店影城簽署的對賭協議,而且6.3億的價格出售還還有結餘。但是作為電影院來說肯定不願意,畢竟電影院等傳統渠道也做出了大量的宣傳,最後卻是“賠錢賺吆喝”連湯都沒有喝到。

電影非得在影院看嗎?這是徐崢做出選擇後很多人第一個疑問,傳統影院確實需要被“教育”了

過去很多年傳統電影院都有點“店大欺客”的意思,畢竟電影院都是大投資,尤其是全國性影院的投資額往往都是在數億甚至幾十億的級別,這可不是一般的投資人能夠承受的。這也是為何不少導演、演員等都要傍大腿的原因,畢竟說到底這些電影院才是他們作品最終的展示地。換句話說,如果跟電影院的關係處不好,哪怕你的電影再好也難有好票房(我就不上你的電影)。這樣的事情在前幾年不是沒有發生過(萬達影城曾抵制過馮小剛的電影)。幾點愚見:


第一、電影被傳統電影院玩壞了,電影確實需要更多宣發途徑。就像上面講的一樣,因為電影必須要在電影院上映的原因,電影院開始愈發驕傲。尤其是對於一些全國性的電影院線來說,利用自己本身的渠道優勢開始對電影製作人進行各種設坎,當然這也與這些年國內電影市場競爭過於激烈有關係。

第二、互聯網視頻的崛起肯定會動傳渠道的奶酪,只是很難取代。類似於今年頭條系收購《囧媽》的事情不會成為普遍現象,畢竟今年是特殊情況;不過對於傳統院線來說也應該提高警惕了,是不是與電影製作人、導演有更好的溝通,更好的合作方式?值得探討。互聯網視頻確實可以作為電影的宣發渠道,只不過不應該成為主要選擇。畢竟線下銷售電影能夠帶來的市場反應和對於經濟的增長更加明顯。

綜上,徐崢《囧媽》網絡免費播放後遭到院線聯合抵制是必然現象,只是希望傳統院線最後能夠與徐崢儘快和解,為中國電影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畢竟徐崢此次操作也是情非得已,如果不是今年的特殊情況存在,相信徐崢不會這樣做。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歡迎大家積極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很顯然,這次免費播放動了院線和影院的奶酪。院線、電影院本來想用囧媽這個大IP吸引顧客,可能電影院的海報展板都換好了,但是,這時候告訴他囧媽不在你們這上映了,網絡平臺免費播放了。院線影院自然受不了,難以接受。

本來想等肺炎緩解了,還能上映。即使票房不如春節,但也有的賺。誰想到頭條和徐崢合作,搞了一個大新聞,免費給大家看,只要下載頭條的產品就可以。於是院線、電影院就不幹了。


這次合作可能會成為一個歷史性事件,雙方都太聰明瞭。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資源更有效的配置。

其實這不能怪徐崢背信棄義。主要原因在於肺炎壞了事。影院都關了,大家都沒辦法去看電影了,即使準備再充分,這部分錢電影院也賺不到了。

徐崢和頭條的這個合作雙方受益巨大。徐崢不用擔心票房不好了,而且在這種大環境下,人設又進一步提高了,全國人民都誇他。

頭條也成功吸引到眼球,拿到了流量,也拿到了新用戶。

這中間動的誰的奶酪呢?損失的就是院線和影院。但是這個事兒怎麼說呢?就像說移動和聯通無法抱怨微信搶了他們的短信客戶。這件事上面不是一個維度。可以說是降維攻擊,但是,影院和院線還是有他們的優勢,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衝擊,但並不會被未來所淘汰。

說的抵制我認為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抵制了那可能更加加速了院線、電影院的衰落。未來徐崢拍這些熱門電影可以都賣給網上用戶。比如賣給頭條等平臺,那無疑就給電影行業做出了一個成功的示範。如果更少的人去電影院看電影。



莫水宏觀經濟


由於武漢的疫情持續升溫,導致春節檔幾部賀歲劇全部撤檔,徐崢的電影《囧媽》也不例外。但讓人意外的是,這部電影竟然在網絡首播,不走院線。對於觀眾來講,這是件好事、對於院線來講,並不值得開心、對於徐崢來講,應該還不錯。

於觀眾

春節檔的電影全都撤檔之後,這個春節對於觀眾而言肯定是不舒服,因為沒電影看。但《囧媽》登陸網絡,開始網絡首播,這對於觀眾來講就是件好事了,畢竟跟花錢去電影院看電影比起來,躺在家裡吃著零食看電影明顯更舒服,而且還省錢了。

於院線

院線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終於形成了單一靠票房盈利的模式。但被《囧媽》這麼一整,基本上就把原先的努力撞出了一個開口。如何彌補,又怎麼阻擋在這個口裡沒有別的電影會出去就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更何況《囧媽》網絡首播,受益的有觀眾、網絡平臺、徐崢團隊,在整個影視圈,唯獨沒有影院,不過不盈利也沒啥。但別忘了,如果不撤檔的話,《囧媽》有能力帶動影院票房的收入。這麼一看,院線肯不舒服,你不僅不讓我賺錢,還要把原本屬於我的錢給別人,他們會不生氣嗎?

于徐崢

至於徐崢是怎麼想的,這個誰也搞不懂。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應該感覺良好。賺到錢了、還贏得了觀眾的口碑。至於院線,他們還是會跟徐崢合作,只不過沒那麼愉快而已,但也拒絕不了。畢竟現在,全國的觀眾都欠徐崢一張電影票了,這樣哪家影院想錯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