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竇建德與廣府城


竇建德(573—621年),隋末河北農民起義首領,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農民出身,幼有膽略,注重氣節。鄉鄰無錢埋葬老人,竇建德就把自己的耕牛送給鄉鄰。竇建德父親去世後,村裡有一千多人送葬,所贈禮品,一概退回。

竇建德與廣府城

大業七年(611年),朝廷要徵遼東,竇建德當了一名二百人的隊長,當時同鄉孫安祖因殺死縣官被緝拿,竇建德把孫安祖暗藏起來,並和孫安祖商議,過去朝廷發兵西征,十有九人死在外邊,今山東饑荒,人心不安,容易動搖,大丈夫不死,應建功立業。現在正該去高雞泊(今河北故城西南)聚義。於是召集逃兵和貧苦農民幾百人一同前往。後官府將竇建德家人全部殺害。竇建德率部下二百人投奔義軍首領高士達任司兵,大業十二年升為軍司馬,擊殺涿郡通守郭絢。孫安祖死後數千人歸竇建德,和高士達兵至萬人,同守高雞泊。大業十二年(616年)高士達敗死,竇建德收其散兵,遂稱“將軍”。竇建德智勇雙全,豁達大度,待人誠懇,愛護士兵,和士兵同甘共苦,重用賢能,很受部下愛戴,各路義軍也紛紛來投,遂為十餘萬義軍首領。大業十三年(617年)與樂壽(今河北獻縣)稱長樂王,攻佔信都、清河等郡。河間之戰,殲滅隋將薛世雄部三萬餘人並將其收編,聲勢大震,武德元年稱夏王,建都樂壽,改年號為五鳳,國號夏。武德二年(619年)率兵十餘萬攻下河北大部郡縣,八月丁未攻克洺州,俘洺州總管袁子幹,袁子幹投降,十月遷都洺州(今邯鄲永年區東南)。築萬春宮,置百官,教民農桑,境內無盜,商旅野宿。竇建德每得戰利品,分給將士,自奉甚儉,其妻曹氏衣著樸素,不穿綾羅。於聊城殲滅宇文化及,並將弒殺隋煬帝的宇文智及、楊士覽等全部斬首,宇文化及及其二子同載於囚車,至大陸縣(今寧晉縣魚臺村)斬殺。竇建德收俘隋朝官人數千,全部釋放,其文武勇士一萬餘人,也各聽其便,願留者也量才使用,遣使到洛陽朝見隋越王侗。

竇建德與廣府城

武德四年(621年),竇建德攻下週橋,俘孟海公。是年,李世民率軍圍攻盤踞洛陽的王世充。五月壬申,竇建德不採納部下意見,發兵三十萬馳援王世充,連下管州、陽翟、滎陽等地,屯軍滎陽,以板渚為陣,西到汜水,南到鵲山,陳兵二十餘里,擊鼓而進。唐秦王李世民到虎牢城上觀察動靜,按兵不動,至中午,夏軍將士飢渴疲勞,唐軍乘機出擊,竇建德被重創,逃至牛谷口被俘,全軍潰敗,後於長安被殺,時年49歲。

竇建德與廣府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