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每一步,與世界同步

這幾天,在網上被兩張照片觸動。


這是第一張照片。


一束昏黃的燈光,一張破爛的桌子,一隅寒冷的角落,兩個風中瑟縮的身影。


穿著粉色棉襖的是河南洛寧的14歲女孩郭翠珠,因要上網課,家裡又沒網絡,所以只能來村支部蹭網學習,父親默默地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兒。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白天我們上的名師課堂,晚上老師在線輔導,我爸爸手機流量不夠,所以到村裡學習。"


村支書說,女孩學習很認真,每天都會來這裡學2小時。


網友評論說,這是現代版的"鑿壁偷光"。


這是第二張圖片。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同樣是受疫情影響,只能上網課的15歲的女孩楊秀花,每天要爬一個小時陡峭的山路,來到距家4公里外的懸崖,窩在崖壁邊上課。


因為附近只有這裡有信號。學校要求每天早上7點45打卡,因此秀花6點就得起床,儘早出門,書包裡裝著饅頭、包子當作乾糧。直到下午5點,天差不多要黑了才回家。粗略計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懸崖邊待上至少10個小時。


偶爾媽媽心疼她,會給她送些熱乎的飯菜,但山路陡峭,秀花怕媽媽摔倒,很少讓她來。


她還打趣,說自己還總結了一套找信號的規律。


"我想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雖然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當下來說是最好的出路。說實話,在這兒學習我也不覺得辛苦和冷。"




常有人說,一些人成功了,那肯定是運氣好,如果自己有這樣的運氣,肯定也能有一番成就。


而事實往往是,這些耍嘴皮子的人,永遠沒機會"天賜好命",功夫都花在嘴巴上,說得越多,錯過越多。


事在人為,這兩個孩子告訴你,你想要有多優秀,就在於你有多自律。當你足夠努力,控制得住惰性,就足以能通過征服自己,去征服世界。




在《萬萬沒想到》這本書裡,曾記錄過美國一個研究組織。


他們花了10年之久,上至採訪政界、商界的無數名人,下至調查在校學生成績的影響因素。


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


一些人實現平生理想,一些人跌入平庸日常。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把一個人和他人區分開來的品質,不是天賦,不是教育背景,也不是智商。


跟任何性格特徵都無關,除了自律。


沒有它,即使是最簡單的目標,看上去也可能就像白日做夢。



想起之前的微博熱搜,高三女孩方艙醫院內備戰高考。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女孩叫黃玉婷,是武漢市的一名高三學生。


她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為是輕症,被獨自收治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來的時候除了日常用品,還帶了一大書包的複習資料。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晚上十點,大多數病人都已經睡下時,婷婷依然安靜地坐在小書桌旁,寫英文單詞,啃《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她說:"六月就要高考了,我不能放鬆,一定要考出好成績。"



這條微博熱搜下,有的網友說,女孩已經滿分了,有的自慚形穢,自嘆不如。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胸中藏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個很自律的人。




你是自律的人嗎?


你是不是曾經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寫下這樣的話: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 親愛的,你再頹廢下去就完蛋了。從今天起,做一個勤奮的人。

· 既然你已經選擇了這條路,那就勇敢地走下去吧!

· 不嘗試一下你怎麼知道自己做不到?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寫下這些話後的幾天內,你決定要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為自己購買了全套的輔導資料,把學習計劃細緻到每一天,每一節課。

甚至會想,只要我努力,一直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可是呢,你堅持下去了嗎?沒過幾天,就恢復了原樣。


在早讀課上特別困的時候,你依然沒忍住打了個小盹;在晚讀班裡嘈雜的讀書聲中,你的思緒依然飄到了九霄雲外;近乎全新的輔導資料也沒有怎麼翻開……更具體的,期末試卷發下來後,你明明已經計劃好了: 語文默寫竟然錯了兩道,一定要把必背的64篇全部整理好寒假好好背一遍;數學立體幾何同一種問題竟然又出現了錯誤,必須重點記在錯題本上常回顧;英語高級詞彙實在太缺乏,考場上能想到的永遠是那幾個單詞和句型,一定要再積累至少十個高級句型……


可是,期末考完了,期末試卷早已被壓在了書桌的最下面,偶爾想起來了內心定好的計劃,也懶得再把試卷翻出來……

如果你也存在著以上的情況,那麼是時候考慮一下你自制力的問題了。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自制力並不是什麼新鮮詞,說白了就是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動和情緒,集中注意力去達成自己原本的目標,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的能力。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是太難了。


你每天好像做了很多題,但為什麼最後又沒有一點效果?


你每天好像忙得團團轉,焦頭爛額,但為什麼最後成績還是沒有一點提高?


你立下一堆學習目標和計劃,但為什麼最後一個也沒完成?


你急吼吼地說要多麼努力,甚至還曾以為自己很努力,原來不過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最後的結果是,想要做的卷子,和本應該完成的作業,都沒有完成。

喪失自制力的後果是讓我們對自己憤怒和質疑:我們有什麼資格談努力?

自制力強的人,永遠分得清主次,拎得清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玩樂。考試在沒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壓力;在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動力。

這就是本質的區別。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人為什麼要自律?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別人優秀的樣子,卻往往忽略了他們為此付出了近乎自虐般的努力。


一個自律到骨子裡的人,看上去大多是無趣的。

“網課照”刷屏:疫情過後,中小學生將出現明顯的兩級分化

在別人出去玩樂的時候,一個人窩在那裡看書;在別人享用著美食的時候,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週末的時光,很多人慵懶地睡到中午,他依舊雷打不動的早起、跑步、看書、工作...


這樣的人,不僅看起來無趣,甚至感覺有自虐傾向,活得一點都不灑脫和自由。


但真實情況是,自律的人比不自律的人要自由得多。


如果你總是隨心所欲,講究及時行樂,不知道努力,別人玩你也玩,別人努力你還在玩,依舊放縱自己。


那麼如此不自律的你,現在看似是自由的,但你會發現自己越活越沒有自由,沒有選擇的資本。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越自律,越有話語權,身體和人生都是如此。


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一個月兩個月也許還是看不出來,但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終將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量變足夠了才可能促成質變。


這就是一個人為什麼要自律的原因,和夢想沾不上邊,就是簡簡單單地為自己以後能真正自由一點,身體和人生都自由一點。


是啊,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才不會把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