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2020年的春節,默默無聞的口罩突然就成了“年貨”,全國甚至一度出現“一罩難求”的狀況。藥店的口罩沒有了,世界各地的口罩也被買空了。有的網友甚至發出感嘆,“人生中第一次搖號不是買房買車而是買口罩”......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今天口罩你“約”了嗎?

沒有什麼是跨界做不了的

隨著疫情的發展,“跨界”這個詞也開始在這種情況下火了起來。

老師跨界做了主播、男生跨界變成了Tony老師、家裡從來不做家務的丈夫也突然跨界成了不僅會刷鍋而且會做菜的全能人。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更為神奇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不少科技企業也紛紛“玩"起了跨界,開始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轉型”成了口罩廠。具體什麼情況那?一塊來看看吧。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爹地寶貝生產的口罩(這個公司主營業務紙尿褲.....)

3000家企業變身“口罩廠”

在這種情況下,恢復口罩產能自然就成為當務之急。就在很多人為了口罩焦頭爛額的時候,國內的各路企業,尤其是車企、建築能源以及科技公司紛紛入局,各行各業累計有超過3000家的企業,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挖石油的

一個月前,中國石化就在官方微博上廣撒英雄帖:我們有原料熔噴布,需要口罩機。您若有富餘、可用的設備,可轉讓給我們,我們將協調生產、增產口罩。增產的口罩,我們可全部收購支持湖北抗疫一線,也可支持企業所在的地方防疫抗疫。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在大家的印象中,說起中國石化和石油,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加油站”。但其實,中石化也是我國最大的醫衛用材料供應商!比如微博提及的熔噴布,就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具有很好的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是生產口罩的重要原料。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微博發出的第二天下午,中石化就已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並進入設備安裝程序。

造汽車的

上汽通用五菱在此次疫情中也沒有閒著,並喊出“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口號。“搖身一變”轉產起了口罩,甚至把供應商也一塊拉上了。

按照計劃,五菱共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以上。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此外,2月8日,比亞迪也宣佈調配資源,著手防護物資生產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援產口罩和消毒液。其口罩產能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0000瓶/天。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產手機的

在這種情況下,OPPO這樣的手機廠商也開始參與口罩的生產。據悉,OPPO採購了設備,正在籌備自己生產口罩,日產12萬隻。OPPO 公關部回應稱:“OPPO 確實調派了一批技術人員與工人,支援相關企業進行口罩生產。OPPO 希望能利用自身的經驗與能力,為疫情防控略盡綿力。”此外,富士康2月5日開始試產口罩,預計日產200萬隻;三槍內衣生產線改做口罩、防護服等等。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這些“門外漢”做的口罩能用嗎?

面對疫情,本土車企和科技企業的確是“倍給力”。那麼也許很多人心中都會有個疑惑:他們生產的口罩能用嗎?(非惡意,純好奇)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明白兩件事:1、做口罩難不難?2、這些企業做出的口罩去了那?

1、做口罩難不難?

“口罩生產工藝並不複雜,如果是全部從0開始會比較難。”有專家表示。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咱們可以看一下春節期間缺口罩的報道。當時由於受制於春節放假、工人返鄉(缺人)、原料停供(原料)、物流停運(物流)等,因此導致“許多群眾買不到口罩”。那麼,如果企業要生產口罩,自然要解決這三個主要問題。對於跨界的“口罩廠”來說,除了原料之外,還需要專門生產口罩的機器。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而許多車企和科技企業敢於跨界,一方面是員工陸續復工(富士康),另一方面則是有技術條件(車企)。

以目前汽車企業為例。

汽車廠的佔地面積基本都是幾十萬平方米起步,這就解決了口罩生產場地的問題;然後改造車間生產線,不用重新蓋房子鋪設管線,基本兩三天就能夠搞定;而且口罩機要比大型的生產線小很多,因此一個工人站在機器前就能夠獨立控制生產。對於工業生產來說,雖然操作的機器變了,但是人員管理沒有太大的改變。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口罩生產機

另一方面,口罩和汽車的原材料和製造技術方面是有重合的,比如車用高分子吸音隔音材料吸音棉,它分為三層,其中第一層和最後一層是聚丙烯纖維無紡布。N95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的材質也屬於聚丙烯纖維無紡布。所以,這一類的口罩由汽車企業來生產,不會特別困難。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2、跨界企業生產的口罩去哪了?

自產自銷。對於人員較多的企業來說,由於其生產線上有大量工人,因此工作時需要大量口罩,而臨時採購會面臨缺貨問題,於是這類企業選擇改建生產線後,自己生產口罩以滿足自身需求。比如富士康就發聲明稱,其生產的口罩“優先用於富士康科技集團近百萬員工內部生產防疫保障,不佔用社會資源,為民眾口罩需求騰出空間。”(感謝~)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主要民用。最近一段時間大家也許深有體會。“朋友從海外代購,口罩XX元XX個”“公司買多了,口罩代賣”等等在朋友圈流轉。就如上面所說,對於生產口罩來說,只要有機器、有材料就可以生產,所以也有不少企業開始製作口罩,通過網絡售賣。(ps,小作坊也可以產口罩,但只能用劣質的布料甚至紙漿製造三無假口罩,所以網絡購買需謹慎)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跨界企業雖說也在生產口罩,但是由於普通口罩與醫用口罩的生產過程有很大的差異,並且跨界企業多數沒有相關資質,因此,能生產口罩跟能生產合格的醫用口罩是兩個概念。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生產口罩對於紡織企業不是難事,在現有機床上改一條生產線,大約三四天就能完成,但這類只適用於民用範圍,無法達到醫用級別。” 紡織業人員表示。口罩“民”轉“醫”基本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從打造醫用潔淨車間,到引進生產設備、原材料的確認、再到下游包裝,都需要一系列評估認證。

總而言之,這些跨界企業生產的口罩能用,但是不適合前線醫用。而幸運的是,目前政府對“緊缺物資”開闢了綠色通道,對部分車企的醫用資格認證也正在有序進行,想必不久後,這些口罩就可以用於前線的醫護人員了。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國產口罩正當時 出口或是趨勢

許多人依稀記得在春節前夕,口罩是香饃饃的存在,由於國內口罩優先供給醫護人員,所以很多用戶都開始託人海外代購口罩(尤其是韓國等地)。但是隨著疫情在其他國家的突然爆發,這種海外代購的可能性會越來越低。

從海外知名的搜索平臺Google上可以看到,近些天口罩已經成為了一個搜索熱詞,其增長趨勢明顯。(人家都開始屯口罩了,你還想代購?)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Google Trends(谷歌搜索指數)上的口罩“face mask”的關注度指數增長·

而從國內的百度指數來看,國民對口罩的熱情“有減無增”。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那麼,國外的口罩夠用嗎?不夠了。

2月底,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國內口罩每日產量達1100萬隻,較前兩週翻一番,但仍面臨供應緊缺問題。政府將嚴格限制口罩出口量,動員所有力量解決口罩供應不足問題。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上個月底韓國首爾的一家超市前用戶在購買口罩

日本政府近期也決定進行補貼加強口罩生產,有關部門已經要求日本國內的口罩生產企業24小時運轉加大口罩的產能。但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再加上“國民病”花粉症開始進入高發期,現在日本每週口罩需求激增為9億個,各地的口罩供應量嚴重不足。

疫情向全球範圍蔓延,口罩的缺口也在不斷擴大。隨著中國國內的疫情陸續得到控制,企業有序復工生產,跨界企業的持續給力,“中國製造”的口罩在開動馬力,爭取早日消滅疫情。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結尾

對了,關於3000企業的數據還真不是標題黨。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當然,這個數據還在持續增加)。而此前,我國就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地,所以無論是技術還是其他方面,我們都要有足夠的信心,不要慌張,大批的口罩已經在生產線上了~~

一夜多出3000家“口罩廠”網友:不慌了

Ps:在寫此文的同時(3月2日),人民日報的最新消息稱,目前我國的口罩日產能和日產量已經雙雙破億,我們離“口罩自由”的日子真的已經不遠了。

在看此文的你,口罩還夠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