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近年來翻拍的歷史劇很多,先有《大明風華》,後有《山河月明》超長片花上線,在影視界掀起了一陣明朝熱。

可無論是被說成虎頭蛇尾的前者還是即將上映的後者,本質上都是以明星作為IP賣點,戲說歷史罷了。

而要說真正的歷史正劇,不得不提這部豆瓣評分9.7,13年前經典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嘉靖末年,大明朝外有倭患,內有人禍,貪官橫行,民不聊生。

嘉靖40年,一場以徐階、嚴嵩為首的黨爭在御前會議上爆發,隨之而來的是影響大明國祚的驚天變局......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等主演的歷史劇,2007年正式上映。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經過十餘年的沉澱,它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無法超越的經典。那它究竟好在哪裡?又是為什麼值得人們用十多年來品味的呢?

他讓雄心勃勃的湖南衛視賠得底兒掉,可十年後它卻成了國產電視劇的巔峰。

01、給電視劇安營紮寨

“今天是一個文學藝術被邊緣化的時代,我就有這麼一個野心,率領一支文學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進電視劇的地盤去。安營紮寨開疆拓土,讓任何文學藝術門類的人看了之後不敢小看電視劇。”

這是編劇劉和平在13年前對《大明王朝1566》的一番評價。

“野心”二字形容的恰如其分,他做到了。它是由一群最具誠意的業內精英,十年磨一劍,傾心傾力打造出的一部電視劇。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1997年,編劇劉和平曾和張黎合作過一部電視劇《雍正王朝》。

有人說那是清戲拍得最好的一部,我們不置可否。但毫無疑問的是,《雍正王朝》為《大明王朝1566》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出十年的功夫,劉和平找到張黎,說到了新戲的事兒,並將自己的野心和想法透露了出來。

此時的張黎剛剛拍完《走向共和》,還正處於巨大的輿論漩渦當中,可他非但沒有回絕反而在看了劇本之後直接答應了下來。

因為張黎“看懂了”劉和平的劇本,更確切的說,張黎明白劉和平文字底下的東西。

先來看第一集當中,有一幕是司禮掌印太監呂芳訓斥乾兒子馮保,指責他不懂為自己留後路;而到了整部電視劇的後半段,則是有呂芳被嘉靖打發去南京守陵與馮保的告別戲。

這情節在劉和平原來的劇本中是沒有的,但張黎卻加的非常精彩。

不僅首尾呼應,還用一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對話拔高了全局的內涵——即大明體制的系統性腐敗。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說到底,《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是一部反腐為題材的電視劇。

“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二十餘年不視朝,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這是在全劇的高潮,嘉靖喬遷新宮時海瑞上奏的《治安疏》。

言語犀利,句句入髓,聽得嘉靖勃然大怒,下旨捉拿海瑞。海瑞則在家早已備好了棺材等著東廠的人到來。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嘉靖是誰?大明皇朝第一人,代表了制度。海瑞是誰?用嘉靖自己的話來說,他是大明的一把利劍:用得好,可以改革弊政讓國家中興;用得不好,那他就是大明的掘墓人。

整個大明官僚中就出了他這一個清流,言外之意就是海瑞已經跳出了制度本身並且是敢於反對制度的人。

大明體制積弊已久。上述所言,弊在何處?弊在嘉靖家國不分,乾綱獨斷。

大家都知道明朝最後是因財政崩潰而亡,而這個根源就在嘉靖這兒。

世上最賺錢的無非專營壟斷,嘉靖把全國的鹽鐵絲綢,瓷器茶葉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嚴黨,只不過是個跑腿的而已,分點零頭。真正的大頭還在嘉靖那兒。

但嘉靖的錢,顯然不是戶部的錢,嘉靖可以“侈興土木”修仙拜佛,可明朝的國家機器一日都不能停轉。

你說那些人精似的內閣大臣們不知道嗎?他們所有人都門兒清著。

但誰敢說?惹惱了不上朝但獨攬大權的嘉靖,輕則罷官,重則沒命。可以說,所有的官僚們都被大明王朝的國家機器進行了利益捆綁,你動彈不得。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海瑞,也只有海瑞,能跳脫出這個圈子了。

類比《人名的名義》、《大明王朝1566》高明就高明在這兒,隻字未提腐敗,而答案卻早已不言而喻在劇情裡了。

02、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如果說導演和編劇是電視劇的主心骨,那麼眾演員們則是重要的枝幹。

包括演員在內的整部劇所有主創人員,一年內只拍了這麼一部戲,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

陳寶國飾演的嘉靖帝,一表雄才也君心難測,喜怒無常的大明帝王呼之欲出。

不苟言笑的外表之下,是眾臣伴君如伴虎的惶惶不可終日。這才是老百姓心裡真正皇帝該有的樣子。

倪大紅飾演的嚴嵩,在抖音等平臺上,許多歷史號的創作者們都拿他作為影視劇中奸臣的典型——

一個老奸巨猾卻又天命難改的奸臣形象赫然出現在熒屏之上,可誰又能想到,當時的倪大紅僅僅才四十歲左右?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再看黃志忠的海瑞,王慶祥的胡宗憲,正派而不做作,既不老俗套的偉光正,又不令人不明所以,幾句話的臺詞,能雷霆如虹也能可似驟雨之勢,三兩下就能將人帶入其中。

至於楊金水、嚴世蕃、徐階等人,則各有各的優點,不誇張地講,《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將“男人戲”演到極致的一座高峰。

還是看第一集中的御前會議群像:未上朝前,皇宮外一片大雪。

司禮太監呂芳便和嚴嵩說“今年冬天下雪,去年80,今年您是79啦。”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暗示嚴閣老躲過了去年周雲逸的那一劫,話裡面是想提醒嚴嵩別再招惹嘉靖帝,給大傢伙添不快。

可嚴嵩說:“等雪下過後,我也可以安那份心了,可以向皇上告老還鄉了。”擺明了告訴呂芳,去年那件事兒還沒完,挨不捱得過去,還得看今天。

也就三兩句話,不動聲色地就過了一招,兩位演員沒有一絲一毫地拖泥帶水,只有細細品讀才能看明白。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各位臣工就位,此時的畫面對準了空無一人的龍椅,暗示嘉靖帝很多年沒有上朝了。

畫面一轉,幕後的嘉靖皇帝雙腿盤膝而坐,雙目緊閉不動聲色地聽著臺前。

呂芳開始定調子:“各位還是按照老規矩,報上賬來我們能批則批,不行再討論。”顯然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嚴嵩顯然不想放棄這次打擊清流(徐、高等人)的機會,除了列舉各項開支外,還是把周雲逸的死搬了出來,並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

“要是今年不下雪,我們這些人起步都要辭官回家了?而去年臘月,宮門沒下雪,有些人就藉著這個誹謗朝廷。”

剛說道“誹謗朝廷”四個字,幕後的嘉靖帝就心領神會的睜開了雙眼,此時的鏡頭給了一個特寫,可以看到嘉靖先是睜眯著眼斜視了一眼前堂,才睜開的眼。

說明嘉靖心中的不滿,嚴嵩的話說到他心裡去了。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曹雪芹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在《大明王朝1566》中,演員沒有任何一句臺詞、一個動作是多餘的,一舉一動都有著不同的寓意,令人如痴如醉。

而這一切除了優秀的腳本外,演員的實力佔很大一部分,沒有演技根本拍不好歷史正劇。

03、水清水濁,皆可濯我足

其實,當我們看完了整部劇,站在全局的角度來看,那它想傳達的意義便已經跳脫歷史,站在中華文明的高度上了。

最後一集中,有一段很經典的海瑞和嘉靖的“江山之辯”:

究竟什麼是“清”,什麼是“濁”,“清”和“濁”究竟是為了什麼?無他,唯“天下”二字爾。

陳寶國演皇帝害湖南臺收視暴跌?13年後《大明王朝》成國劇巔峰?

中華文明幾千年來都在這種相互矛盾的關係中發展而來,君臣矛盾,階級矛盾,黨同伐異諸如此類。

是的,我們需要海瑞這股清流的浩然正氣,也需要嚴嵩這般的老辣手段。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陰陽調和,方是中國的的根源所在。

而誰能玩好這一手平衡之術,誰就是那個時代的最大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