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2015年,如果說影視圈有什麼大事?

《琅琊榜》的橫空出世絕對算是一樁。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這部根據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沒有炙手可熱的當紅小鮮肉,也沒有花樣百出的前期宣傳,卻在播出後,一躍成為現象級爆款。

《琅琊榜》的火爆,原因太多:劇本經細心打磨,服道化製作精良,全員演技在線……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兩個字:態度。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前不久,《琅琊榜》的續集《風起長林》開播。50集,很快就播完了,可惜熱度平平,全無當年的火爆。

為什麼?

若說它在水準上有所降低,我想大家都是不服氣的。

《琅琊榜》細心雕琢、苦心打磨的態度,《風起長林》一絲不苟地全繼承了。

但要成為現象級,除了態度,還需要一樣東西,叫:開創性。

多年來,我們的古裝劇,多數可以直接歸納到這兩類中:歷史正劇,古裝偶像劇。二者界限分明:

正劇卯足勁往嚴肅了拍,表達的主題多與國家治亂有關。拍得好的,如巔峰之作《大明王朝》。也有拍得比較雞肋的作品,純敘史實,缺少思考。

古偶劇呢?主題必包含男歡女愛,那麼就變著法子把“愛情”拍出各種花樣。古偶若是用心,也能拍出比較好的作品,比如從前的一些武俠劇,近年來的《甄嬛傳》等。如果不用心……不說了。

單以雅俗論優劣,歷史正劇當然應該甩開古偶一大截。

可陽春白雪,也意味著曲高和寡。

剋制的表達、嚴肅的內容、深刻的主題,無一不在提升著觀看的難度。

《大明王朝》好得快成仙兒了,收視卻慘淡得讓人心疼。

而古偶,則相對容易賺得盆滿缽滿。於是各種各樣辣人雙眼,毀人三觀的古偶鋪天蓋地而來,把觀眾折磨得身心俱疲。

就在大家忍無可忍,急需來盆清水洗洗眼的時候——《琅琊榜》低調出場。

架空的朝代,琅琊閣、江左盟等開掛的設定,顏值爆表的男女主演……形式上,都是古偶的標配,可在思想內容上,卻不甘平庸。

《琅琊榜》突破了古偶的侷限,奮力地承擔著正劇的職責。它在這兩者之間,探尋到了平衡的可能性。

於是,在2015年,在觀眾被各種瑪麗蘇爛劇圍困近十年之久時,它以我們喜愛的方式出現,一舉勾起了被我們遺忘已久的鑑賞力。

這就是《琅琊榜》的開創性,也是它能驚豔世人的地方。

所以,它必將成為傳奇。

時也運也。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風起長林》缺少的,正是這“時也運也”四個字。

未出播前,新的演員陣容就嚇退了一波人。

播出好多集後,我帶著疑慮點進去,然後發現——真的只是演員換了。

製作一如既往精良。

故事一如既往精彩。

反派也一如既往的多謀善斷。

最重要的是,風骨猶在。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這風骨,自然既是指長林軍魂繼承了赤焰軍魂,也是指《風起長林》的製作態度繼承了《琅琊榜》。

《風起長林》的故事,與《琅琊榜》隔了一代。

被梅長蘇從掖幽庭救出的祁王遺腹子蕭庭生,已是進入暮年的老人了。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膝下有兩子,長子蕭平章沉穩睿智,被立為長林世子。

次子蕭平旌武功高強,聰明好動,心思單純,一直生活在父兄的保護之下。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開篇,蕭平章就懷疑自己的出身,上琅琊閣尋求答案,得知自己確實是養子。

這個梗夠拿來撐10集狗血橋段了吧?

但《風起長林》沒有這麼用。

得知了答案的蕭平章,選擇了:不在意。

因為老王爺確實沒拿他當外人對待,給予他的期望、厚愛,比親生兒子更甚。平旌亦視自己為最親密、最依賴的兄長。而自己,也以同樣的感情回報著他們。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人心既聚,有沒有血緣關係,不要緊。

但長林王府,也不是無堅不摧。因為赫赫功名,樹大招風,朝堂之上看不慣長林的人太多了。

他們盼著長林軍能吃一次敗仗,於是擅自做了一點手腳。

這些看不慣長林王府的人,也並非都是嫉賢妒能之輩。相反,他們認為自己的所為,是在為國、為陛下盡臣子本分。他們甚至也相信長林王府忠貞不二,只是在疑懼未來。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但沒想到,黃雀在後,有人藉機做了更大的手腳……

反派在不同的陣營,各自專注於自己的謀劃,他們有時親密合作,卻互相不能坦誠相告。濮陽纓是為復仇,蕭元啟是為實現心中抱負,皇后一心為了自己的兒子,荀白水口口聲聲為了“陛下的江山”。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他們攪弄得大梁風雲變色,動盪不安。把長林逼到無路可退。

而正是在這最艱難的時刻,那些從《琅琊榜》繼承而來的家國情懷、忠孝節義、赤子之心,才再一次在長林王府爆發出最感人的力量。

《風起長林》是續寫的傳奇。

雖然沒有實現突破,但它完全配的起琅琊榜的前綴。

今年,是2018年。在過去的一年裡,國產劇呈現出大規模的回溫。《人民的名義》《河神》《大秦帝國之崛起》《情滿四合院》《軍師聯盟》《無證之罪》《白夜追兇》……這些作品破冰而出,讓觀眾驚喜地發現:原來國產劇,還是可以拍的很好的。

沒錯,觀眾不是沒有鑑賞能力,這些好劇的爆紅足以證明。

觀眾真正缺少的:是有人把優秀的作品推到他們面前。因為只有比較,才能見優劣。

年紀大些的人,見識過國產劇曾有的高水準,如今的回溫,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欣慰。但對於部分00們後來說,某些好劇,是啟蒙啊!他們曾在電視面前,被商業廢料裹挾吞沒,沒得選擇。如今,能遇到一部三觀正、尺度小、屁話少的《琅琊榜·風起長林》,幸也。

《風起長林》雖沒有開創之功,可它猶守著那份態度,守著初心不忘。單憑這,我就想把《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推到你們的面前。

《風起長林》也好看,可它為什麼沒有像《琅琊榜》一樣大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