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野釣鯽魚什麼樣的天氣是釣不到的,什麼樣的天氣魚兒吃口多?

雨季來釣魚


影響魚情的因素眾多,比如水溫、水質、溶氧量、走水等等,但各因素對魚情影響有主次之分,有的因素作用大一些,有的則小一些,所以釣魚人判斷魚情好壞,更應關注這些主要因素。回到釣友的問題,野釣鯽魚什麼樣的天氣吃口少,什麼樣的天氣吃口多,而天氣因素則在眾多因素中極為關鍵。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闡述。

1、鯽魚的習性特徵,是在各種天氣狀況下吃口好壞的基礎

2、哪些天氣狀況下,野釣鯽魚難釣或魚情差

3、哪些天氣狀況下,野釣鯽魚吃口迅猛

4、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不利天氣下,也可能有好魚情

鯽魚的習性特徵,是在各種天氣狀況下吃口好壞的基礎

每種魚都是最適宜的水體溫度,且各有不同,比如鯽魚在16-26℃範圍內,活性最高、覓食最積極。一旦水溫過高或過低,鯽魚的生理特徵都會受到抑制,嚴重時甚至停口,不再攝食。再者鯽魚屬於冷血變溫動物,體溫隨周圍水體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夏季水溫較高,魚的體溫也隨之升高;冬季水溫長時間處於0-10℃間,鯽魚的體溫也大致在此。鯽魚會通過體液調節體溫,最大程度地接近水體溫度,據測量鯽魚的體溫與水溫的溫差可維持在0.5-1℃範圍內,不過體溫調節的過程中,鯽魚需要調動全身各個器官的配合,常用強烈的不適感,因此鯽魚更偏好在水溫溫度的水域逗留、棲息。

最後是水體的溶氧量。水體溶氧量與水體深度、氣壓、水質等因素都有關係,魚對溶氧量極為敏感,一旦溶氧量不足,魚的活性、攝食慾望都會降低。

哪些天氣狀況下,野釣鯽魚難釣或魚情差

上文對鯽魚的習性特徵做了描述,可見鯽魚對水體環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有些情況下,鯽魚的魚情可能較差,具體如下。

氣溫過高或過低時:氣溫過高或過低,水溫也會相應變化。正如上文所講,鯽魚活躍的水體溫度過高或過低,特別是水溫高於32℃或水溫低於5℃時,鯽魚基本處於停口狀態,因此氣溫較好或氣溫較低的天氣,並不適合垂釣。

氣溫突然降溫或升溫的當日:突然降溫或升溫,特別是溫差超過10℃以上時,降溫當日鯽魚處於調節體溫的過程,不適感強烈,覓食慾望低,所以在這樣的天氣,也不合適垂釣。

氣壓低的陰天天氣:並非所有的陰天魚情都差,這與氣壓有關。比如夏季氣壓低的陰天天氣,水體溶氧量低,此時的鯽魚因為水體缺氧,經常上浮,有不適感,自然無攝食慾望,此時也不利於垂釣。

大雨天氣下:如果是大雨天也不適合垂釣,雨量、雨滴大,與水面劇烈碰撞,產生較大的生意,此時的魚容易受到驚嚇,所以通常會想躲藏起來,因此也不利於垂釣。

哪些天氣狀況下,野釣鯽魚吃口迅猛

既然有些天氣狀況,不利於垂釣,自然有些天氣利於垂釣鯽魚,具體如下。

氣溫連續多日穩定:河流、湖泊的水體溫度,如果連續幾日溫度,不波動,當然水溫也不宜過低或過高,此時魚已經完全適應水溫,活性以及恢復,所以此時垂釣一般有好魚情。

降溫的前一天:與人不同,魚長期生活在水中,對氣溫、水溫變化的感知能力遠超人的認知,通常在1-2天都會感知得到,而降溫時鯽魚需要調節體溫,消耗大量能量,所以為儲備更多的能量,有經驗的釣魚常趁機揚竿,一般都有不錯的魚情。

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不利天氣下,也可能有好魚情

前文也提到,影響魚情的因素眾多,各因素相互作用,因此對魚情好壞有時難以斷定。比如冬季多西北風,會降低水溫,一般認為不會有好魚情。但如果背風向陽,在加上釣深釣遠,有個好魚情也是有可能的。筆者曾在聊城徒駭河冬季野釣,西北風並不小,筆者選擇的釣點在一個堤壩下面,恰好當住西北風的侵襲,筆者當天釣了不少大鯽魚。所以各種天氣情況,在各種因素作用下,也會有好魚情。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魚的習性特徵,然後對各種天氣情況的好壞魚情做了介紹,最後對個別不利天氣狀況下,依然有好魚情做了說明,不難看出,天氣對魚情的影響是顯著的,釣魚人在實際垂釣中,更應提前對天氣有些瞭解,這樣可初步判斷大致的魚情。


野釣分享


天氣和魚獲的多少是密不可分的,天氣好,魚獲多,天氣不好,魚獲大大下降,常聽釣魚人,今天天氣不錯,出發釣魚,等等。今天我來講一下釣魚,天氣好不好是如何定位的呢!

先說不好的:

1、氣壓,氣壓過低,魚獲不會太好 ,氣壓低了,魚兒不吃鉤 ,在窩子裡亂遊,煩躁的很,所以氣壓過低,不適合出釣,那氣壓多少合適呢?氣壓在1000hpa以上,魚口明顯好很多,所以出釣前看看今天氣壓多少。

2 、下雨天,打雷天,不易出釣,雖然魚口很好,下雨好釣魚,但同時伴著危險,所以下大雨,打雷天氣不易出釣。

什麼天氣好釣魚:

1、例如下雨好幾天,天氣溫度下降,而突然轉晴,溫度上升,這樣的天氣好釣魚,魚獲會大大增加。

2、夏天持續高溫,下小雨天好釣魚,氣溫下降,魚口大開。

3、雨後好釣魚,雨後水裡含氧量高,魚活性增加,魚口就增加,自然而然魚獲就增加。


淺瀟淡灑


鯽魚是一年四季都可以作釣的魚種,這一點對釣魚人來說是最開心的。但是釣魚人都知道在什麼樣的天氣下出釣收穫要好一點,什麼樣的天氣下會收穫不好或者空軍。

以我的釣魚經驗先跟你說說不適宜出釣的天氣吧!

  1. 天氣陰晴不定不適宜出釣,因為陰晴不定導致水溫溫差較大,鯽魚是趨溫性魚類,一般開口較少。可以嘗試釣深水試試。
  2. 水位忽降不能釣。俗話說漲水魚落水蝦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水位的忽降,鯽魚是膽小的,它也還怕,想要它開口難。
  3. 悶熱天氣不適合釣魚,氣壓低,魚兒也會悶,可能會起伏在水裡亂竄不吃鉤。還有好多種因素不適合釣鯽魚就不一一說明了。

在簡單說說哪些天氣適合釣鯽魚吧

雨後天氣溶氧量高,魚兒活躍度也高,肯定吃口也多。一般天氣熱的時候最明顯,由於天氣悶熱魚兒不開口,一場雨後河裡就跟開了增氧泵一樣,活躍度很高鯽魚也就有了吃口的慾望,收穫不會差。

低溫天氣魚兒吃口很猛烈也是釣斤鯽的好天氣。特別春秋2個季節一般都好釣鯽魚,春天萬物復甦鯽魚藏了一個冬天急需能量來補充自己所以吃口不會差。秋天鯽魚為了儲存大量食物為了過冬所以吃口也不會差。

以上是釣鯽魚的一些小經驗希望能幫到你,最後最為釣魚人呼籲大家留大放小,愛護環境隨時帶走自己釣魚留下來的垃圾。謝謝大家。


釣遍天下野河溝


對於老釣友來說什麼樣的天氣適不適合垂釣,大概都是略知一二,天氣因素對垂釣過垂影響的確很重要,它直接影響魚兒的活躍度和魚兒開口吃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溫度:

準確來說如果碰上小降溫,和小升溫的天氣不建議出釣,像冬季極冷時很多魚乾脆進入半休眠狀態,不動不吃別說魚兒開口了,所以溫度的高低 (應該說是水溫)直接影響魚兒的活躍性,活躍性好魚吃食兇吃得多,活動區域廣。

二,溶氧量:

水中含氧量不足,魚兒身體缺氧,身體機能下降,自然不會開口吃食,缺氧嚴重魚就會浮頭,別說到釣魚。

野釣地點水質受到汙染,電魚,網魚受到驚嚇等很多因素導致魚不開口因素。

三,釣魚最理想的天氣:

久雨初晴,風和日麗,涼爽宜人,久晴初雨,毛毛細雨,風平浪靜都是最佳釣魚的天氣,上鉤率高,相反,悶熱將雨,久晴不雨,久雨不晴,大風大雨,風急浪惡都是不宜垂釣的天氣。


所以不管什麼季節,都應該瞭解天氣變化,選擇不同釣位和釣點,才有好的魚獲!


江哥視野


天氣確實是決定野釣鯽魚魚獲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要知道什麼樣的天氣魚不開口,什麼天氣魚吃口多。主要是要了解鯽魚的生活習性,然後結合老釣魚人留下來的經驗諺語去對照判斷。

鯽魚習性

鯽魚是底層魚類,喜陰怕光、喜涼怕熱,謹慎膽小,耐低溫,耐低氧。雜食性魚類,葷素皆吃。

小結:從鯽魚習性和平時作釣經驗可以得知,鯽魚有這幾個特點。

1、生活在水底,因為膽子小,喜歡躲在有障礙物的水域,像樹蔭下水草叢等地方。

2、喜陰怕光,喜涼怕熱。即使在淺水區,它也是喜歡在草洞草邊,天熱不會到淺水,躲深水裡去了。喜歡涼快的水溫。但不代表它喜歡冰天雪地,冰天雪地雖然凍不死它,但魚是恆溫動物,那種環境下它也不開口。

3、耐低氧低溫,這從它能生活在水底就能看出,水底水溫是夏秋涼、春冬暖。耐低氧,不代表它不喜歡氧氣充足的水域,耐低氧只是相對於水面上的白條等魚類而言。

適合作釣鯽魚的天氣

仲春到仲秋時節,可釣小雨後,或者晴天氣溫穩定且有風的天氣。但要注意的是,夏天白天熱,不適合釣鯽魚。

仲秋到仲春時節,同樣是選擇天氣穩定的時間。這個時節,白天全天可釣,夜晚也能釣。但要注意的是,寧釣變天前,不釣降溫後。



一天之中,個人覺得早晚作釣還是比較好一點。尤其傍晚或上半夜,這時天色較暗,膽小的鯽魚開始到處覓食。不過在冬天的中午,則可以選擇背風向陽、有水草的淺水區。

以上是我的拙見,我是墨海,一名喜歡野釣的八零後,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交流!


墨海遊釣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主要是依據鯽魚的生活習性做出判斷。

先來看看鯽魚的生活習性,鯽魚屬於雜食性魚類,耐氧,耐溫,耐寒度較高,所以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它們的身影。由於鯽魚的食性雜,耐氧耐寒耐高溫等特點,一年四季都可以選作垂釣的對象,也是釣友喜歡垂釣的魚種之一。

野釣鯽魚什麼樣的天氣是釣不到的呢?個人觀點如下:

1,溶氧量低的天氣。

氧氣是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在氧氣足的情況下,鯽魚就會表現的比較活躍。如果是溶氧量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們為了活命,往往會選擇上浮到水面來維持生命體,這時想釣到它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你就是把餌料放在它們嘴邊也不會感興趣的,這個我的的確確測試過。

2,日夜溫差大的天氣。

由於鯽魚的感知器官很靈敏,水溫的變化它們是能時刻感知的到。在日夜溫差大的天氣裡,鯽魚會逐溫而動,也就是哪裡溫度適宜就會往哪裡遊動,導致鯽魚的活動範圍就加大了,給我們垂釣時誘釣到它們造成了困擾。

3,天氣突變的時候。

突然的氣溫變化,會使鯽魚一時適應不了,它們會紛紛選擇遷移到深水水域減少活動,或者閉口不食(因為深水水溫有延後性),這時垂釣時就很困難了。但這種情況在氣溫較高的天氣表現的不明顯。

4,水位突然下降或者上升。

由於水位突然下降或者上升,鯽魚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會使鯽魚感到恐慌,它們會選擇潛到深水區或者它們認為的安全地帶躲藏,短時間內基本上處於閉口的狀態。

當然,影響鯽魚不開口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超低溫或者超高溫時,水域被捕撈過,受到過度驚嚇時等等。

什麼樣的天氣魚口好呢?

第一,氣壓高,溶氧量高的天氣。

這個是鯽魚活躍的先決的條件。一般氣壓在1000pa左右釣鯽魚是合適的.

如果低於1000pa過多時,氣壓低就會導致水中的溶氧量低,造成魚兒缺氧的現象,這時的鯽魚就會選擇減少活動,或者閉口不食。

第二,溫度適宜。

淡水水域的魚兒一般活動比較頻繁的溫度在15-25之間,滿足這個條件,它們活動就會很頻繁,開口也好。當然鯽魚也不例外。

第三,氣溫高下雨時的天氣。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氣溫高時,突降一場大雨,會使它們感到涼爽。再有下雨還會把岸邊的食物沖刷到水中,為魚兒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它們當然活動頻繁了。

第四: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

這個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就不在過多敘述了。

總而言之:

鯽魚是淡水水域受外界影響較小的魚種之一。要想更多的釣獲到鯽魚,就要多方面掌握鯽魚的生活習性,才能在漁獲是能夠得到保障。

最後:作為釣魚人呼籲:釣魚謹遵“留大放小”的原則,自己製造的垃圾隨手帶走並分類放置。


石頭釣魚記


嚴格來說,鯽魚的適應能力較強,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釣鯽魚,但是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垂釣鯽魚的難易程度是不相同的。外界環境對垂釣鯽魚的影響和其它魚種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差異性,而且由於鯽魚的個體較小,因此還需要充分考慮其它魚種對垂釣鯽魚的影響。

鯽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鯽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與鰱魚和鱅魚差異最大,因此我就以鯽魚和鰱鱅來做一個對比。鰱鱅是典型的喜熱怕冷魚種,因此垂釣鰱鱅最佳的季節是夏季,鰱鱅在冬季是很少開口覓食的。鯽魚與鰱鱅正好相反,鯽魚的耐寒能力非常強,初春、秋末以及冬季都能夠垂釣鯽魚,而夏季最不適合垂釣鯽魚。

鯽魚和鰱鱅的另一大差異是耐低氧能力,在所有的淡水魚中,鰱鱅的耐低氧能力最差,一旦水域中出現缺氧導致魚類死亡,首先殃及的就是鰱鱅。而鯽魚的耐低氧能力非常強,即便離開水一兩個小時也不會完全死亡,所以在一些氣壓較低的天氣時也依然可以垂釣鯽魚。

影響垂釣效果的共同因素

無論在什麼樣的水域,垂釣什麼樣的魚種,都需要考慮水溫以及水中的含氧量這兩大因素。雖然不同的魚種對水溫有著不同的適應能力,但是所有魚種都喜歡溫暖的水溫,水溫過高或水溫過低都會導致魚的食慾下降。另外,氧氣是魚賴以生存的最關鍵因素,水中含氧量越高魚的食慾越旺盛。

  • 氣溫與水溫的關係

水溫會直接受到氣溫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有明顯的滯後性,這是因為水的保溫能力比空氣更強,氣溫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度的變化,例如大幅度降溫或升溫。但是水溫的變化會更加滯後,例如當氣溫從30℃驟降15℃時,水溫並不會馬上降至15℃,而是淺水區的水溫首先下降,然後逐漸影響到深水區,水溫整體降至15℃很可能需要三到五天的時間。

所以有經驗的釣魚人即便遇到大幅降溫的天氣也依然會堅持外出釣魚,並且還能夠有很好的收穫,這就是因為氣溫大幅下降之後的前一兩天時間裡,水溫並沒有明顯降低,魚依然會保持較高的食慾。

  • 環境因素對含氧量的影響

影響水中含氧量高低的因素非常多,最直接的是氣壓,氣壓越高水中的含氧量越高。當氣壓在1000hpa以上時是最適合釣魚的,當氣壓低於990hpa時在一些面積較大的水域中依然可以釣魚,但是在一些面積較小的水域中就會出現缺氧的情況。

除了氣壓會影響水中的含氧量之外,水溫對含氧量的影響也非常明顯。水溫越低水溶解氧氣的能力越強,含氧量越高;水溫越高水溶解氧氣的能力越差,含氧量越低。

所以,只要把氣壓和水溫綜合起來考量就能夠得出一個結論,夏季降雨之前是最不適合釣魚的,因為氣壓很低而且水溫很高。最適合釣魚的天氣是夏季小雨或中雨的天氣,或者是春秋季節的陰天。

魚種競爭對垂釣鯽魚的影響

由於鯽魚的體型偏小,所以在魚種競爭中佔不到任何優勢。淡水魚中最兇猛的是鯰魚、鯧魚、黑魚等掠食性魚種,鯽魚顯然無法和這些魚種競爭。其次是體型較大的雜食性魚種,例如鰱鱅、青魚、草魚、鯉魚等等,當這些大魚進窩之後便會把鯽魚趕走。即便是小雜魚佔窩,只要數量較多也會對垂釣鯽魚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包括小羅非以及鰟鮍在內的小雜魚是完全不怵鯽魚的,這些小雜魚進窩之後會快速消耗窩料,鯽魚吃不上幾口就會離開窩點。

因此要選擇一個適合垂釣鯽魚的時機就必須充分考慮魚種競爭的關係,只有在初春、秋末以及冬季時,小雜魚和其它大魚很少活動,也是最適合垂釣鯽魚的季節。如果想在夏季垂釣鯽魚,最佳的時間是夜晚,因為夜間小雜魚很少出來活動,鯽魚進窩的可能性會比白天更大。

總結:低溫季節更適合釣鯽魚

總體來說衡量是否適合垂釣鯽魚主要有兩大特徵,第一個特徵是氣溫偏低的季節更適合垂釣鯽魚,因為低溫會讓其它魚種活動減少,避免了在垂釣鯽魚時受到其它魚種的干擾。第二個特徵就是含氧量越高,鯽魚覓食的積極性越高。只要掌握這兩點原則,就能夠選擇適合的時機垂釣鯽魚了。


眼鏡哥說魚


冬季釣魚,不同天氣魚口相差巨大,天氣合適魚口好很多,天氣不好魚幾乎是不開口的。其他季節外出釣魚,天氣不當漁獲不好,冬季釣魚,天氣不當,漁獲不是不好,而是完全沒有。所以冬季釣魚,天氣的選擇是根本一點也不為過,那冬季到底什麼天氣適合釣魚?晴天還是陰天?颳風天需要選擇什麼風向?這個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冬季最忌諱盲目出釣。

一、持續溫暖的天氣

持續溫暖的天氣是釣魚的最佳天氣,所謂持續溫暖可以是晴天也可以是陰天,冬季氣候變化前的陰天往往比晴天氣溫還要高,也是不可多得的冬釣天氣。選擇持續溫暖的天氣,這個要注意, 持續溫暖的的目的在於水溫比較穩定,無大幅度變化,自然是可以出釣的。晴天出釣,最忌諱的就是突然的晴天,尤其是降溫天氣過後突然升溫放晴,這樣的天氣是一點也不適合釣魚的,一定要等待2、3天,等水溫跟氣溫大致同步了,水溫穩定後才好出釣。很多晴好天氣釣不到魚,但是可以看到魚在水面曬太陽,此類的晴好天氣往往都是突然氣溫上升的晴天。

二、降溫前2天

冬季氣溫總是變化不定,下雪、下雨、大風降溫前通常都是適合釣魚的。降水前以多雲和陰天為主,雲層會比較好,地表的熱量會被雲層反射回來,導致氣溫不但不低反而可能有小幅度上升,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晝夜溫差變小,早晨無冰凍、無霜,這樣的天氣自然比較適合釣魚。魚類是比較敏感的,甚至有感知氣候變化的能力,預感到降溫的來臨,總會抓緊時間多尋找幾口食物。除了冬季降溫前,秋季的降溫前2天也是非常適合釣魚的。夏季就不一樣了,夏季要選擇降溫後外出釣魚。

三、雪前和雪中

下雪前的天氣往往是氣溫小幅度上升的,而且晝夜溫差變小,所以雪前會保持一段氣溫穩定甚至比較暖和的天氣,這種天氣非常適合釣魚;民間有句俗話,叫做下雪不冷化雪冷,所以下雪的時候氣溫一點也不低,原理跟上面說的雲層厚反射熱量有關係。而且下雪是個緩慢的過程,對水溫的降低遠不如下雨的影響那麼直接,魚完全可以感受到水溫在一點點下降,這反而會促使魚大量進食。不過下雪天適第一天出釣,第二天水溫就下來了,魚又開始到深水蟄伏了。

雪後放晴,氣溫開始大幅度升上,但是晝夜溫差巨大,地面雪開始融化,又沒有厚雲層,所以會感覺極度寒冷。這時候就不能釣魚,起碼等雪化一化,水溫又達到穩定才好。一般來說,雪正在化的時候魚很難釣。

四、南風天

風向的問題一定要好好了解下,有兩句釣魚諺語:北風起,釣魚忙;南風起,釣魚忙!非常有意思,北風是寒冷




漁者靈魂


鯽魚是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釣魚類,下面來說說哪種天氣好釣和哪種天氣不好釣:

首先我們先說說風向

1.釣魚人最愛的風向沒有之一:東北風!天起東北風,下層魚兒全沉底,魚兒狂咬鉤。

2.釣魚人最討厭的風向沒有之一:西南風!天刮西南風,氣死老漁翁!此時魚兒全上浮,基本不開口。

3.魚兒開口較差的風向:西風和南方,略好於西南風。

4.魚口一般的釣魚風向東風和東南風。

5.僅次於東北風的風向:北方和西北風,一年四季東北風很難遇上,那就退而求其次北方和西北風也是很好的選擇。

天氣,氣溫,水壓也都是影響魚獲的重要因素

1.一年四季深秋.嚴冬.早春.適合選擇晴天氣壓穩定的時候做釣。

2.晚春,酷夏,早秋.選擇釣早晚,午時不易做釣,借用一句諺語:神仙難釣午時魚。

3.大雨,大風,或者氣壓過低,天氣突然大幅度降溫不易做釣。降溫前一天是爆護的好時機不易錯過。

下面一段釣魚諺語送上:

春雨之後, 釣魚豐收。 寧釣雨後, 不釣雨前。 雨後放晴, 釣魚早行。 春雨魚滿塘, 下雨釣不上。 毛毛細雨魚好釣, 瓢潑大魚不咬鉤 久晴初下雨, 久雨初放晴。 釣魚好時光。 天上多雲, 咬鉤頻頻。 天上飄白雲, 魚兒上鉤勤。 天氣忽暗忽明, 魚兒咬鉤不停。 微風陣陣多雲天, 魚兒活躍莫歇杆。 春刮東南風, 魚兒四處動, 秋刮西北風, 魚蟹喜盈盈。 夏刮西南風, 天氣燥烘烘, 釣魚必落空。 冬季刮北風, 魚藏深水中, 釣魚必落空。 釣翁釣翁, 莫釣西南風(指夏季)。 刮東風, 雨祖宗。 春釣東南風, 秋釣西北風東南風, 釣兩頭。 風不怕大就怕邪, 魚不怕少就怕滑。 大風過後好釣魚, 千萬莫錯好時 風大魚不動, 風住魚兒行。 釣翁喜盈盈。 無風難釣魚。 有風不大好釣魚。 無風找流, 風大歇竿。 和風細雨, 釣魚沒比 釣魚迎風, 魚竿彎動。 雨後無風, 魚護必空 釣魚釣頂風, 順風必落空。 暴風驟雨, 魚沉水底。 疾風惡浪, 魚兒隱藏。 人要住房, 魚要做窩; 人穿棉襖, 魚鑽草窩。 陰雨釣鯰, 收穫可觀, 下霧氣壓低, 魚兒無食慾。 下霧不下竿, 下竿白瞪眼。 露滿地, 好釣魚; 霜重霜, 魚滿缸。 天悶熱, 低氣壓, 莫要把鉤下。 沉悶將雨, 魚兒浮起, 煩躁不安, 沒有食慾。 魚兒浮頭, 快把竿收 水中缺氧, 魚浮頭, 趕快收竿往家走。 魚魚浮水面吧嗒嘴, 趁早回家把覺睡。 乍熱驟冷, 莫要傻等 嚴寒酷暑, 白白辛苦 雷陣雨後, 釣魚豐收。 久雨不晴, 釣魚不行。 久晴不雨, 魚無食慾。 細雨無風, 樂壞釣翁。 日出胭脂紅, 無雨便是風。 雨落早五更, 雨傘不用撐。 雨落雞啼首, 雨傘不離手。 老雲接駕, 不陰就下。 亂雲滿天絞, 風雨小不了。 早看東南晚看西北。 西北一團黑, 必有大風吹 太陽顏色黃, 明日大風 西北黃澄澄, 一定颳大風。 四周不亮, 必有風浪。 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 早霞雨淋淋, 晚霞曬死人 早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里。 久晴起大霧必陰, 久雨起大霧必晴。 熱極生風, 悶極生雨。 雷聲繞圈轉, 有雨不久遠。 烏鴉成群叫, 風雨就要到。 黑豬過河, 大雨瓢潑。 螞蟻搬家蛇過道, 一場風雨就來到。 煙囪不冒煙, 必是陰雨天。 滾兒呱叫, 大雨就要到。 蜻蜓飛得低, 出門帶雨衣。 鯉魚水面跳, 大雨快來到。 釣魚怕悶不怕熱。 , 先下牛毛無大雨, 後下牛毛不晴天。 睡貓面朝天, 連日雨綿綿。 早霧晴, 晚霧陰。 夜裡起風夜裡住, 五更起風颳倒樹。


戶外浪蕩者


大家好我是小青年,非常感謝官方能給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機會!

天氣對釣魚的影響很大,但是我覺得不管什麼樣的天氣都難以阻擋釣魚人的熱情。有的釣友還以為只有晴天才可以釣魚,其實不然。只要不是那種非常惡劣的天氣都是可以做釣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什麼天氣適合釣魚,什麼天氣不適合釣魚。

第一則是陰天和霧天,晴天是釣魚最常見的天氣,不需要多說。其實陰天也是比較適合釣魚的,陰天光線差,物體的影子很淡,魚餌在水裡基本上看不清並且它的警惕性很差。而霧天和陰天原理基本差不多!

第二則是颳風天。遇到颳風天氣出去做釣時應該注意風向,風向不同釣位的選擇也有所不同,而且每個季節都有差別。不過有一個原則就是當北風來的時候我們要儘量選擇釣深,而大多數的南風則是暖風,水層上暖下冷,我們就應該選擇釣淺,另外還有西風不適合釣魚,這是經驗的總結

第三就是雨天了,適合釣魚的雨天是小雨天,大雨天是不適合釣魚的,此時魚都會藏在水底而且警惕性強不好釣,雷雨天釣魚很危險,各位釣友千萬不能為了圖一時之快,而外出釣魚。另外南方的冬雨也是不適合釣魚的。小雨天釣魚的效果是最好的。\r

還有就是氣溫不穩定的天氣不適合做釣的。比如說夏天那種悶熱的天氣和氣溫驟降或者是突然升溫的天氣都不適合釣魚,氣壓不穩定魚餌就不會進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