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建桥那么贵,过江不方便,哈尔滨为什么努力发展江北而不是往南发展?

远道而来的人才


好奇书僮,一名原创小说作者,已在头条发表多篇小说。

首先不太同意提问者的观点,我常去哈尔滨并在哈市呆过二年,亲眼见证了哈西的崛起,随着哈西高铁站的建设和万达等入驻,房价也从五六千涨到了一万多。可是江北(也称松北区)比哈西起步要早,但是并没有繁荣起来,开车路过时,还有好多地块或荒或还在种着地,整个区显得稀稀落落的。

我认为之所以哈西发展快,就是依托哈长(哈尔滨、长春)城市群这个契机发展起来的,向南有发展有空间,有更多的吉林、辽宁等的大城市,而往江北呢,就是呼兰、巴彦等区县,经济总量太低。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欢迎大家指正讨论。


好奇书僮


哈尔滨江北的大面积开发是特定时期盲目追求景观效益的错误规划项目,这个稍微有点常识的都会明白,或者当时的规划者也许是站在建设一个卫星城而不是一个主城区的高度来制定江北的开发,但是这一点哈尔滨绝大多数市民和购房者并不清楚而已。

首先,江北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规划的,作为哈尔滨的一个城区但是却又得不到毗邻成熟经济区的带动和影响。

其次,在交通上有着天然的缺陷,目前只能通过一两座桥梁连接江南江北,这就相当于任何城市的两个主城区之间只有两条马路相同,而桥梁在经济生态中的价值远远低于马路街道,因为街道两边会形成密集的商铺和居民楼社区学校医院等生态环境,因此相近的城区会通过密集相连的街市形成经济人文的传递和辐射,但是江南江北之间是通过有限的桥梁干道和引桥连接,桥梁越长对江南江北的隔离就越大,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江南北之间短促的河道间是无法建造更多的桥梁,那样会对生态环境和防洪泄洪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目前建造的几座桥梁相距都很远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而这样又会使得江北的城区建设被拉的很长很散,表面上看江北的建设空间很开阔富裕,但是却不利于城区集中建设的共振效能的形成。这其实就像把一瓶白酒中的酒精投入一个水缸里,投入在江北的开发建设资金很难形成集群效益。

江南江北的交通天然缺陷也限制了人群的流动,我们很难走路去江北,驾车成为主要一种流动的方式,但是这种流动方式有些相当的局限性和成本,未来会发展地铁城市轻轨,然而江北作为哈尔滨卫星城而不是主城区的存在感是很难改变的。

再次,作为省会城市的哈尔滨GDP不说,房价高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才在外流但城市人口在增加,这是因为省内其他市县人口的涌入,融入的购房者中有几个重要的组成,一是其它地区的具备较强购买能力的阶层,江北是否首选?二是来哈工作务工人员,相信这一部分购房者会首选经济活跃功能齐备市井繁华的城区。至于来哈养老上学的那部分购房者是都对江北的经济有多少贡献我就不多说了。

根据上面所述就不难理解群力哈西的建设为何后来居上发展的如此迅速了。

尽管江北的土地开发成本低,规划空间大,但是有利就会有弊,江北的繁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这个漫长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

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看好江北。


大冰古玩故事


二十年前吉林有十座跨江桥的时候,哈尔滨只有三座;今天,哈尔滨有11座跨江桥的时候,吉林还是十座哟!当初市委市政府定的方针“一江居中,两岸繁荣”,市政府搬到江北去了,足见其决心。开挖江北河汊,建一江三岛和大顶子山航电枢纽,使哈尔滨段松花江水位始终保持在117米上下,不会出现春天枯水,夏秋洪涝的灾害,形成大片湿地,太阳岛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岛屿,哈尔滨从上到下分别被阳明滩湿地、太阳岛、狗岛分割开,使松北同江南的距离在2.5----4公里之间,目前还没有哪个城市的格局会这么宽。


薄帷鉴月


如果站在哈尔滨自身城市发展的角度,发展江北并不是最好的一个方向和选择。

但是,如果站在整个黑龙江省的发展看,作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哈尔滨发展江北,不仅是有利于自身,还能带动黑龙江北部、西北部,将大庆和齐齐哈尔、绥化、伊春、黑河等地对接过来。

有心人可以看一下,省会城市首先是一个省的中心地带,然后是各类资源的集中地。如果这个省会城市的地理位置过偏,对全省各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会出现问题。

另外,从一个沿江而建的大型城市来说,全国几乎没有像哈尔滨这样,90%的资源和人口集中于江的一侧。松花江是哈尔滨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生命线。但过去的几十年,哈尔滨错过了两江共繁荣的最好时机。

现在,不过是弥补失去的机会。

说到底,一个省会城市的发展规划,不是一个城市的事情,是全省的大事。

过去的几任主要领导,有的人有眼界,有的人很短视,更多的是在利益趋使下,将应该留给子孙后代的群力和哈西,过早地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尤其是群力的开发,将一个城市最好的湿地和缓冲地带,建成了现在这样子,很让人无语。

几十年前几百年前,桥对一个跨江城市发展的障碍,现在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一座桥的费用并不高,作为一个沿江城市,哈尔滨过去几十年的主政者,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多修桥。看一看同为松花江边的城市,吉林,有多少桥。

留一个话吧,二十年后再看,哈尔滨往江北发展,于哈尔滨,于黑龙江,是好事,更是大事,就怕半途而废。


拾字接头


哈尔滨努力发展江北是因为哈尔滨新区2015年己获得国家批复,将打造龙江振兴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最具潜力的创新高地,突显出哈尔滨“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总体布局。江南以“输出”为主,江北以“导入”为主,重要公共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原则上要向江北倾斜,引导带动江南江北人口、经济要素、基础设施等均衡配置,协调发展。

哈尔滨新区以松花江北部地区为核心区,辐射呼兰区整体和周边市县部分区域,以哈南工业新城平房区部分为产业支撑区,以综合保税区,内陆港为联动发展区,构建“一带、一核、三组团"协调发展新格局。

哈尔滨新区是中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和最北部的国家级新区,是中国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战略支点。

资料源于网络,哈尔滨欢迎您。











畅哲746


先说下哈西,哈西的发展确实很迅速。但是现在呢?去哈西很方便么?地铁是方便,坐车开车呢?基本上也是个饱和状态。群力房价贵的吓人。真的适合居住和发展么?说实话群力的入住率让我感觉远远没有江北的入住率高。周边配套设施就不行。总说松北新区不行。我看了都说交通怎么样怎么样,从客观记性的角度来说,确实很不方便。如果政府不把通万达那的地铁叫停,你看方便不方便?正常我从道外开车到江北万达也就30分钟。这已经就很快了。还有别用说群力啊,哈西啊。多好多好。在把房价往上炒,还让不让人活了?说哈尔滨市一线城,也就三线的工资。买套房得要个命。。。至于松北区怎么开发那也是国家的战略目标。能发展成什么样咱是不清楚就拭目以待吧。我当然也希望能打造成上海那样的浦东浦西。评论都是个人观点,不喜误喷。谢谢


魅惑乱人心


首先哈尔滨发展江北有以下几个原因

1自然优势

每一个城市打造都围绕着本身最为优越的自然环境,哈尔滨是没有海,一条松花江哺育着两岸市民。江南以沿江的老道外老道理为基点建立了老哈尔滨,如果要建造新的哈尔滨当然江北有沿江的优势。

2发展优势

哈尔滨以老城区为轴心如果想发展,必须往四周辐射,哈尔滨的东部为阿城区,如果发展东部必须打造华南城,但是交通并不发达,仅有的一条长江路远远不够。南部为平房区,已经形成一定的城区了。西部为哈西群力已经打造完毕。江北幅员辽阔700多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更有打造的优势。

3知名度

一提到哈尔滨外地人就会想到太阳岛、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大剧院、东北虎林园等,这些都在江北,这些旅游必到之所都是其它区域不具备的。

4城市幸福指数

对于一个城市沿江都繁荣会增加市民的幸福指数,把市民都向新城迁移也有效的解决了老城区的交通堵塞。

再有哈尔滨10年前就喊出来北越南拓的口号了,可见发展江北早在哈尔滨新区成立之前就做为了哈尔滨的发展基石,虽然我大哈发展的慢但是发展的方向还是没变得,祝贺🎉哈尔滨新区大发展,带动我省经济,为哈长城市群做一个排头兵!



北冥有鱼89958


讨论城市发展方向的问题必须定性定量的分析,打开百度地图卫星图层,非常清楚的发现,城市的扩展是沿着主干道路,而终止于农村的有大片平房的地区。如果了解到这些后,再重新审视一下哈尔滨南部,密集的平房区域增加了太多的开发成本。

其次如果一个地区容易开发,便于开发,难道还用政府的宣传,哈西群力正是这样的存在,这两个地区就如同有出息的两个孩子,不要家长扶持就能混的很好,而江北地区就如同资质并不太好的孩子,需要家长的照顾,宣传,包装。

归根到底,每个人经历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很自然结果也就不同。城市发展问题只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难道你认为凭借我们个人的思考能力,会比得上政府里那些专业研究城市规划的团队厉害吗?答案显而易见。

用现有的眼光看待江北的发展,我们的直观感受是什么?首先是环境方面,城市中心有大江通过,城市面貌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居民幸福感潜在提升,这是城市文化的软实力。相比一些缺乏河流流过的城市而言,我们的优势很明显,只不过是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已。

其次江北开拓的新型城市规划思路,哈市的堵是众所周知的问题,在交通规划方面,江南这个城市中心的交通、环境、供水等压力已经极大了,尤其需要一个新城市中心的缓解,哈西,群力的确发展迅猛,但这也像是一个需养量大,代谢也很大的器官,时时刻刻的冲击江南本不粗壮的血管。

总体来说,江北、江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哈尔滨,但如同姊妹城,江南创造江北,江北也会推动江南进一步发展。


新瓜子40


哈尔滨发展战略从南拓北跃中兴强县开始,到现在一江两岸,揽江入城,多年的摸索,定位越发清晰,东面多山,地域狭窄,接近宾县了,南面不确定,有赖于哈长城市群和吉林的共建协同,西面有发展空间,第一阶段把三环扩进来的目标已完成,和松北相比,哈西的区位优势稍弱,或者不是首选。全国一江两岸发展成功的有南京、武汉、广州、重庆、上海,从这些区位规划的成功经验看,一江两岸,揽江入城已被广泛认同,目前,松北区的书记是市委常委,副市级,松北区拥有部分市级审批权限,下一步省级功能也要部分划拨松北区,这些行政级别的调整都和上述城市类似,王省长亲自出去为松北区招商引资,省内大项目一律落户松北。再造一个新城是哈尔滨未来的必然,哈尔滨也会成为黑龙江省的人口高地,城区人口会接近800万。


用户4113065749


江北景区多,太阳岛,冰雪大世界,虎林园,波塞冬,万达乐园,金河湾湿地等,环境优美,哈尔滨是一个沿江城市,松花江对于哈尔滨影响意味深长,对俄贸易也是重中之重,江北这块土地需要崛起,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原则没有错,从空间角度来讲发展空间更大,环境角度也是绝佳,经济角度政府利用资源政策可以卖地大把钱到手,新区政策好很多人愿意来投资,大项目年年批,人口快速增长,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发展江北,因为你不是江北人,不希望看到别人好,只要对你有利的才是真的好,现在很多人不了解江北的实际情况,现在不算好,但是每年都有很大变化,每个新领导人上任都会要成绩,要排面,弄出点动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