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郭太后靈前大捕殺,建武28年的風波,劉秀為自私買單並留下禍根

歷史有時候像一潭湖水,表面平靜得不見一絲波紋,水下卻暗流湧動。這就是讀史的魅力,從平淡的文字後面,透析風雲變幻。《後漢書•光武帝紀》,就有一段不太引人注目的記載:

“夏六月丁卯,沛太后郭氏薨,因詔郡縣捕王侯賓客,坐死者數千人。”

這件事(為了表述方便,我們姑且將這件事稱作“捕殺諸王門客事件”)發生在建武二十八年六月,前皇后郭聖通去世了。郭聖通剛一死,光武帝劉秀立刻下旨,全國範圍內抓捕各王爺和侯爺們的賓客,牽連數千人喪生。

郭太后靈前大捕殺,建武28年的風波,劉秀為自私買單並留下禍根

郭聖通

這段話在史書中孤零零地出現,前言不搭後語,讓人弄不清王爺們的賓客,到底犯了什麼事?與郭聖通之死有什麼邏輯關係?又為什麼導致這麼多人被殺?讓人一頭霧水,很容易被人忽視。

筆者帶著疑問,仔細梳理了相關事件,發現這段二十六個字的描述背後,竟然暗含藏著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這個事件的起因竟然是劉秀的私心作祟,事件處理的結果,對東漢政權的影響非常大。

這件事就是:劉秀為了穩固太子劉莊的地位,清除前太子劉彊政治勢力,為政權平穩過渡做準備!

“捕殺諸王門客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

與捕殺門客事件直接關聯的記載有兩個,一個《後漢書•沛獻王劉輔列傳》記載:

“壽光侯劉鯉,更始子也,得幸於輔。鯉怨劉盆子害其父,因輔結客,報殺盆子兄故式侯恭,輔坐系詔獄,三日乃得出。”

郭太后靈前大捕殺,建武28年的風波,劉秀為自私買單並留下禍根

劉玄

另一個是《後漢書•廣陵思王劉荊列傳》記載:

“及太后屍柩在堂,洛陽吏以次捕斬賓客,至有一家三尸伏堂者,痛甚矣!”

前一個故事說,沛王劉輔因為劉鯉牽連,做了三天牢。劉輔是光武帝的次子,生母郭聖通。劉鯉是更始帝劉玄的第三子,更始政權敗亡後,劉秀很大度地收養了劉玄的家屬,封其三子為侯,其中劉鯉為壽光侯。

劉玄遇害其實跟劉盆子一點關係也沒有,跟劉盆子的哥哥劉恭也沒有一點關係,相反,劉恭為了救護劉玄,已經竭盡全力。劉鯉不顧事實,竟然私殺劉恭。因為劉鯉是劉輔的門客,所以劉輔倒黴受牽連,入獄做了三天牢。

第二件事出自劉荊的書信內容。劉荊是光武帝第八子,生母陰麗華。從他的敘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幕血淋淋的場景:郭聖通的靈柩前,劉秀派來的官吏大肆抓捕賓客,甚至有人當場被斬殺,有一門客,一家三人死在郭聖通靈前!

郭太后靈前大捕殺,建武28年的風波,劉秀為自私買單並留下禍根

劉荊

事實很清楚了,“捕殺諸王門客事件”,其實就是針對郭聖通的五個兒子來的,被捕殺的都是這五位王爺的門客!不光數量巨大,而且極其血腥!

“捕殺諸王門客事件”,其實是劉秀在為自己的自私打補丁

門客們到底犯了什麼錯?劉秀為何如此迫不及待,連郭聖通的喪期都等不及?而且牽涉面這麼大?實在跟他仁慈的形象大相徑庭!

在郭聖通去世前,曾有官員給劉秀打了兩個小報告,一個是“受誅之家出入北宮”,另一個就是劉鯉私殺劉恭。第一件事說的是王莽家族的後人王肅(王莽的三叔王譚的玄孫),經常出現“北宮”,北宮就是郭聖通的五個兒子們居住的地方,包括廢太子劉彊。

打報告的人還鄭重地提醒劉秀,當心“客因事生亂,慮致貫高、任章之變”!貫高、任章都是門客,是鼓動主人謀反的“壞傢伙”。顯然打報告的人,不敢直接說五王會作亂,而是以諸王受門客挑動利用的可能性,來挑動劉秀的神經!

一句話驚醒劉秀!其實這也是他內心深處的隱憂,正是因為他的自私,導致了漢帝國複雜的局面,現在他不得不為此付出代價!

郭太后靈前大捕殺,建武28年的風波,劉秀為自私買單並留下禍根

劉秀

當初,劉秀被劉玄派往河北招撫各路軍閥,劉秀正是得到了河北最大的軍閥,真定王劉楊十萬精兵的支持,才擺脫了為劉玄打工的命運。當然,劉楊也不是白做雷鋒,他將自己的外甥女郭聖通,嫁給了劉秀,雙方以政治聯姻的方式,達成了利益共識。

因而劉秀登基後,冊封郭聖通為皇后。不過,在迎娶郭聖通之前,劉秀就已經娶了陰麗華。為了政治需要,陰麗華成了妾室!

由此,郭聖通及其家族,成了劉秀功臣集團中,河北集團的利益代表;而陰麗華及其家族,則成了南陽集團的代表。家事成了國事,不幸由此開端。

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河北集團人數雖然沒有南陽集團多,但河北集團的功臣,都是帶著私家武裝,加入劉秀陣營的。因而,劉秀根本離不開他們的支持。但是天下平定後,河北集團的功臣們陸續離世,河北集團勢力大損。

劉秀對陰麗華的偏愛,促使他做了一件讓後世詬病的事,他過河拆橋,廢了郭聖通皇后位,改立陰麗華。兩年後,惶恐不安的皇太子劉彊(郭聖通生),堅決請辭太子,讓位陰麗華的兒子劉莊。

郭太后靈前大捕殺,建武28年的風波,劉秀為自私買單並留下禍根

劉莊

就這樣,東漢帝國的政壇,發生了一次震動,表面上基於劉秀的威力,沒有引起太大波瀾,其實,早就暗流湧動!

身居北宮的五王,“競脩名譽,爭禮四方賓客。”兄弟五人為了招募名士,不惜一擲千金,為此還被大騙子陰就,騙走幾千萬!

一時間,五王身邊賢士雲集,這讓新太子劉莊,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脅!建武二十八年,離劉秀駕崩僅剩三年,他不得不為自己的自私,想辦法打補丁,速度要快,手段要狠!

陰氏和郭氏,劉秀艱難的選擇和虛偽的表演

劉秀改立皇后和太子後,為了讓勢態的負面影響壓縮到最小,他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他連陰麗華的封后儀式都沒有搞,甚至下令百官不得上賀表。同時,他竭盡所能,擴大郭聖通的五個兒子,和郭氏家族的“福利待遇”,並經常到郭家走動,以示恩寵。

顯然,劉秀想讓事件平穩過渡,不起波瀾。不過,處於政治中心的皇家人物,怎麼可能擺脫得了政治影響?劉秀廢后,本質上是選擇了力挺南陽勢力,被拋棄的河北勢力,及原太子一系,怎麼可能任人宰割?這不是皇權能左右的,也不是五王能左右的,政治就是巨大的漩渦!

郭太后靈前大捕殺,建武28年的風波,劉秀為自私買單並留下禍根

陰麗華

很明顯,劉秀對郭聖通和原太子劉彊一系的恩遇,就是虛偽的表演。劉秀是個非常感性的人,從來不避諱個人的喜好,對十一個兒子的偏廢也很清晰。比如許美人因為不受寵,她的兒子劉英,封國最小。

現在弄個故意表現出來的恩寵,就能換取原利益集團的諒解嗎?顯然不能!朝中大臣很多人選擇了與劉秀的冷對抗。比如劉彊的老師,太子太傅張湛,以身體不適為由,多次拒絕劉秀的提拔。劉秀甚至強迫他來朝,張湛不惜當眾便溺,讓劉秀啞口無言。

政治利益,哪是小恩小惠就能收買得了的!劉秀其實也心知肚明,除了必要的表演,給足郭氏足夠的經濟待遇,同時又不斷給陰氏大量的政治待遇,以便為劉莊保駕護航!

其實,我們都知道,郭氏家族真是賢族,陰氏家族真的很敗胃口。不過,既然劉秀選擇了南陽集團,陰氏家族再混蛋,咬著牙也要培植!

種瓜不能得豆,數千門客的血阻止不了帝國的危機


郭太后靈前大捕殺,建武28年的風波,劉秀為自私買單並留下禍根

劉秀

史書二十餘字,掩蓋了一場血淋淋的政治事件。毫無疑問,倒在槍口下的,大多是無辜的士族子弟,只因為他們拜錯了碼頭!

劉秀在做足了“恩秀”後,用他的狠辣和絕情,企圖一舉消滅威脅皇權的諸侯王勢力。血跡未乾,劉秀又下旨,將郭聖通的四個兒子(幼子劉焉年齡太小,得免),和許美人的兒子劉英,全部遣送封國就藩,而陰麗華的五個兒子,全部留在京城。

這一刻,劉秀的偏私大白於天下!

劉秀滿以為自己的補丁打得很完美,雖然留下詬病,但不至於影響帝國的安危了。其實,廢立皇后和太子的負面影響,豈是“捕殺諸王門客”就能解決的?又豈是恩遇就能化解的?種瓜豈能得豆!

五王招攬賓客,在古代不算什麼稀奇事,在他們沒有謀反事實的狀況下,劉秀以預判對他們進行判決,雖說是政治的需要,但手段是誅心術,結果必然很傷心。正是劉秀的“誅心術”和“陰陽術”,給東漢政壇埋下了又一個禍根!

中元二年,劉秀剛剛駕崩,廣陵王劉荊就在劉秀的靈前,上演了一處兄弟相煎的陰謀!以這件事為起點,劉秀的兒子們開始了此起彼伏的謀反事件,讓東漢皇族勢力,在內耗中喪失殆盡,為士族豪門集團接管東漢政權,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就是“誅殺諸王門客事件”,帶來的巨大整治隱患!

郭太后靈前大捕殺,建武28年的風波,劉秀為自私買單並留下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