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但是這個問題卻是最為重要的

學習書法都是要從臨摹古人的作品開始,從中獲得用筆、點畫、字形結構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逐漸深化自己的認識,讓書法表現出真正的境界意義來,如此以來,就會完成書法的生命再造。

說到點畫、字形、結構等問題,每個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臨摹,就可以基本掌握它們的書寫規律,進而達到一般的書寫要求,但是,對於書法的境界意義來說,則需要在書寫的基礎上強調人的修養、學識了,使書法煥發出"神彩"。對於這個問題,古人一直沒有停止過探索和追索,那麼,如何使書法更有神彩?這是學習書法的人的一個最大瓶頸和目標。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但是這個問題卻是最為重要的

何謂書法中的神彩?

"神"是遠古時期人們對於那些事物中不確定因素的認識,《易傳繫辭上》中說:"陰陽不測之謂神。"意思是說事物陰陽對立的轉化非常神速,不可測度。並且這個"神"往往是超越了人類智慧與理性認識所及的,表示變化極端複雜。在藝術中,一般是指與"形"相對應的精神境界,藝術中的"形"和"神"相對應的概念始於東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在繪畫領域中首先提出了"以形寫神"的理論主張,當然,這只是針對當時的人物畫來說的,其主旨是要突出人物畫中人的"神",書法中王羲之則提出了"書意"之說,意思是書法除了形以外,更要反映出書法中的"意味",這種"意味"更多地是要反映出"神"的意思。如王羲之說的"須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就是對書法中"神"的關注。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但是這個問題卻是最為重要的

關於書法中"神彩"一詞是唐代書家張懷瓘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書法是以"神彩"為上,是指書法的精神境界,與之相對的就是書法的"形質"問題。"神彩"是形容風度、氣質、精神的,是書法的藝術效果。正如他所說"深識書者,惟觀神彩,不見字形。"就是說書法達到了一定境界之後,看到的只是它的神彩,而不是字形。

書法中為什麼要體現 "神彩"?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但是這個問題卻是最為重要的

古人在研究、探索書法時認為,書法如同萬事萬物一般,都具有生命特徵,如果在書寫中忽視了書法的生命本質,那麼,它將會失去必要的藝術性,這如同一草一木、一禽一獸一樣,沒有生命的事物是缺乏朝氣和活力的。

唐代詩人李白在讚美王羲之書法時曾經寫下了一首詩,詩云:

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山陰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但是這個問題卻是最為重要的

李白認為,王羲之的本人是清真瀟灑的,行為也是晉人風度,他的書法也是精妙入神的,完全反映了道家自然而然的精神面貌。這裡,李白提出了書法中的自然現象,並且把自然與入神作為書法神彩的關鍵問題,書法要體現出神彩,就必須具備自然而然的道家精神。

書法中的自然屬性是受魏晉時期的玄學道學所影響,人們崇尚自然師法自然,把美好的事物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書法在自然屬性的影響下,那些文人士族在書寫中自覺不自覺地把自然引入到書法中,形成了一種自然之美,這也是書法的最高境界。後來這一現象在北宋時期得到了發揚廣大,以蘇東坡為核心的文人書法家追求意態之美,形成了"宋尚意"的書法審美觀。總而言之,書法的神彩是來自自然,來自於書寫者對"意"的理解和佈局,這也是書法中的最高境界。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但是這個問題卻是最為重要的

"神采"如何實現?

既然"神彩"是書法中的精神境界,也是書家一直所探索追求的藝術境界,那麼,"神彩"如何實現呢?我們還是回到張懷瓘對神彩的看法上,他說:

夫草木各務生氣,不自埋沒,況禽獸乎?況人倫乎?猛獸鷙鳥,神采各異,書道法此。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但是這個問題卻是最為重要的

張懷瓘用世間草木、禽獸、人類來說明,這些都是有生命的,並且都各有生機和活力,只不過它們的表現方式不一樣,書法也應當師法這些生命氣象,師法它們的"生氣",如此以來,也就有了"神彩"。

儘管張懷瓘在這裡說明書法要效法自然之物,使其煥發出生命一樣的神彩,但這裡核心要義是強調"生命意義",如果缺乏了生命中的生機,那麼要談神彩則是不現實的。

五代時期的荊浩給生命中的"氣"給出瞭解釋,在書法中就是"氣韻"。他說: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但是這個問題卻是最為重要的

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遺不俗。

現代美學家宗白華認為:

氣韻,就是宇宙中鼓動萬物的氣的節奏、和諧。

由此可以看出,書法中必須要有氣韻,氣韻是書法的生命,人們在創作書法作品時,往往會按照自然之現象,"心隨筆運",使書法有了節奏感、和諧統一。

由此可見,書法要表現出應有的神彩,必須要強調它的自然屬性,而最能體現自然屬性的是它的生命意義,只有書寫出它的生命和活力,書法才能煥發出其生機與神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