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卻體重忽然下降,乏力,情緒低落?警惕!或許是這種病

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卻體重忽然下降,乏力,情緒低落?警惕!或許是這種病

你也許不知道,衰弱也是一種病。有些人體檢各項數據都在正常範圍,但卻總感覺體力差,渾身沒勁。這有可能是衰弱綜合徵的表現。衰弱的人不一定能診斷出多種疾病,但發生不良事件的風險會顯著增加。哪些因素會導致衰弱綜合徵?如何能緩解衰弱綜合徵的症狀?

衰弱不能掉以輕心

這是一位醫生的提問:兩位同樣是70歲的老人,一位患有冠心病、高血壓、慢性腎功能不全,但他年輕時愛運動,退休後還每天早起去公園遛鳥,平時吃飯好、睡覺香;另一位老人退休10年裡,感覺體力越來越差,近一年來體重莫名其妙就少了10斤,總覺得身上乏力,但住院做了檢查,各項指標都在正常範圍。那麼問題來了:以上兩位老人,誰需要做醫療干預?從疾病預測的角度看,哪位老人的生活質量更高?

一般人往往會覺得更需要照護的是第一位老人,因為他患有多種慢性病;而第二位老人的情況似乎無關緊要,因為他的重要臟器沒什麼嚴重問題。但從現代老年醫學的角度看,這兩位老人都需要關注,尤其是第二位老人,有明顯的乏力、體重下降,篩查握力和步速都很差,是典型的衰弱病例,雖然沒有器質性疾病,但軀體功能很差,生活品質還不如重要臟器都有問題的第一位老人。

這就引出了一個概念:衰弱。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由於年齡增大帶來的衰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事實上,衰弱並非只是一種生理現象,而是一種病症——衰弱綜合徵。

衰弱綜合徵是一種全身性改變,為多系統功能的減退,特別是老年人在神經肌肉、代謝及免疫系統方面的生理儲備能力衰退,從而使其對抗應激的能力下降,發生不良事件的風險顯著增加。老年衰弱綜合徵的發生率很高。美國老年醫學研究表明,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10%患有衰弱綜合徵,85歲以上老年人約25%~50%。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實際年齡不足以預測疾病預後或死亡,而衰弱概念的引入,可以更確切、客觀地反映老年人的慢性健康問題和醫療需求。

衰弱的人應激抵抗能力差

衰弱綜合徵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通俗一點講,衰弱的人好比“紙糊的船”,外面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經受各種應激(如肺部感染、手術、跌倒、急性病)的能力很差,一旦某個臟器出現問題,就像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被推倒一樣,會出現一系列的健康連鎖反應。比如說,原來身體看不出什麼大毛病的老年人,因為跌倒而骨折,骨折後接受手術,然後臥床,之後出現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併發症;很多老年人雖然骨折癒合,但軀體功能經此打擊,再也恢復不到跌倒前的體能狀態。

是什麼導致了衰弱?目前研究認為衰弱綜合徵可能與人體內的低滴度系統性炎症密切相關。例如有些老年人得了帶狀皰疹,好了一段時間後出現了衰弱的臨床表現。這實際上是病毒感染被控制了,但病毒激活了體內的慢性低滴度炎症。而這種慢性炎症與大家熟悉的炎症還不一樣,不是通過使用抗生素就可以控制的。

此外,老化本身也會導致衰弱。與青壯年的亞健康狀態不同,老年人衰弱往往是一系列慢性疾病、一次急性事件或嚴重疾病的後果。高齡、跌倒、疼痛、營養不良、肌少症、多病共存、多重用藥、活動功能下降、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等均與衰弱相關。也有部分老年人沒有特異性疾病,但感到疲勞、衰弱和消瘦,也歸於衰弱綜合徵的範疇。一般而言,老年衰弱症與疾病存在一種互相影響的關係,老年人肌肉功能、胃腸功能等生理功能下降,致使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的發生,反過來,疾病的發生也使老年人更加衰弱。

找到源頭,及時糾正衰弱

既然是疾病,那就有醫學診斷標準。目前國際上採用比較多的標準共有5項指標,包括:1.不明原因體重下降,在沒有主動節食或運動的情況下一年體重下降超過4.5公斤;2.疲勞感增加,即使是做掃地這樣簡單的家務也會感到吃力;3.手握力下降;4.步速下降(60歲以上男性步速小於0.65米/秒,女性小於0.6米/秒);5.低體能狀態。如果老年人看似健康,但符合這5項標準中的3項,即可以判定為衰弱綜合徵;如果出現1~2條,則屬於衰弱綜合徵前期。

在生活中,如果老人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伴明顯乏力、活動能力下降,尤其是發現老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時,應當警惕。一方面,應當做一些常規的檢查,進一步排查器質性疾病;另一方面,要篩查是否存在衰弱及抑鬱情緒。

有些情況引起的衰弱是可以糾正的,只要及時識別導致衰弱的可逆性因素(如抑鬱),通過老年綜合評估、干預,包括制訂營養和運動方案,治療抑鬱和睡眠障礙,合理補充維生素D3等,衰弱有望得到不同程度的糾正。有的是由於比較嚴重的疾病,比如腫瘤、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如果腫瘤等基礎病不能得到有效遏制,衰弱則很難緩解。這種衰弱綜合徵主要還是要治療基礎病。

處於衰弱綜合徵前期的老人,平日應有意識進行相應鍛鍊。雙手可用握力器或橡皮圈進行握力訓練,也可通過捏橡皮泥、剝花生等活動進行手指肌力訓練。還可以時常進行肌肉的等長收縮,即局部肌肉“繃勁兒”,如坐著時用腳趾壓地板;坐單人沙發時雙手撐沙發椅臂;躺著或坐著時,雙腿用力互壓等。每次肌肉收縮10秒鐘,放鬆,再收縮,重複8~10次。訓練以患者不覺疲勞,無心慌、胸悶等不適症狀為度。

對於有跌倒風險的衰弱老人,應做好防跌倒措施,如鞋子要挑選大小合適的、防滑性能好的;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避免去人多擁擠及溼滑的地方等。居家環境建議進行防跌倒改造,家中避免放置區域性地毯、地布,地面平整、乾燥,椅子穩固並有扶手,馬桶及浴缸旁設扶手等。

老年人軀體功能由盛轉衰,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不必過分憂慮。治療衰弱綜合徵沒有特效藥,但只要及時干預,還是可以儘可能維持老年人的軀體和認知功能,維持生活品質,達到“活得長、過得好、病得晚”的目標。

更多藥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受益,請動一動你美麗的小手給小編打賞哦

謝過啦麼麼噠(づ ̄ 3 ̄)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