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大山深处里的大公大奶(原创)

大山深处里的大公大奶(原创)

老公的老家位于西南山区的一座大山里,以前交通不方便,回家先坐公交车到乡里,再走半个小时的公路,再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才看到掩映在一片竹林丛中的一个大院子,那就是孩子爷爷的家。

以前院子里住了好几户人家,大多同姓,多少沾亲带故,记忆最深的就是院子上方住着的大公大奶一家人,他们家辈分高,老公几兄妹都叫他们大公大奶,我也跟着这么叫他们,可能相当于是爷爷奶奶的辈分。

大山深处里的大公大奶(原创)

大公大奶两位老人单独住在一处,儿子大叔离他们家不远,房子是木头做的串作房子,年久失修,墙体有点倾斜,我都有点担心那房子会不会倒。大公年近九十岁,身材高大,身体结实硬朗,经常穿一件蓝色的棉袄,耳朵有点背,跟他说话得凑到他身边大声说话他才能听得见,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抽点叶子烟,这么大年纪还自己去山上砍竹子砍木头,编竹背篓、竹筐、竹簸箕,用木头做蒸子、锅盖、桌椅,大公的手很巧,竹艺、木活都很精湛,做出来的东西既美观大方又结实耐用。

大山深处里的大公大奶(原创)

大奶比大公小十岁,也有八十岁了,据老公说大奶年轻时身体不好,经常吃药,但年纪大了身体反而更健康了,八十多岁的人皮肤白净光滑,头发也只是花白,穿得干净利索,看起来只有六十多岁,我想大奶以前一定是一个漂亮的女人,现在看起来比城里同龄的老人还年轻精神。大奶现在身体不错,八十岁了还能上地里干农活,种粮种菜,一点不含糊,家里还养猪养鸡,背一大背篓猪草走得比年轻人还快。

大山深处里的大公大奶(原创)

因为大公大奶是老公家的远房亲戚,加之看着大公大奶年纪大了生活挺不容易,前几年春节回家老公会给大公大奶一点过年钱,每次老人都会由衷的感谢。有一年春节,大公大奶还专门请我们一家去他们家吃饭,我们觉得两位老人家太客气不愿意去麻烦他们,但两位老人坚持让我们请我们吃饭,老人的一片心意我们也不忍拒绝。

大山深处里的大公大奶(原创)

老人为了招待我们还专门磨了豆花,豆花虽不是高档菜肴,但特别费时费工,须经过泡豆、磨制、过滤、烧煮、卤点等工序,在我们那里农村请吃豆花是招待客人的最高待遇,表示对客人的重视,我和老公都特别喜欢吃老家的豆花,这也是我们重庆特有的食物,在外面是吃不到这么正宗地道的豆花。老人还煮了香肠,炒了腊肉,炖了排骨,再做了几个时令蔬菜,用他们最好的食材招待我们,用以回报我们对他们那微不足道的关心。虽然大奶因为年纪大,眼睛不太好,切的肉厚薄不均,但我们感受到两位老人满满的诚意,那天,老公还陪老人喝了点小酒,两位老人都特别开心。

大山深处里的大公大奶(原创)

没两年,大公就过世了,大奶后来随大叔搬到山下去了,听人说,大奶虽然搬到山下,还喜欢上山去地里干活,一次不小心摔了,就再也起不来了,慢慢的有点老年痴呆了,没多久也走了。

大公大奶只是我们家乡千千万万老农民的缩影,勤劳善良,朴实厚道,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从未走出去看过世界,辛勤劳作一生,从不抱怨,他们光是为了活着就已经拚尽全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养育大了几个孩子,在以前自己全家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仍然节衣缩食,为国家上交了数以万斤的公粮,他们虽然平凡普通,但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基石,曾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力昌盛,国家不应该忘记他们,理应厚待他们,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愿天下所有的老农民都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大山深处里的大公大奶(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