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历史上著名的计谋‘二桃杀三士’真的值得被称颂吗?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梁甫吟》

历史上著名的计谋‘二桃杀三士’真的值得被称颂吗?

诸葛亮,疑是《梁甫吟》作者

春秋时期,齐国齐景公账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武艺高强,战功彪炳,不将旁人放在眼里。

齐相晏子唯恐三人做强做大,背弃礼仪伦法,成为齐国的祸患,他向齐景公进言,要将三人除掉。齐景公觉得晏子说的很有道理,可三人武艺高强,他担心硬来会无法得手,反倒酿成近忧。

历史上著名的计谋‘二桃杀三士’真的值得被称颂吗?

晏子告诉齐景公,这三人都是不讲长幼尊卑之礼的莽夫,只需要赐予他们两个桃,让他们以功分桃,就足以达成除掉他们的目的。

齐景公认同了晏子的谋划,一切都按照晏子所说的安排。

晏子让三人以功分桃,公孙接虽然看出这是一个圈套,却也不得不主动钻进去。他以曾陪同齐景公狩猎时,搏杀过野猪、老虎为由,取走了一个桃。

田开疆以他曾两次率军抵御过外敌的入侵,守土安邦,功劳卓著,也取走了一个。

两个桃都被取走了,手慢一步的古冶子气急,拔剑而起,以他曾救护国君于河上,于水中斩杀了那头妄图袭击国君的大鼋的功劳不比二人逊色为由,要求公孙接、田开疆将桃给他一个。

公孙接、田开疆闻言,皆自惭形秽,自觉其功劳、勇武都比不上古冶子。取桃不让,是贪,亏了品性。如此这般,还不去死,就连勇气也丢失了,那是万万不可的。于是二人将桃给了古冶子,拔剑自刎了。

古冶子见二人都将桃子给了他,自刎而死,也感到无比的羞愧。两个兄弟死了,他自己独活,是不仁;用言语吹捧自己,贬低朋友是不义;不仁不义,岂能苟活。古冶子将桃子放回原处,也拔剑自刎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后人将‘二桃杀三士’作为用计谋杀人的典范,世代传颂。

历史上著名的计谋‘二桃杀三士’真的值得被称颂吗?

然而,‘二桃杀三士’这个故事真的值得被称颂吗?

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可羊未亡,牢未破,就提前修缮、加固羊圈,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