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秦始皇嬴姓的來歷,從水利工程師,到馴獸大師

作為先秦史的狂熱愛好者,最近又一直在重讀《史記》,加上某些隱秘的個人原因,我很喜歡嬴這個姓。

有哪些隱秘的個人原因?後面再解釋,先來說嬴姓。

秦始皇嬴姓的來歷,從水利工程師,到馴獸大師

一、關於姓的來歷。

黃帝,大家都知道,姓姬,名軒轅,中國人的老祖宗。

黃帝有一個孫子,叫顓頊,五帝之一。

顓頊有一個女兒,叫女修,算起來,應該是黃帝的曾孫女,她有一個孫子,叫做大費。

大費這個人,歷史上名氣不大,但是大家應該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成功後,受到他領導舜帝媯重華的猛烈表揚,大禹很誠懇地說,我能夠將水利工作做得這麼好,離不開大費同志的大力支持幫助。舜帝很高興,不僅轉過頭來猛烈地表揚了大費同志,還給他找了一位姓姚的美女做老婆,並且安排大費做鳥獸馴養的工作。

千萬不要以為大費的馴養工作就像現在馬戲團的馴獸師,大錯特錯!大費的主要工作,是將野生鳥獸訓養成家禽家畜,比如將野雞馴成家雞,將野豬馴成家養豬,等等。這麼做有什麼用?大大的有,人類從此可以由追著獵物跑的遊牧生活,改成獵物跟著人類跑的定居生活嘛!

大費同志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將馴獸工作也幹得非常出色,受到了舜帝的再一次猛烈表揚。

舜帝每次表揚人,總是習慣性地要賞賜點東西,上次給大費賜了老婆,賜了工作,這次賜什麼呢?

舜帝決定,給大費同志賜姓,姓嬴!

在古代,帝王給手下人賜姓,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因為姓,關係到子子孫孫,綿延不絕。將來吹起牛來,俺的姓是皇帝老子御賜的,立即是一片點贊之聲。

秦始皇嬴姓的來歷,從水利工程師,到馴獸大師

二、補充知識,為什麼舜帝要給大費賜姓?

從這裡,又要將故事講回去了。

前面講過,大費的奶奶叫女修,她也是黃帝的曾孫女,嚴格地說,應該叫姬女修。

姬女修實際上並沒結過婚,為什麼能有大費這位孫子?因為她在年輕的時候,撿了一隻鳥蛋,可能當時有點餓,就給吃了,沒想到十個月後,竟然生了一個男娃,也就是大費他爹,名字叫大業。他還有另一個更著名的名字,叫皋陶,據說他曾用樹皮寫下了歷史上第一本《獄典》,被稱為中國司法界祖師爺。

姬女修既然是未婚生子,皋陶不可能跟著外公顓頊帝姓姬,必然是沒姓,只有名字。到了大費這一代,還是有名、無姓。

因此,舜帝給大費同志賜姓嬴,是一個無比英明的決定,沒姓的人,終於有姓了。

秦始皇嬴姓的來歷,從水利工程師,到馴獸大師

三、姓的傳承與擴散

自從舜帝給大費同志賜姓這天起,在古代的戶口登記本上,就出現了嬴大費這個開天闢地的名字。

為什麼開天闢地?因為,重名率為零,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嬴這個姓。

馴獸祖師爺嬴大費後來生了兩個男娃,一個叫嬴大廉,一個嬴若木,分別娶妻生子,子生孫,人口越來越多,嬴大費本來是他爹大業的一棵獨苗,從此開枝散葉,四處生根。

《史記》記載說,到了嬴大費玄孫這一代,也就是嬴家第五代,子孫有的生活在中原地區,有的生活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

這只是個開始,後來越擴散越多。除了人口的擴散,還有姓氏的擴散。

在上古時代,在姓以外,還有氏。姓是主幹,氏是分支。根據宗法制度,各宗族近親三代以後的子孫後代,必須分出,另立支族,也就是另外的氏。隨著時間推移,支族越分越多,氏,也就越來越多。

關於姓與氏的分離,如有興趣,詳見我的頭條號畢大費的一篇文章《 》

根據東漢大學者王符在《潛夫論·志氏姓》中考證,嬴姓後來分離出十四個氏,包括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繆、鍾、費、瞿,都贏姓的子孫。

根據上古時期的習慣,介紹某人,都會是先姓,後氏,比如秦始皇,嬴姓,名政,趙氏,也叫趙政。上面十四個氏,皆是如此,共一個嬴姓,各有各氏。

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將姓氏統一,姓與氏終於不亂套了。

另一方面,古代諸侯國那麼多,據說數千個,而關於這些諸侯國的資料又特別少,考古學家們至今也沒弄清楚究竟有多少諸侯國,分別又是哪些諸侯國。

從這個角度來說,關於哪些諸侯國是贏姓諸侯國,和贏家同宗同源,實際上是不可考的。

四、最後,來解釋我喜歡姓的原因。

因為,贏姓的祖宗是嬴大費,生活在約公元前21世紀,距今4000多年。

俺的網名也是畢大費,和4000多年前的古人撞名,不容易啊。

另外,再補充一點,以上資料,絕大部分都來自於《史記》,並非我信口胡扯,基本都有出處。

一個新視角,能夠打開一個新世界,我是畢大費,歡迎關注,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