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向肿瘤说不,预防胃癌要先认识胃息肉

胃痛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有些人吃点硬的、辣的、凉的食物后就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这些人一般吃东西吃得少,体重也会有下降。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有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只是所谓的消化不良,但等到出现黑便时,去做胃镜检查,则可能会被诊断为胃息肉。

向肿瘤说不,预防胃癌要先认识胃息肉

胃息肉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或黏膜下的胃局限性隆起,胃息肉按组织学分类有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以及较为少见的错构瘤型息肉。不同类型息肉的相关病理因素和发展趋势也不一样。因此,万万不能听别人说,得了息肉无所谓,就觉得自己有胃息肉也不会对健康有多大影响。

向肿瘤说不,预防胃癌要先认识胃息肉

胃底腺息肉与萎缩性胃炎无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较低;增生性息肉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大小不等,有些可以超过10厘米大,较大息肉可以有蒂;腺瘤性息肉多为单发,多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肠化生的胃黏膜上皮上出现;炎性息肉是胃黏膜的良性增生,体积一般较小。

向肿瘤说不,预防胃癌要先认识胃息肉

胃息肉在早期或者没有并发症的时候,常常没有自觉症状,随着息肉的发展,会出现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如果息肉合并溃疡,则可能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或是黑便,但一般不出现呕血。息肉按长生部位的不同,也会引发幽门梗阻或是出现吞咽困难。因为多数胃息肉患者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水平低下,因此会出现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腹泻等症状。

向肿瘤说不,预防胃癌要先认识胃息肉

胃息肉多数可以通过X线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而被发现,因此,只要患者及时就医,诊断胃息肉并不困难。从发病机制来看,腺瘤样息肉的形成是多基因改变的过程,多发腺瘤是基因突变的信号,而生活因素中的吸烟、低纤维膳食、多肉食等习惯也可促进腺瘤的癌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则与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相关。研究还发现,胃息肉,尤其是胃底腺息肉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者中更为多见,特别是使用药物超过12个月者。此外,约有85%的胃息肉患者伴有低胃酸状态,同时也发现,胆汁反流也在胃息肉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向肿瘤说不,预防胃癌要先认识胃息肉

胃息肉目前已经被归为癌前病变,其中,炎性息肉的癌变率相对较低;直径超过1厘米的增生息肉存在癌变可能;腺瘤性息肉复发率及癌变率都较高,因此,也被认为是最具有癌变潜质的息肉,而且常与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相伴,甚至会与胃癌共存。在治疗方面,内镜下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此外还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向肿瘤说不,预防胃癌要先认识胃息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胃息肉与肠息肉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也有研究认为胃息肉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机械刺激、进食腌制品生活习惯等有关。因此,发现胃息肉也需要同时做肠镜等检查,在预防方面,要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饮食方面则提倡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不长期饮酒。年长、有家族病史者需要定期做胃镜及肠镜检查。对癌变率较高的腺瘤性息肉则应该及早切除。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制作,以科学与人文视角多维度观察生命健康,包括医事、史话、日常、展望、心理、房内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