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好消息:山西阳曲等12县退出贫困县 有你家乡吗?

山西晚报的消息:9月11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扶贫办获悉,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批准阳曲等12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12个省定贫困县均达到贫困县退出的相关指标,符合贫困县退出标准,经研究,批准退出贫困县。

按照《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及《关于山西省贫困退出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经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部门评价、省级第三方评估检查、整改专项检查和社会公示,阳曲县等12个省定贫困县均达到贫困县退出的相关指标,符合贫困县退出标准。这12个县分别是阳曲、平鲁、山阴、柳林、昔阳、沁源、沁水、陵川、乡宁、安泽、夏县、闻喜。

阳曲县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扼晋要冲,太原门户。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东临盂县,西连静乐县,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东北与定襄县交界,东南入寿阳县毗连。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

好消息:山西阳曲等12县退出贫困县 有你家乡吗?

阳曲县

平鲁区为山西省朔州市所辖区,地处晋西北内外长城之间,位于山西省北部边陲,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和林格尔接壤;西南与忻州市偏关、神池两县毗连;南临朔城区;东靠山阴;东北连右玉。原名平鲁县,1988年国务院批准朔州市为山西省地级市时,改县为朔州所辖区。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险”之称。

山阴县,历史文化名城,为山西省朔州市辖县,位于山西省北部,东邻应县,南毗代县,西交朔城、平鲁二区,北与左云、右玉、怀仁接壤。山阴县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煤炭为主,是产煤大县,有"煤乡"之称。

好消息:山西阳曲等12县退出贫困县 有你家乡吗?

山阴县

柳林县地处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隔黄河与陕西省吴堡县相望,是山西的西大门。全县国土面积1288平方公里,辖8镇7乡257个行政村,总人口34.4万,耕地面积5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47万亩),森林覆盖率33.8%。

昔阳县,别名乐平,山西省晋中市辖县。位于山西省东境中部,县境东与河北省赞皇县、内邱县、井陉县、邢台市接壤,西与寿阳县为邻,南与和顺县毗连,北与平定县相衔。东西长70千米,南北宽41千米。昔阳县有马岭关古长城遗址、石马寺、关山水库、虎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昔阳县位于大太原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是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

沁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部,地处太岳山东麓,东连沁县,南接屯留、安泽县,西邻霍州市、古县、灵石县,北靠介休市、平遥县。

沁水县

,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于晋城市。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传说。70年代发掘的"下川遗址",证明早在2.3万年到1.6万年前,沁水人的先祖们就创造了灿烂的"下川文化"。现存的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等,映证了沁水历史的遗迹。

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最高地带,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人民政府驻崇文镇。西连高平,西南连泽州县,北、西北与长治市的壶关,长治县毗邻,东部和南部与河南省辉县市、林州市、修武县毗邻,辖7镇5乡。

乡宁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临汾市西隅,吕梁山南端,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面积2029平方千米,辖5镇5乡,人口23万(2010年),县政府驻昌宁镇。乡宁县县城建于宋皇祐三年(1051年)。境内有有云邱山、万堡山、一线天、黄河峡谷等自然胜景。

安泽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部,临汾地区东北、太岳山东南麓。因其居霍山太岳山之阳,故又称之"岳阳"。山西第二大河沁河,纵贯境内109公里。安泽县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的故里、又是古代名相蔺相如的栖身地,还有遍布全县的老一辈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纪念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森林公园、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和尚无大面积开发的煤炭资源大县。

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荣获"国家 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蔬菜基地县"等称号

好消息:山西阳曲等12县退出贫困县 有你家乡吗?

闻喜县

闻喜县古称桐乡,秦时更名为左邑县,汉武帝刘彻在此欣闻平南越大捷而赐名 “闻喜”,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交界处,东与绛县、垣曲相接,北与侯马、新绛相连,西与稷山、万荣、盐湖区接壤,南与夏县相邻。闻喜县历史悠久,自改左邑桐乡为闻喜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名人辈出,古迹颇多。魏晋有地图之父裴秀,唐有中兴贤相裴度,宋有抗金名相赵鼎,清有“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境内存有唐玄宗所书御碑和韩愈撰文,以及祁隽藻书写的“平淮西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