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來自鐵血之城常德的辛亥三傑,一人之死成為民國初最大迷案

辛亥革命時期,沅澧大地上走出了三位革命家,他們志向遠大,曾經立志推翻清政府,創立共和,在危險面前,他們從不退縮,勇往直前,最終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宋教仁(1882-1913)

來自鐵血之城常德的辛亥三傑,一人之死成為民國初最大迷案

宋教仁,字鈍初,號漁父,湖南省常德市桃源人,中華近代革命的先驅者之一,被稱作為“中國憲政之父”。

宋教仁家境較為貧寒,他的幼年時期是在當地的私塾中渡過的,之後他又就讀於桃源漳江書院、武昌普通中學堂。1902年,深受學校裡的革命團體影響,從此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1903年,宋教仁結識了辛亥革命時期的重要人物黃興,併成為好友,兩人志同道合,一起從事革命活動。

1904年,反清革命團體華興會在長沙成立,黃興任會長,宋教仁任副會長。當年因長沙起義失敗,宋教仁流亡到日本,就讀於日本東京法政大學。期間,他創辦了革命雜誌《二十世紀之支那》,1905年又支持孫中山在東京創辦成立中國同盟會,宋教仁任職司法部檢事長,是主要的領導人之一。

1906年,宋教仁曾回到國內,想要在東三省建立反清力量,後又前往日本。1910年,宋教仁再次回到國內,在上海任職《民立報》主筆,宣傳革命思想。1911年,宋教仁又與譚人鳳、陳其美等人在上海組建起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他任職為總務幹事。同年,湖北軍政府在武昌成立,宋教仁倡導建設民主共和政權。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宋教仁被任命為法制院院長。同年,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宋教仁為國民黨在國會中的席位奔波於各地,發表著各種演講。1913年3月,第一屆國會選舉基本結束,國民黨贏得了絕大多數的席位。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為刺客所暗殺,雖經搶救還是不治,於22日去世。

來自鐵血之城常德的辛亥三傑,一人之死成為民國初最大迷案

宋教仁是民初時期政壇上的舉足輕重的人物,當時人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是民初政黨政治身體力行的第一人,是總理的第一人選,然而,卻是死在了暗殺下,死得又不明不白,實在是讓人痛惜!

劉復基(1885-1911)

來自鐵血之城常德的辛亥三傑,一人之死成為民國初最大迷案

劉復基,字堯徵,亦作瑤臣,後易名汝夔,自號武陵器生,湖南武陵縣(今常德縣)人,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自幼喜歡誦讀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書籍,並深受影響。

1901年,劉復基結識宋教仁,併成為好朋友,受宋教仁革命思想影響,積極從事革命活動。1903年,劉復基考入武陵縣立高等小學堂就讀,期間加入了湘西哥老會。

1904年,劉復基加入黃興、宋教仁組織的華興會,成為骨幹成員,並參與了當年的長沙起義。

起義失敗後,劉復基避居於鄉里,於1905流亡日本,期間,他加入了由孫中山創辦的中國同盟會。

1906年,劉復基回到國內,籌設中外各報代派所,運銷《民報》等革命刊物,同年他加入了日知會。之後,萍瀏醴起義爆發,失利後,劉復基流亡到上海。

1908年,劉復基前往漢口,任職《商務報》會計兼發行人,並加入振武學社。1909年,劉復基再次前往上海,創辦了《競業旬報》,宣傳革命。

1911年,振武學社改名為文學社,劉復基出任為評議部長。5月,文學社與共進會合並,劉復基出任臨時總司令部參議,當年,他還被委任為起義總指揮部的常駐軍事籌備員,在小朝街85號張廷輔寓所樓上設立總機關。

來自鐵血之城常德的辛亥三傑,一人之死成為民國初最大迷案

10月9日,起義機關被破壞,劉復基也被清廷逮捕。10月10日,劉復基被清政府殺害於湖廣總督署東轅門外,光榮就義。

來自鐵血之城常德的辛亥三傑,一人之死成為民國初最大迷案

劉復基與另外兩位在武昌起義中犧牲的烈士彭楚藩、楊洪勝一起被稱為“首義三烈士”

蔣翊武(1884-1913)

來自鐵血之城常德的辛亥三傑,一人之死成為民國初最大迷案

蔣翊武,原名保襄,亦作保湘,字伯夔湖南澧州(今澧縣)人,武昌起義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出身平民家庭,幼年時期曾在澧蘭書屋就讀,接受傳統啟蒙教育。

1898年,蔣翊武轉入安福(今臨澧縣)梅溪橋私塾就讀,開始接觸到維新思想。1902年,清廷最後一次科舉考試舉行,蔣翊武卻是不願參加,並稱之為“奴隸功名”。1903年,蔣翊武進入澧州高等小學堂(今澧縣第一中學)就讀,後又考入湖南西路師範學堂(設在常德)。

1904年,華興會準備發動起義,蔣翊武積極響應,協助宋教仁,後來起義事洩,清政府大舉搜捕,蔣翊武因此被開除學籍,只得逃亡到老家。1905年,蔣翊武前往上海,於第二年進入中國公學就讀。同年,經劉復基介紹,他加入了孫中山創辦的中國同盟會。期間,他還創辦了《競業旬報》,宣傳革命思想。

1907年,蔣翊武因從事革命活動,被清政府所通緝,被迫回到老家。1909年,他再次前往上海,沒過多久後,又前往漢口,出任了《商務報》的編輯。同年,他加入了革命團體,群治學社,並加入到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四十一標三營左隊。

1910年,群治學社改組為振武學社,第二年,振武學社又改名為文學社,蔣翊武被推選為社長,劉復基為參謀部長。他任職期間,文學社成員在武漢新軍中得到了長足發展,人員迅速壯大。

1911年9月,文學社與共進會聯合,蔣翊武被推選為革命軍臨時總指揮,為武昌起義做準備。10月9日,起義計劃暴露,蔣翊武不顧安危趕到武昌,決定提前起義,期間,為清廷抓捕,乘機逃逸。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2日,蔣翊武回到武昌,就任湖北軍政府軍事顧問兼聯絡使,後又補任為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11月,蔣翊武被推為戰時總司令部監軍,後又接任護理總司令。12月,清政府與革命軍停戰,蔣翊武辭去總司令職務。

1912年,袁世凱將蔣翊武調任到北京,出任臨時大總統府高等軍事顧問,袁世凱授予他的是閒職,希望他能夠在北京安分點,袁世凱後來還想授予蔣翊武中將軍銜以及勳位,都被他給拒絕。同年,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孫中山主持了成立大會,蔣翊武前往參加,被推舉為參議,併兼任了漢口交通部部長。

1913年,蔣翊武受宋教仁委託,前往上海、武漢遊說,爭取各地對國民黨的支持。同年3月,宋教仁被刺殺,蔣翊武回到湖南,響應二次革命,被推選為為鄂豫招撫使。二次革命失敗後,蔣翊武遭到袁世凱通緝,被迫逃亡。

來自鐵血之城常德的辛亥三傑,一人之死成為民國初最大迷案

蔣翊武打算從廣西改道去往香港,途中行至廣西全州所屬興安縣唐家衝時,為駐軍統領所抓捕,押解前往桂林。當年9月,蔣翊武在桂林被當地軍閥殺害。1916年,蔣翊武歸葬長沙嶽麓山。1921年,孫中山出師過桂林,特地在蔣翊武就義的地方立下紀念碑,並親筆題詞“開國元勳蔣翊武先生就義處”。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盡在夜狼文史工作室歷史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