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比亚迪元EV纯电版初步驾驶体验!

很多家庭在购买第一辆车的时候,通常会把购车预算控制在10万元左右,这类车型通常能够满足一家人简单的出行和代步需求,同时也不会给家里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不少人也会把10万元左右的车作为自己的练手工具,如果发生了磕碰刮擦,也不会感到太心疼。随着国内不少大城市为电动汽车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如不限行、更容易获得车牌指标、补贴等等),让很多用户开始把目光转移在纯电动车型上,并且开始在传统合资品牌汽油车以及纯电动车之间纠结。

比亚迪元EV纯电版初步驾驶体验!

目前10万元出头价位中也有一些车型可供选择,比如比亚迪元EV版,为了更好的体验这款车型的驾驶感与乘坐舒适性,以及未来其使用情况,我们购买了一辆元EV的次顶配版(智联炫酷型),接下来我们就来分享其初步的驾驶和乘坐感受。

1、动力:爆发力不强,但比较平顺

你不要把每辆纯电动车都想象成百公里加速在4秒内的样子,虽然特斯拉可以做到,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它电动车也能提供这种激情,包括这两比亚迪元EV。尽管电动机具有低速时扭力大、响应直接的优点,但元EV的起步还是相对比较温柔的,即使你猛踩“电门”,你也可以感觉到动力是慢慢提上来的,比较线性,响应速度也不错,但爆发力不强。可以看到元EV的动力调校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家用舒适,而不是运动。

不过值得表扬的是,比起比亚迪同价位的汽油车,元EV的动力平顺性表现要好很多,安全不会前者变速箱明显顿挫、抖动和冲击的情况。同时在怠速时也没有比亚迪同价位汽油车的那种明显震动的现象。

比亚迪元EV纯电版初步驾驶体验!

2、车内隔音:较差

由于采用了电动机,比亚迪元EV的车内在怠速以及低速时是很安静的,也没有什么抖动,但速度提到50km/h后,来自轮胎的胎噪、风噪就非常明显了。

3、底盘滤震性:差,晃动根本停不下来

比亚迪元EV的底盘和悬挂明显调校的很软,但这种软和“舒适”二字完全挂不上钩。因为在过坑洼路面以及减速带时,虽然没有硬碰硬的感觉,但是韧性不够,最可怕的是你会感到避震弹簧根本无法拉住车身,只要有小颠簸车身就有非常多的余震,包括竖向的颠簸和横向的车身摆动,让你感觉坐在波浪中行驶的船上。这种不停的颠簸会增加你的晕眩感,我们坐在车内15分钟,就明显感到不舒适。

比亚迪元EV纯电版初步驾驶体验!

4、方向盘转向手感:较差

元EV的方向盘整体虚位比较大,并且回正的力度不会随速度以及角度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在变道并线时,也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车身的响应也比较慢,而且会有比较明显的回摆。

5、座椅舒适性:一般,后排空间较小

元EV的前排空间比较充足,但后排明显比较小,乘坐会有些局促。另外不论是前排还是后排座椅的长度都偏短,对腿整体的支撑性有些不够。另外后排空间的座椅高度不太够,腿需要有些蜷缩,靠背的角度也比较陡,座椅本身材质也偏硬,长时间乘坐会有些不舒适。此外,其后备箱空间相对也一般。

比亚迪元EV纯电版初步驾驶体验!

此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作为一辆SUV,元EV表面看起来其底盘高度比较高,但实际上是其通过一个斜面设计在视觉上营造的效果。如果你换个角度观看,会发现其实际底盘高度并不高,而且电池分布在底盘部分,如果发生了剐蹭,可能会伤害到电池。因此元EV的车主不要挑战这辆车的“越野”极限,其通过能力要比外表看起来还要低。

比亚迪元EV纯电版初步驾驶体验!

整体而言,如果仅仅只从行驶质感、乘坐舒适性以及驾驶感受来看,比亚迪元EV与同价位的合资品牌汽油车相比,比如更便宜的飞度、价格相近的朗逸和领动,在每个环节上都不占优势。因此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如果没有限牌政策,依旧可以顺利买到汽油车,那么在这个价位合资品牌车型更加值得选购。

尽管电动车是未来的大趋势,但目前10万元出头的电动车在产品力方面表现并不好,并且如果你家里没有固定充电桩,那么补充能源也是未来在使用时的一大难题。此外,目前的电动车跑长途也基本不现实(充电不容易,并且充电速度太慢,浪费行程时间),因此从实际出行和使用的角度来看,目前电动车整体不如汽油车,所以如果没有限牌因素的影响,那么大家还是买合资品牌汽油车吧!

由于这两比亚迪元EV是我们的自购车型,因此我们会长期关注其各种情况,包括日常费用、保养、充电时和使用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车本身的可靠性,还有大家最关注的冬季电池衰减情况等等。如果有了新的状况,我们也会及时分享给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