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陶渊明有哪些充满智慧的诗?

谢小楼


陶渊明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还是一种中国人的精神象征,他的诗脱去尘俗,充满智慧,读了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


01《归园田居·其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

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02《神释》: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天地无私,万物自有其规律。纵身于造化之中,放浪于自然之内,用否行藏,一切顺其自然,没有得失心,自然也就没有了忧愁。

03《拟挽歌辞》: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这首诗开宗明义,说明人有生必有死,即使死得早也不算短命,诗人假设自己死后亲友的情况,也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

04《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05《咏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这首诗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十分明显,大部分篇幅都用来写荆轲之行,以此着力渲染荆轲不畏强暴、义无反顾的慷慨悲壮之举;刺秦王的过程只以“图穷”以下四句简要叙述;诗的最后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奇功不建的无限惋惜之情。此诗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别具一格。

06《归园田居·其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集中地描写了归田之后的日常生活与自适心境,诗意脉络清楚,结构次第有序。开头四句为此诗的首层,它从正面写“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叙说归隐郊野之后,罕与尘世往来,了却心头尘俗之想。

答者:谢小楼


谢小楼


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总能收获很多智慧,比如淡泊名利、随遇而安、安然自在。

比如,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中,我读到的是一种对生活怡然自得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宠辱不惊,是闲适平静,是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无论经历了多大的大风大浪,在面对柴米油盐的生活时,依然要保持内心的淡定,依然以平淡的心态过好当下的生活。

比如,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一句中,我看见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借物喻人,描述的是事物蓬勃发展,表达的是作者在面对生活时一种永远积极乐观的态度,就算是一天天的在老去,但不低头认输,因为只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也会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在陶渊明的诗里,我品读到更多的便是淡泊名利的智慧。他写的经典诗句很多,但唯独这两句最最打动我,也最最让我得到收获,激励着我,勉励着我,让我在面对生活时,以陶渊明的智慧指导现在的生活,以平淡的心对待世间万物。


安小念说情感


陶渊明,感悟田园之趣的诗人。晋朝末年人氏,他开创了诗歌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他不事权贵,避隐田园的隐士精神,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陶渊明出生在江西浔阳庐山山麓,是东晋名将陶侃的曾孙,他出生不久,家道即中衰,少年时代起,陶渊明就修习儒家之学,立表作一番经世济民的事业。可是,门阀盘据,士族当权的社会,以及连年不绝的天灾人祸,给他的雄心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一直到二十九岁,他才获得江州祭酒《即文教官》之职,陶渊明虽身在仕宦,由于他与生俱来酷爱自然的情感,使他对官场丑陋的人际关系,异常厌恶,于是经常徘徊在,仕与隐,的取舍之间。直到四十一岁,他毅然辞去彭泽县令的官职,返回田园。因而陶渊明被后世尊称为,田园诗之父。陶渊明归田后,特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以表述他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及有关生活的情况。归田后,写诗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他留下的诗有120多首,而田园诗占重要地位,他写了五首《归园田居》,尽写田园风光。陶渊明的散文,虽然不多,但写的相当有清新而有情致。他的《五柳先生传》写的正是他的影子。还有他的《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序,只用了三百多字,就生动勾画出一幅理想的生活图景。陶渊明独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都是他的名诗。与宋明理学开山始祖的周敦颐的思想与《爱莲说》独爱莲,他们都有独爱的一面,令后世敬仰。陶渊明的作品当中,以酒为主题的篇章也堪多。但他最惧代表的,我个人认为是他那首《归去来兮辞》因为他赋此诗是明志,辞去了仅任了八十余天的县令之职!晚年的陶渊明,声名远播,慕名求教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江州刺史曾劝他再度出仕,但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要贯彻他那,性刚才拙的性格。享年六十三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