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难道他真的不畏死么?

羁文


其实我们可以从《归去来兮辞》的最后两句读到一点端倪。“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命复奚疑。”意思是:登上东边的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澈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疑惑的呢?

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时年41岁,当时做了85天的彭泽令,因拒绝为五斗米折腰,写了这篇辞后解绶去职。在此前不久,他的妹妹在武昌去世,陶渊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奔丧。俗话说,四十不惑。人在经过很多事情之后,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对生命的过程也有了相当的了解。富贵优越的人是怕死的,中国历代追求长命百岁的皇帝不计其数,而贫苦、命运多舛的人很多都是视死如归。

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生平经历,陶渊明的祖父是太守,陶渊明算是出身书香门第,8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家道中落。12岁庶母离世,生活更加艰难,20岁家中尤为贫困。29岁入仕做官,曾经做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年轻的陶渊明是有抱负的,但在那样的社会中要想实现抱负,真是举步维艰。不愿随波逐流的陶渊明选择避世的隐居生活。

隐居中的陶渊明,虽然安贫乐道,怡然自得,享受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而且写就了大量的令人憧憬的田园诗篇,但是他仍然有物质匮乏的痛苦。

这时候的陶渊明已然看透了生死的意义,“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留在世上还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这句话表明了陶渊明对生命的态度,人生是有尽头的,万物皆有尽头。不管害怕与否,不管贫穷富贵,生命该停止的那一刻,死亡会不期而至。

这是对死亡的高度理解与接受,所以他为别人写的祭文也送给自己,高声吟诵“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作文的钥匙


生老病死,三灾八难,荣辱贫富,失败成功,聚散离合等等等等,都是人生要面对的,我觉得沒有计么好怕的,怕有用吗?该来的终久要来,该走的最后都得要走。

比如,如题说到的人的死亡。我真的沒有怕过,我有好几次是从死亡边缘救回来的,觉得没有什么好怕。节点就是汶川大地震,这之前我有惧怕死亡的心理,当时吓得我一个星期腿都是软的,有时还条件反射式的发抖。后来,看到在自然灾害面前,再伟大的人也无能为力。越想越觉得人死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好怕的,死了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界,让他们去做科研吧!只是担心,现在有些人道德修养差,把我的肉乱往垃圾桶扔,不妥善处理,所以迟迟没有去办委托书。现在疫情时期,想开了,管那么多做什么呢,捐了吧!

有好几次,我面对死亡,现在回忆,并不可怕,临近死亡,其实是一种近乎休眠的状态,并不象好多影视作品宣染的那样痛苦的,不知不觉我就睡着了,不知痛不知苦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救不过来,就永远地睡着了,救过来,我睁开眼睛,好象从睡梦中醒来,真的没有什么害怕的。倒是清醒的时候,受病痛和心理阴影的折磨。

死,没有什么好怕的。

活着一天就好好过。勿消沉要奋进,勿懒散要快乐。

有道是且行且珍惜,才是最好。


笔尖莲心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晋朝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

诗文漫读:荒草何其的莽莽茫茫,白杨树飘飘萧萧。在严寒霜冷的九月中,把我送出了城郊。那四面无人居住,一座座高峰隆起。马仰天长啸,风卷过萧条。将我放在优冷的墓穴里,并且关闭它,千年不复见太阳。

千年不复见太阳,那世上的贤达也不免这样的运气。就算是来往相送的人,也都各自回到了家。自己的亲人或还有残余的悲伤,那陌上的人家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和高歌。

死去能够说什么呢?就是将自己化给了山川泥土啊。

初衣解诗:我非常震惊的是,陶渊明将自己化作了死者,或者是化作一缕灵魂,来描述了死后送葬下葬的情景。这是前无古人的事。而且也几乎后无来者。晚清的蒲松龄,写的都是鬼怪志异,没有人这么的站在生死两界,客观节制的描述,一种人间的丧仪。

灵魂仿佛站在高处,俯望着自己的灵柩,出了城郊。寥寥数笔的写景,下有荒草,上有白杨,景色开阔,风物萧条。仿佛是一个缓慢的沉默的长镜头,并不太过分的渲染情绪。一种节制如同纪录片。陪伴他的将是各样的高坟。

当墓室封闭以后,再也不会有明天了。无论生前多么闲达富贵,到最终会有这么的一天。

死亡使人人平等。

站在一个亡者的角度,自己的时间固然停止了。但人世间的流转还在。那些来相送的人,最终会回到自己的地方。就算是亲人,还有悲伤,也会随着时间而冲淡。而没有亲缘关系的陌生人,已经起了遥远的歌声。在这旷野里似乎那么的不协调,又是那么的协调。

死是什么?没人说得清楚后的世界,但是死在现实里是一个分水岭。人生和生命告一段落,静静的将身体化作了山川泥土。

这首诗悲哀吗,悲哀,而且是一种非常冷邃的平静,却酝酿着巨大的悲哀。但这悲哀并不是没有止境的,在中国的古代的文学里,悲哀可以深到深不可测。但是都没有陶渊明悲哀的这么平静。这是一种对死亡的平视和直视,是一种不曾屈服,一种淡然。

陶渊明真是一个奇人,他看透了人情世故,这又非常直截了当,没有煽情,就是如此。一方面,有感情的亲人会有一定的悲哀,另一方面没有感情的人自在高歌,这是超越了小我,俯瞰人间的生死起伏。是现实主义的观点,而且现实到不煽情,不矫情。一句一句。

但你读着读着会在这悲哀肃穆里读出浪漫。一个如此写实的丧仪,被他写出了等达观旷远的浪漫。是不过如此,不过是被人送了最后一程,在感情上被遗忘,在肉体上被风化,化作了脚下的高山的泥土。如此而已。

梁启超说,自然界是陶渊明的伴侣。所以我们看到了陶渊明,正在一个很高的高度看待自然界的流转与生死。但是他又并不流于虚无。至少我们在他的诗里,从来看不到那些神神叨叨。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南朝初年的人,大家一看就能够明白他生活的朝代,就是一个非常动荡不安而且贫瘠的年代。陶渊明一生做了各样的小官,但他的思想,却是最朴素的,最接地气的。因为他热爱田园,热爱农民。正是由于东晋末年,南朝初年,国家动荡不安,连他自己也常常为米食发愁,可想而知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会更加的凄苦。

但是陶渊明,从土地和农民身上,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力量。这力量是自然界的反馈给人生的。比如这三首拟挽歌词,如果不是他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对普通人的悲苦与萧瑟,他怎么能够做出如此冷遂肃穆的诗章?

所以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是这么评价陶渊明的。他一定是在情感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经历过极端的苦闷和刻苦,它才能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的境地。

这是一个在现实中,没有办法作为,反而将力量投射到自然中的人。都前无古人的高度,写出了前无古人的诗歌。

我们在读这首诗时,往往在极端的悲凉肃穆里,生出了一种笃定。最坏的人生不过如此,最美的人生也不过如此。最后化作了山川河流,依然守望着这片故土。这是苍凉之中的大爱。夫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陶渊明无限接近这样的境界。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欢迎留言置评!


匹诺曹jun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潜所作的《拟挽歌辞》三首中的诗句。

挽歌是古代送葬时司仪人演唱的悲歌,一方面怀念死者,祈祷其早升天堂;另一方面也慰藉生者,平和人们的悲伤情绪。

而陶渊明乃是化身物外、明达大度的世外高人,写出来的《挽歌》则是送给自己的,这真是生死明达,不拘一格呀!请欣赏《拟挽歌辞》之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jiao yao)。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想象自己在严霜九月中,被乡亲及亲友们抬着,顶着寒风,走过远郊、荒岗,人悲马嘶,来到一片荒无人烟、怪石林立、杂草丛生的乱葬坟地。棺木下葬后,无论贤愚,天命完成,人鬼殊途,天各一方;生者,照样生活,死者,托身于山岗,化身于自然,死又有何可说道的呢?

陶渊明(352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人。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据称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彭泽县令任上,八十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挽歌》诗就是选自《陶渊明文集》中《拟挽歌辞》三首之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超凡脱俗的靖节先生,也给我们留下了千古绝唱。


南宫外史


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他的《拟挽歌词》其三的最后两句。肯定的说,他不仅不畏死,还能够站在一个很高的矮的角度,

假想自身死亡的结局,用诗去描述自己死后送葬下葬的情景,表达了人死后,在感情上被遗忘,肉体被风化,化作了脚下高山上的泥土这样一个生生不息,谁都逃不脱的自然规律。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生死置于度外"看透了生死问题的达观态度。

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人生苦短,岁月无情,不管是名人雅士,还是达官贵人,

死的结局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化作了泥土,与日月山川同在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这首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寻回生命本质的浪漫描述。

是一种升华,一种生命圆满的苍凉大爱。



这首诗是陶渊明死前两个月所作的,两个月后他就死了。所以,这首诗是他自觉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写的,同时还写了自祭文。

陶渊明怕死吗?应该是怕的,这个怕不是胆小懦弱,而是生而为人,对生死有了理解之后,对死亡本能的排斥。只是生而为人不喜欢死亡而已。只要不是追求死亡的人,害怕死亡不是很好理解的东西吗?

但是,作为一个佛系的人,或者说豁达的人,陶渊明并不畏惧死亡。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正是战乱四起的年代,见多了死亡,而当时写自祭文也是一种流行,当时的袁山松每次出游都让随从高唱挽歌。

如果说是害怕死亡,倒不如说见多了死亡,对死亡的一种漠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他不害怕死亡也是对的。这个跟死亡的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是不同的,那种死亡是因为有更高的追求,所以用生命换取更高的价值,陶渊明的不畏死更多的是一种淡然,一种对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理解并接受。就是佛系到连自己的生命都看淡,该说不愧是田园派创始人吗?


从史记开始


死了有什么好说的,躯壳埋下去不就是同山川一道。

这是少数的我认为翻译成白话比原诗更有意思的句子。

《拟挽歌辞三首》,那个“田园将芜胡不归”的陶渊明晚年时的作品。

“拟挽歌”啥意思?就是假设自己死了,凭着想象写一写死后的事。

文人中写“生死”这个主题的本来就不少。那些后来被传颂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管是不是真的一辈子都视死如归,至少成文时都是大义凌然的。而且魏晋那个时候还有点不一样。政治混乱,玄学就兴盛,好些关于神仙、得道、修炼之类的东西,倒是鼓励人行善了,也把人弄得有点疯疯癫癫。

喜剧里不是说,戏里戏外都是疯子,那你就是真疯子。

那会是一个人越疯癫就越洒脱。于是为了洒脱,大家就比“疯”,也不知道几分演几分真。反正那些能一直“疯”下去的,好像也就真的连生死都洒脱了。

陶渊明跟他们都不一样。

我们在这里问陶渊明是不是真的不畏死。不管畏不畏死,你都要先知道死是个什么事情。虽说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是凭白无故让你万事都空了谁也不会乐意。文人讲自己不畏死,其实还是畏的,只不过掂量之后觉得有些东西比那些其他万事更重要。什么文死谏,还有上面那些大义凌然的,他们求的是什么?是“赴义”两个字。在这些人眼中,道理比生命更重要,他们为了维护道理死了,挣到的是身后的青名。

魏晋那个时候政治混乱,文人的仕途就更加坎坷。而且政权更迭频繁,你说自己求“赴义”的话就要掂量掂量——说不定哪天江山换主人了,你要不要跟着前朝一块玩完。读了书没地方用,所以那个时候隐士多。而且人的思考不能停下,不实践光在那想就容易钻牛角尖,反正这辈子没指望了,不如就多修炼,多做好事,说不定就能得道了。基督教讲做好事和做坏事的人分别要上天堂和下地狱,只不过那会流行的是道教,仅此而已。所以你说那些魏晋之士畏不畏死?不然他们修炼是为了什么。死是很重要的。死的时候可得掰着指头算清楚了,这辈子为什么修炼得不怎么样。

陶渊明呢?陶渊明是真的没把死亡当一回事。

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拟挽歌辞》有三首,就不贴全诗了,大概就是第一首写了入殓,第二首写了祭奠,第三首写了下葬。

入殓时儿女和朋友在痛哭,自己躺在里面,得失、是非、荣辱都无所谓了,就是可惜活着时酒没喝够。要不人家思想境界高,死了就死了,没啥好挂念的,除了没喝完的酒。

转而祭奠。这位还想着之前的酒,第二首上来就写着:“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活着时穷喝不到酒,现在奠酒倒是有了。酒上面浮满了诱人的泡沫,可惜喝不到了。啧啧,又惦记上了奠酒。

好在下葬时终于不提酒了。写了一些正常的萧瑟凄凉的景致,然后埋下去,再也见不到光了,这一点和贤达们都一样。于是大家都散了,亲朋可能还悲伤几天,其他人过场走完了也就没什么感觉了。所以他才劝一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死了有什么好说的,躯壳埋下去不就是同山川一道。

倒也符合。

为彭泽令时,陶渊明差点把分给他的公田全部种了酿酒的高粱,好在他的妻子坚持种了一些稻米。

所以即使是死生的事,也不管是否去往幽冥,是否得道成仙,只管别人祭奠他时摆的酒。

什么畏死不畏死。

死了有什么好说的,不如再跟我说说酒的事。


孤光



李明智null134392010


这句话的意思为: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出处:晋·陶渊明《拟挽歌辞》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白话释义: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而这一组自挽的《拟挽歌辞三首》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

逯钦立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三首》就是这时写的。

而吴小如认为,这三首自挽诗是陶渊明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

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的“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文》时令全同,倘自挽诗写作在前,就太巧合了。

因此把这三首自挽诗定为作者临终前的绝笔,当作于陶渊明逝世前两个月。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文章赏析:

陶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

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意思说人生居天地之间如纵身大浪,沉浮无主,而自己却应以“不忧亦不惧”处之。这已是非常难得了。


何伟读史


世上就没有不怕死的人,只不过是人到暮年,一种心理阴影扩展罢了,俺娘,八十有六,天天嘴里唠叨:她又不死,老天爷不把她收了,可活够了。我就笑着问:谁活够了,她是谁?俺娘答:我活够了。我说:你活够了,咒人家她干嘛?俺娘气结,顺拐棍打我,我抱头鼠窜告饶。

前几天俺娘跌倒了,躺床上哼唧喊疼,我开导她:以后可别喊活够了,这是老天爷嫌你刚说不练,罚你,对你罚站于心不忍,罚你躺床唻!俺娘又气,摸拐棍,我赶紧告饶。老年人皆喊活够了,其实那是对生命的敬畏,对时光的期盼,不论草根权贵,还是文豪白丁,都不愿意离开这个嘈杂无奈的,有去路无归途的世界,陶渊明,那是对未来的恐惧,他的诗,更是对岁月的渴望。看俺的打油诗,就和他意见背驰:俺娘八十六,天天喊活够,还真随了愿,跌个大跟头,天天躺床上,日日儿侍候,生活难自理,身体渐消瘦,生死在由命,千万别说透,勿学陶渊明,他应是作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