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曾是歐洲最強國,吞蒙古大半領土,宣戰德俄,結果成世界最小國家

世界上國家眾多,國際關係更是十分的錯綜複雜,維持這些關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國家本身強大,那麼在國際交往中會很從容,但是如果本身就國力弱小,那麼在國際舞臺上就是任人擺佈的局面,本文所談的就是一個小國,在歷史上它曾有過輝煌,也面臨過亡國的危機。這個國家就是立陶宛,它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在歐洲的政治舞臺上其是一個較為沉默的國家

但是當我們研究這個國家的歷史時可以發現這個國家並不一直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其也有過相當強盛的時期,曾經這個國家是歐洲範圍內領土面積最大,管轄人口最多的國家,國力極強,同俄國、德國宣戰,可見其實力的強大。

曾是歐洲最強國,吞蒙古大半領土,宣戰德俄,結果成世界最小國家

這個國家最早出現在世界舞臺上是13世紀的時候,那時立陶宛地區存在著很多的部落,這些部落各自為戰,相互征討,就在這時,外來條頓騎士團進攻立陶宛,當地的各個部落首領經過商討之後決定聯合起來抵禦外敵,畢竟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於是各個部落就結為了聯盟,在聯盟裡明道加斯的實力最強,當他率領著眾人將敵軍擊潰之後,聲望極高,於是他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立陶宛的國王,從此這個國家便不再是四分五裂,成為了一個完整統一的君主制國家。

雖然國家雛形已經形成,但是內部依然存在許多矛盾,各個勢力依舊存在著各種利益上的衝突,因此國內又爆發嚴重內亂,立陶宛在這種情形之下國力受到嚴重損耗。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很久,一個能力卓越的人平息了戰亂,他就是王格迪米納斯治。此人擅長戰鬥,手段殘忍,做事果斷,在權力鬥爭中勝出並登上王座。在他的管理之下,立陶宛一改之前混亂的面貌,成為了一箇中央集權制的國家,從此開始了征戰之路。

曾是歐洲最強國,吞蒙古大半領土,宣戰德俄,結果成世界最小國家

當時恰逢蒙古人侵略歐洲,立陶宛藉口保護便將基輔羅斯的西南部歸入了自己國家的版圖,當蒙古人即將逼近的時候,其內部發生動亂,首領們忙著爭奪汗位,停止了侵略的腳步,立陶宛就趁著這個機會成功的吞併了基輔羅斯的領土。緊接著蒙古在金帳汗國的統治也崩塌瓦解,立陶宛趁機出兵,吞併了金賬汗國很大一部分附屬國,立陶宛的勢力再一次得到擴張,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勢力正在悄然崛起,起就是莫斯科公國,這個勢力在今後成為了立陶宛最大的對手。

到了陶塔斯統治立陶宛時,國家的擴張已經達到了極限,但是這個人的野心極大,他不想止步於此,他將目光投向了當年入侵立陶宛的條頓騎士團,為了報當年的仇,他聯合了自己的堂弟,準備成立一個聯盟,這樣可以有備無患的幹掉敵人,同時也能踏足東歐,為其下一步的侵略做準備。

曾是歐洲最強國,吞蒙古大半領土,宣戰德俄,結果成世界最小國家

聯盟的威力巨大,條頓騎士團沒有絲毫還手之力就被打敗了,立陶宛還順勢拿下了東歐地區的普魯士公國,這時國際形勢又有了變化。莫斯科公國統一了基輔羅斯地區,他們稱自己是基輔羅斯的繼承者,然後向立陶宛發出聲明,要求歸還當年吞併的領土。

這時的立陶宛正處在強盛時期,面對這樣的要求怎會答應?雙方爆發衝突,令人驚奇的是莫斯科(蘇聯前身)的實力,如此強大的立陶宛竟然連連失敗,莫斯科乘勝追擊,最終打到了立陶宛本國的國土之上,這個國家眼看就要淪陷了。

曾是歐洲最強國,吞蒙古大半領土,宣戰德俄,結果成世界最小國家

面臨如此危機的立陶宛向波蘭提出請求,波蘭答應的很乾脆,不過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立陶宛的國王要來波蘭當女婿,為什麼會有這樣奇怪的要求呢?原來當時的波蘭國王已經是一個年邁的老人,膝下無子,沒有兒子繼承皇位,這樣做可以為自己選好接班人,同時還能一舉吞併立陶宛。

立陶宛國王在面臨這樣的選擇時十分為難,他也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但是為了不做亡國奴,他只能接受這個條件,很快波蘭的大軍趕到,莫斯科在衡量兩軍實力之後自知不敵,於是便撤兵了,立陶宛成功的逃過了這一劫。

曾是歐洲最強國,吞蒙古大半領土,宣戰德俄,結果成世界最小國家

但不過緊接著就是立陶宛整體併入波蘭,雖然民眾有萬般的不情願,卻只能接受,在兩國合併之後,立陶宛人有了新的力量,莫斯科作為其最大的敵人,依舊虎視眈眈,兩國又開始了新的戰鬥,就這樣鬥爭了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年間,立陶宛的國力被一點一點的掏空,而莫斯科卻日益強盛,在17世紀時,莫斯科聯合了普魯士公國一舉拿下了立陶宛波蘭聯盟。

立陶宛大部分地區都變成了莫斯科的殖民地,莫斯科公國實力大增,變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勢力,也就是後來的俄羅斯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