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什麼被抄家?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什麼被抄家?

胡雪巖是那個年代典型的官商,靠官僚庇護和國家資本進行自己的商業擴張,1882年到1883年胡雪巖和外商進行生絲大戰虧損1000萬兩,這裡面虧得大部分是官員的存款和鉅額公款,胡雪巖只是抄家都是看在左宗棠的面子上,否則全家都得死。

胡雪巖走上事業巔峰和左宗棠的賞識很有關係。1861年太平軍進攻杭州時,胡雪巖從上海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而為左宗棠賞識。後來又幫助左宗棠組織編練“常捷軍”、創辦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時,胡雪巖負責後勤保障,主持上海採運局局務,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達1195萬兩,採供軍餉、訂購軍火。

胡雪巖在幫左宗棠辦事的過程中結識了大量官員,各路官員貪汙受賄的錢,以及公款都通過胡雪巖的手,胡雪巖利用這些錢建立了“阜康錢莊”。“阜康錢莊”是胡雪巖的金融平臺,也是其核心產業,利用時間差對這些鉅款進行騰移挪用,形成低成本甚至免費的資金庫,利用官僚資本進行自己生意的大範圍擴張。

但成也左宗棠,敗也左宗棠。胡雪巖和左宗棠的親密關係讓其與李鴻章集團的盛宣懷發生了激烈衝突,胡雪巖商業帝國的垮臺和盛宣懷很有關係。

1882年,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生絲價格日跌,企圖壟斷絲繭貿易,引起外商聯合抵制,這個時候盛宣懷在背後給了胡雪巖一刀。

盛宣懷收買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不買胡雪巖的生絲,致使胡雪巖貨物積壓不得不大舉借外債1000萬兩進行週轉和外商進行商戰。然後盛宣懷收買上海媒體報道胡雪巖的阜康錢莊要破產的消息,還僱人大規模到錢莊提款引起人們爭相提款,對上海阜康錢莊形成擠兌。

胡雪巖為了應對只好把房產地契全部抵押,低價賣掉積存的生絲,希望能夠挺過擠兌風潮。不想風潮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錢莊紛紛有人提款,錢莊破產。胡雪巖輸了商戰,虧光了盡半身家。

因為阜康錢莊大量使用公款及官僚的錢,這些人為了挽回損失推動了對胡雪巖的清算。1883年12月6日清廷下旨讓時為閩浙總督的何璟、浙江巡撫劉秉璋密查胡雪巖資產。1884年2月3日清廷下旨讓左宗棠親自查封胡雪巖一切財產抵債。1885年胡雪巖在貧恨交加中鬱鬱而終,臨終前告誡子孫白花花的銀兩害人,經商是最有風險的事情。所以胡雪巖的直系後代200餘人幾乎無人經商,也無人入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