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部分油田職工工資已出現上漲!中石化油田改革已初見成效

部分油田職工工資已出現上漲!中石化油田改革已初見成效

關注我們,即有機會獲得價值100元中石化加油卡

文 | 周予風

油田有一部分人的工資要上漲了,以後崗位調整也將更加靈活。

中石化兩家油田已經做出相關的改革措施,東北油氣:公司只對項目團隊明確經濟技術考核指標,其他權力全部下放,考核結果分5檔,最高的年終績效工資上浮60%,最差的下浮30%。江蘇油田幹部選拔任用規定,所有幹部都公開選拔、競爭上崗

改革的主要內容分三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用工,一個是機構精簡,一個是分配製度。

◆◆◆

打破壁壘,擇優用人

最近,中石化油田企業在選人用人制度改革上動作頻頻,以江蘇油田和東北油氣分公司為例。

5月31日,江蘇油田運輸處公開招聘兩名副科級幹部,10名優秀青年員工報名參加。6月8日,社管中心兩個副科崗位公開競爭,13名符合條件的青年員工參加競聘。

這樣的競聘活動在江蘇油田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所以員工們才會感慨,已經沒有了什麼所謂的“鐵帽子”。按江蘇油田幹部選拔任用規定,所有幹部都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所有的幹部和人員都是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實行全員競爭上崗,對在“三定”中顯化的富餘人員,通過競爭擇優,推動崗位能上能下。實行一體化用工管理,推動非油氣生產業務整合,讓富餘人員向勘探局經營性業務、新興業務等有需求的崗位轉移。

在東北油氣分公司,伏龍泉採氣管理區規模不算大,各項效益卻頂呱呱。該管理區共有56口井,卻只有18人,每班9人。幾年前用工人數55人,自2014年公司全面實施三項制度改革後,他們提出“減人不減資、增人不增資”。工資總額與用工人數掛鉤後,他們主動合併用工,

全部實行一人多崗,用工壓減70%。

◆◆◆

瘦身健體,壓減機構

其實,油田改革已經不僅僅侷限於選人用人層面,在油田機構改革,縮減單位層面,動作也不可謂不大。

目前,江蘇油田已完成局處兩級機關大部制改革,將31個油田機關部門和單位整合為16個處室和4個直屬單位,二級單位機關科室和定員大幅壓減;出臺促進人力資源優化盤活的多項政策,2016年、2017年分別轉崗分流和減少用工2112人、1259人。

在完成兩級機關機構改革後,推進基層單位機構改革,今年底全面撤銷四級單位管理機構。推進業務整合,將揚州、邵伯、真武3個管理中心整合成立社區管理中心,在“四供一業”移交後,轉變為以辦公物業房產管理與租賃、職工食堂公寓管理為主的創效單位。

東北油氣分公司不斷精簡機構。2015年,在優化機關設置的同時,壓減基層機構,設立9個採油氣管理區。

2017年,減少處級單位8個,兩級機關科室減少34個,採油氣廠班組壓減51%。

◆◆◆

改革工資,按勞取酬

當然,提了這麼多的改革,最後我們不得不提關係油田人利益最重要的一項改革,薪酬考核制改革,有很多人的工資已經開始漲咯。

在江蘇油田,工資收入再也不是雷打不動了。按勞取酬、分配差異化的觀念被越來越多的員工接受。今年1至2月,工程中心修井作業與生產輔助後勤單位人均收入相差2538元。

二級單位根據業務類型、崗位特點,引入多元化的分配形式和激勵方式,構建以價值為導向、激勵約束並重的分配體系。在採油廠實行員工績效量化考核,通過手機績效考核APP實現在線即時考核,獎金分配與績效考核結果緊密掛鉤,基本實現員工收入能增能減。

建立完善中層管理人員、高層級專家和拔尖技能人才薪酬制度,提高高層次人才、核心骨幹員工的薪酬水平。研究科技項目負責人、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等激勵辦法,提高科研人員創新創效動力,體現優秀人才薪酬價值導向。

一季度,東北油氣松原採油廠績效考核結果一出來,就在廠機關引起熱議:龍鳳山採油管理區一般員工的績效工資比他們平均多千元。這是公司推行三項制度改革,堅持收入向一線傾斜、實現收入能增能減的一個縮影。

龍鳳山採油管理區結合管理崗位和操作崗位的不同工作性質和特點,確定基礎項目146個、鼓勵項目48個,同等係數人員月績效工資最大相差800元,最大限度激發員工的創新活力和創效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