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賀龍堂弟賀錦齋:上馬戰鬥下馬詩

1928年8月25日,賀龍率領經改編後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揮師東進,抵達湘西北石門,遭到了國民黨軍的包圍襲擊。時任第4軍第1師師長的賀錦齋奉命率部轉移,又遭敵四面包圍。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他決心以身報國,連夜給弟弟寫下了最後一封家書。

國民革命軍中最年輕的師長之一

賀龍堂弟賀錦齋:上馬戰鬥下馬詩

賀錦齋,原名文繡,乳名春生,賀龍的堂弟,1902年2月6日出生在湖南桑植縣洪家關一個塾師家庭。他自幼聰慧過人,6歲隨父讀書,不到3年,已能背許多的詩詞。在素有“歌海”之稱的澧水源頭,民間歌手頗多,耳濡目染,使他樂此不倦。以後,在他革命生涯中,常常用詩歌來抒發革命豪情,歌頌共產黨和人民群眾的英雄業績,揭露反動派的殘暴罪行,贏得了“上馬戰鬥下馬詩”的美譽。

1916年賀龍帶領20多名青年,以兩把菜刀奪取芭茅溪鹽局的槍支,組織了一支打富濟貧的武裝後,反動當局一面派兵“圍剿”,一面到洪家關大肆捕人,很多姓賀的受到株連。年滿14歲的賀錦齋隻身逃到70裡外的包關峪,到一家山貨店裡當學徒。1919年,賀錦齋聽說賀龍帶領隊伍打回了桑植,就毅然離開山貨店,趕回洪家關,參加了賀龍的隊伍。

賀錦齋參加部隊後,先在賀龍身邊當衛士,他勤奮好學,吃苦耐勞,作戰又勇敢機智,深得賀龍的器重,很快被提升為排長、連長、營長,6年後晉升為團長。1927年春,賀龍部隊在鄂城整編為國民革命獨立15師,賀錦齋任第1團團長。

1927年,上海“四·一二”政變和長沙“馬日事變”後,賀龍和賀錦齋等一起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經過反覆考慮,決定把部隊帶回武漢,並將從湖南等轉移出來的一大批農民協會幹部和漢口工農革命武裝編入部隊,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1軍。年僅25歲的賀錦齋被任命為第21軍第1師師長,是當時國民革命軍中最年輕的師長之一。

率領第1師隨賀龍“東征討蔣”

1927年7月15日,武漢政府的汪精衛公開叛變,同蔣介石實現所謂“寧漢合流”,全國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在迅速惡化的形勢面前,賀錦齋明確地向部下宣佈:“革命在遭叛賣,人民在遭屠殺,我們的槍口應對準誰,這要聽共產黨的!”7月下旬,他率領第1師隨賀龍“東征討蔣”,並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八一”南昌起義。在起義中,賀錦齋擔負主攻敵第五路軍總指揮部的任務,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賀錦齋部經過3小時的激戰,全殲了守敵。之後,在隨南昌起義部隊的南征途中,賀錦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南昌起義後,賀錦齋與賀龍率領部隊輾轉瑞金,經福建進入廣東,在潮汕地區遭到了數倍於己的敵軍的夾擊。賀錦齋的第1師與第2師與後續部隊之間的聯繫被攔腰切斷,而第1師副師長歐學海又以“總指揮部不知下落,伙食亦無著落”為藉口,煽動部隊繳械。最後,只有賀錦齋同警衛營長滕樹雲兩人突出重圍。潮汕失敗後,賀錦齋於10月底輾轉到達上海,設法與組織接上關係。

1928年2月下旬,賀錦齋根據湘西北特委焦山會議的決定,將一支新組建的部隊交給了石首中心縣委,自己隨賀龍、周逸群等回湘西開闢革命根據地。3月上旬,他們回到了桑植縣洪家關老家,賀錦齋協助賀龍通過親友、舊部的各種關係,收編了10多支傾向革命的土著武裝,樹起了工農革命軍的大旗,並一舉攻克桑植縣,建立了中共桑植縣委。

為掩護賀龍犧牲

1928年7月,中共湘西前敵委員會成立,賀龍任書記,賀錦齋和陳協平、李良耀、張一鳴等為委員。同時,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賀龍任軍長,黃鰲任參謀長,賀錦齋任第1師師長。前委決定,一方面整頓改造部隊,在連隊中建立黨支部,一方面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開展土地革命。

8月25日,賀錦齋又率部隨賀龍揮師東下,抵達石門,9月初,他奉命率部襲擊澧縣大堰、王家廠一帶的團防武裝和稅務機關,從王家廠返回石門的第二天,紅4軍遭到敵第14軍教導師李雲傑部及多股團防的包圍襲擊,傷亡100餘人,參謀長黃鰲壯烈犧牲。賀錦齋率部衝出重圍,退往石門泥沙,但在轉移途中,又遭到敵人的四面包圍。這時,他自知敵我實力懸殊,突圍將會付出很大犧牲。於是,他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在與敵人作最後決死的一戰之前,他給弟弟賀錦章寫下了最後一封家書:

吾弟手足:我承黨殷勤的培養,常哥(即賀龍)多年的教育以至今日,我決心向培養者、教育者貢獻全部力量,雖赴湯蹈火而不辭,刀鋸鼎鑊而不懼。前途怎樣,不能預知。總之,死不足惜也。家中之事,我不能兼顧,堂上雙親,希吾弟好好孝養,以一身而兼二子之職,使父母安心以增加壽考,則兄感謝多矣!當此虎狼當道,荊棘遍地,吾弟當隨時注意善加防患,苟一不慎,即遭災難,切切,切切。言盡如此,餘容後及。兄繡1928年9月7日於泥沙。

家書中還附了兩首詩。家書寫好後,他派警衛員李貴卿把家書送往洪家關。9月9日拂曉,敵人圍攻加劇,賀錦齋主動要求帶領警衛營和手槍連擔任後衛,掩護主力突圍。在賀龍帶領主力突出重圍之後,他沉著指揮部隊,與追兵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整整堅持了4個小時,為主力轉移贏得了充裕的時間。賀錦齋在戰鬥中中彈壯烈犧牲,為黨獻出了年僅27歲的生命,實踐了他“吾將吾身獻吾黨”的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