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中國最獨特的村莊,人活著姓楊,死後卻姓王,祖宗到底為何姓?

文|歷史追不停

中國最獨特的村莊,人活著姓楊,死後卻姓王,生死兩姓,祖宗到底為何姓?

《浙江按察司按察使楊公 墓誌銘》記載:“明朝初年,楊瑄的曾祖父王回仲徙居豐城, 因為當地方音“王”、“楊”不分,所以姓氏也就訛為了“楊”。”方言的力量如此強大,居然使得遷居者連姓都改掉了,這乍聽來似天方夜譚,但史實卻是如此。這說明,元末明初時,在江西豐城境內,“王”和“楊”確實完全同音。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個對此相關的故事,在江西省九江縣岷山鄉分水村所轄的楊家大屋村內,全部的人竟然都有兩個姓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種情況是如何造成的呢?下面請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去一探究竟吧,請接著往下看。

中國最獨特的村莊,人活著姓楊,死後卻姓王,祖宗到底為何姓?

其實,住在楊家大屋的村民們其實並不姓楊,他們真正的姓氏是王。雖然身份證、戶口本上都是姓楊,村子也叫楊家大屋,但是宗譜記錄的姓氏和身份證上的不一樣,宗譜上他們是姓王,所以祖堂自然叫王氏祖堂。

中國最獨特的村莊,人活著姓楊,死後卻姓王,祖宗到底為何姓?

楊家大屋的村民曾對記者說:“但凡村裡的人去世後,墓碑上落字都是王氏,不會寫楊氏。”村中的老人則說得更加的直白:“口叫楊,落筆王”。為了驗證此種說法,記者還曾親自去楊家大屋村民始祖的墓碑前驗證。

中國最獨特的村莊,人活著姓楊,死後卻姓王,祖宗到底為何姓?

這一現象的出現,其實就是因為方言問題。當時,在明太祖朱元璋皇帝打下大明江山後,進行人口登記造冊,而負責戶口統計工作的“編戶者”因為方言“王、楊”發音不分,所以在申報戶口時,被鄉里管戶口的官員誤聽成“楊”姓記入了戶口冊,從而給後代造成終身遺憾!

中國最獨特的村莊,人活著姓楊,死後卻姓王,祖宗到底為何姓?

後來,王姓分為了兩個部分。原本是徽州那個地區的王姓,則一直到目前為止,那裡的村民方言中對‘王’字還是很完整地保持‘楊’這個讀音。然而,從徽州一帶遷到九江的湖口縣的那一部分,則通過湖口縣一個叫王尚忠的進士的努力,使得這一支楊姓人又改回了王姓。相信“王、楊”口音不分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官員的不負責任則是另一個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